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12000字,講透「能力圈」:界定、發(fā)展和誤區(qū)

2021-12-05 22:17 作者:曹操讀書  | 我要投稿

沃倫·巴菲特曾經(jīng)說:

如果說我們有什么本事的話,那就是我們能夠弄清楚我們什么時候在能力圈的中心運作,什么時候正在向邊緣靠近。

能力圈」是巴菲特和芒格特別推崇的概念。這個概念從公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半個多世紀了,很多的書籍、網(wǎng)頁都提到過、討論過,但老曹我總覺得差點意思。

那些討論「能力圈」的內容都不太通透,看完之后也是云里霧里的,感覺懂了,但是想要界定自己能力圈的時候卻模棱兩可,想要擴展下能力圈也無從下手。

最近重讀《窮查理寶典》,以及和查理·芒格相關的一些書籍,對能力圈又增加了一些淺薄的認識,最終整理成了這篇文章。

吹個牛B,從「能力圈」的解釋到應用,老曹這篇文章要比網(wǎng)絡上 99% 的文章要好。不信你就看完。

這篇文章拋磚引玉,如果你對我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認為我的內容有錯誤的地方,懇請留言指正。

文章分 6 個部分,內容較長,建議先收藏再閱讀:

  1. 「戰(zhàn)爭迷霧」視角看能力圈

  2. ?界定能力圈的 2 個方法

  3. ?找到清晰的邊界

  4. ?能