【中國傳媒大學(xué)】《視聽語言》于然、桂笑冬、孫振虎(已完結(jié))

視聽語言課程
感謝中傳官方點贊,好激動嗷嗷嗷!立下flag,暑假期間要把課聽完筆記更新完!?(???ω???)?
已更新至5.2側(cè)光和側(cè)逆光。筆記如下
————————————————————————————
2.1 焦距
鏡頭:聚光成影的工具
焦距:鏡頭劃分的依據(jù)。 焦距決定如何拍攝照片。 焦距原理如下——

焦距決定影像大小——
焦距越長,影像越大
焦距越短,影像越小
例子:(拍攝距離沒變)

標準焦距鏡頭: 50mm(最接近于人眼感受)
短焦=廣角鏡頭(<50)
長焦=望遠鏡頭(>50)
2.2 背景范圍與焦距;希區(qū)柯克變焦

長焦與短焦的背景區(qū)別:主體相同大時,長焦鏡頭的背景范圍更小,短焦鏡頭的背景范圍更大


希區(qū)柯克變焦:一邊后退,一邊焦距變長?!?呈現(xiàn)效果: 主體不變,背景變大,視野范圍變小。
反向希區(qū)柯克變焦:火箭發(fā)射等鏡頭可以用

2.3 鏡頭分類
鏡頭: 長焦、標準、廣角
例子:
標準:

焦距越長,口徑越寬,如下


魚眼鏡頭: 視角范圍廣,超過人眼的180°

變焦鏡頭: 28-85是常見焦距范圍
另還有16-35(廣角變焦鏡頭)、70-200(長焦變焦鏡頭)
微距鏡頭: 適用于細小物體的描寫
為什么需要微距鏡頭? ——
人眼湊近物體時反而看不清。因為共軛原理:焦距越短,成像距離越長,人腦長度有限,不足以成像。 故為了把鏡頭伸得很長 ,則有了微距鏡頭


民用:

移軸鏡頭: 可以改變鏡頭內(nèi)部的軸線位置
移軸鏡頭拍出的畫面: 超越基本透視原則,是直上直下、垂直的線條


判斷移軸鏡頭
2.4 光圈
光圈 決定著鏡頭納入光線的能力。光圈 控制著光線的量??趶皆酱?,納入光線越多
光圈的概念:鏡頭口徑。光圈 由一系列葉片組成。

如何表達光圈大小: f系數(shù)
f系數(shù):鏡頭口徑/焦距。 和口徑正相關(guān),和焦距負相關(guān)
鏡頭標記: 只留分母,因分子不變,故分子不留
故,數(shù)值越大,光圈孔徑越??;數(shù)值越小,光圈孔徑越大
光圈每檔之間以根號2遞進。因為光圈以光孔面積來翻倍。如 1 1.4 2 2.8 4 5.6 8 11 16等
光圈和焦距確定后,如何選擇鏡頭
固定焦距/變焦焦距?
同等范圍下,鏡頭焦距范圍大時,會犧牲影像質(zhì)量和光圈。
因為定焦鏡頭的光圈越大時,通過光線越大。而變焦鏡頭的光圈一般較小,成像效果不如定焦鏡頭。
自己究竟喜歡拍什么?
人物(85-135mm定焦)、風(fēng)景(廣焦定焦)、紀實(35mm中廣角)多變?針對性選擇鏡頭。不要刻意追求變焦的焦距覆蓋率
2.5 景深
【這一節(jié)很重要,是前幾節(jié)課的融會貫通,要好好理解】
景深: 范圍內(nèi)清晰,范圍外模糊。 和人眼看某物體類似。
虛實對比呈現(xiàn)表達效果

景深有大小分別,如果實現(xiàn)?如何控制?——
控制景深的要素:
①焦距: 焦距越長,景深越?。唤咕嘣蕉?,景深越大(反比)
長焦距鏡頭造價更高
例子:


②光圈口徑:光圈越大,景深越??;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同樣是反比)
例子:


構(gòu)圖、拍攝距離、曝光條件不變時,調(diào)整光圈可以改變景深
而焦距對構(gòu)圖、景深都產(chǎn)生影響
拍攝距離
距離越近,景深越??;距離越遠,景深越大
小練習(xí):(先自己推一遍)
想獲得大景深:
短焦距+小光圈+遠離被攝物
想獲得小景深:
長焦距+大光圈+靠近被攝物
2.6 景深表 與 超焦距



什么樣的光圈,就讓黑點對應(yīng)該數(shù)字
比如光圈8,就讓黑點對應(yīng)光圈數(shù)值上的8,那么景深標尺上兩邊的8 所對應(yīng)的距離標尺的數(shù)字,就是景深的范圍
景深表控制方法 即 超焦距景深控制法
讓景深前界在一定范圍內(nèi),景深后界在無窮遠處,如下

即

3.1 照相機結(jié)構(gòu)
機身5部分:
①快門:和光圈配合,控制曝光時間。是曝光率時間長度的統(tǒng)稱。單位:秒。如1、2、4、8、16秒。
②電子式測距系統(tǒng):紅外線發(fā)射,快速測定與對焦點(測距點)的距離。
③電動馬達:對測距點自動調(diào)焦環(huán)。人需要做的就是半按快門。
④取景器:選定取景范圍。
單鏡頭反光俯視取景器(照相機放低,俯瞰取景器)
單反平視取景器(照相機舉到眼前)
框式平視取景器(較少)
光學(xué)直透式取景器
⑤機身:多結(jié)構(gòu)集合
暗箱:保證機頭和機身沒有干擾
3.2 快門的造型作用
機械結(jié)構(gòu): 感光片獲得的曝光時間由快門控制。 每檔以1/2倍遞進
快門類型:
①焦點平面快門: 位置在在感光元件之前,相機后部;能達到1/16000秒;聲音大
②鏡間快門:快門速度慢(千分之一);聲音小
如何實現(xiàn)快門的造型作用:
快門快,物體慢——清晰表現(xiàn)法

快門慢,物體快——模糊表現(xiàn)法
手持穩(wěn)定速度: 焦距分之一。 焦距越大,穩(wěn)定速度越小。

清晰表現(xiàn)法:
如何控制快門速度,捕捉清晰瞬間?——
例子:
滑雪 1/8000s
足球 1/2000s
籃球 1/500s
高速快門的意義: 捕捉肉眼無法識別的瞬間,如——

“決定性瞬間”理論:
拍攝三要素:主要人物、輔助人物、周圍環(huán)境
三者如何統(tǒng)一?如——

左一: 運動人物和后面的圖案相對應(yīng)
左二: 男孩(主體)與后側(cè)女孩的表情相對應(yīng)
模糊表現(xiàn)法:
快門打開時間較長時,主體運動一定的范圍,照相機記錄下主體運動范圍的軌跡。
如 體操遠動員的比賽拍攝——

3.3 照相機主要類型
分類方法:用感光元件或膠片分類
(1)135相機:使用35mm膠片。如單反,小數(shù)碼、手機。
135相機包括:
①135單反相機(單鏡頭反光鏡)
②135旁軸相機:特點是小巧便攜。相機旁有一個取景器,通過小窗口看向外界。取景軸線在拍照軸線的旁邊故稱為旁軸相機。如下——

③萊卡相機:135相機中影響質(zhì)量最高
(2)120相機:使用120膠片,成像質(zhì)量更高,體積更大,像素數(shù)=135相機??2
(感光元件或膠片面積越大,成像質(zhì)量越高)
如下——(體積更大、取景器在上方,需要俯視)
單反相機

旁軸相機

專業(yè)類型目測自己用不到,暫時先不看
3.4攝像機結(jié)構(gòu)類型
常用攝像機——

攝像機與照相機的不同點:
①攝像機的遮光罩是方形,更利于方畫幅拍攝
②多了個結(jié)構(gòu):灰片。可過濾多余光線。1/4→1/64ND,阻截光線能力更強。

③拍攝單元、記錄單元是攝像機兩個重要部件。現(xiàn)已集成一體。
④特點一:可以音源接入

特點二:有取景屏
特點三:變焦推拉桿,可以控制變焦速度
攝像機的主要類型:
①DV攝像機
②廣播級攝像機:影像質(zhì)量高
①②都用于高清記錄
(現(xiàn)在DV機已開始向4k、8k轉(zhuǎn)型)
③照相機:
優(yōu)勢:更多鏡頭群(豐富的成像效果)、更大感光元件(更容易實現(xiàn)小景深拍攝)
④專業(yè)的電影攝影機,如下——


4.1正確曝光的標準
(1)曝光是什么:光線通過鏡頭,會聚成像,并在膠片上形成影像。
(2)如何獲得最佳質(zhì)量的影像曝光:
①密度適中:
(銀顆粒堆的越多,顏色越深。故暗的地方密度高,亮的地方密度低。)
不是很厚重,也不是很淺。就是密度適中。
②一系列的明暗層次:
層次越豐富,展現(xiàn)的細節(jié)越多
③亮暗部均有影紋
例子:
示例

舉例:不符合× 三點要求都不符合,但很有特色,故這三條并不是統(tǒng)一標準)

符合?

4.2 曝光要素
要素①:光照度
要素②:停留時間
(拓展公式: E=I×T E: 總體曝光量;I:光圈控制強度;T:快門控制時間)
所以想要增加曝光量,可以增強光照強度,或,延長曝光時間
改變曝光效果的方式:調(diào)整快門、光圈
根據(jù)模型理解:底面積是光圈(f系數(shù)越大,面積越?。?,高是快門時間,總體積是曝光量

故,增大一檔光圈+收小一檔光圈=相同曝光量
這稱之為倒易律:光圈快門可以互相置換
例子:
小景深:開大光圈、縮短快門
流水效果:延長曝光時間、收小光圈
總結(jié):
鏡頭調(diào)整光圈,機身調(diào)整快門。在拍攝時兩者兼顧,從而獲得最佳的曝光質(zhì)量。
4.3 感光度
(1)感光度是什么: 對光線敏感程度的標定。
影響敏感度的因素:刺激的強弱


5.1正面光與側(cè)面光
(1)光線類別一:自然光(紀實、記錄)與人造光(影視廣告)
(2)光的屬性:光強、色彩(決定情緒的表達)、方向
(3)詳說光的方向:
①順光光效:

??

特點:無陰影、立體感差、縱深感差
例子:

順光適用于證件照,但視覺效果會顯胖,因為陰影少,導(dǎo)致面部被壓平,沒有前后關(guān)系。

如何改善: 調(diào)高亮度,使兩側(cè)呈現(xiàn)陰影,增強立體感
②45°側(cè)面光


特點:有陰影、立體感強、有生動性、適合人臉
例子:

根據(jù)不同的面部特點來選擇拍攝方法。
有三角區(qū)域時,是適宜的拍攝角度,如圖

5.2 側(cè)光、側(cè)逆光
(1)90°側(cè)光


特點:明暗界線更加分明、暗示強烈的危險感 不確定感 神秘感、運用在人臉就是陰陽臉(而45度側(cè)光照在人臉上還有三角形光區(qū))
例子:運用在矛盾沖突感的人物、戲劇場景


(2)側(cè)逆光(倫勃朗光)
特點:打亮輪廓、立體感、隱去大量的面部信息


例子2:
倫勃朗的畫:隱去大量不必要的細節(jié),畫面顯得很干練

人物畫:輪廓清楚

倫勃朗式照片:面部細節(jié)集中在一側(cè),顯得更立體更瘦,面部有三角光區(qū)(三角光區(qū)可在攝影機一側(cè),也可在另一側(cè))
(這種拍攝手法在影視作品、人物拍攝時常用。它的張力更強,更有立體感和美感。該課程只是簡要闡述了一下,課后可以再去搜一些針對倫勃朗光的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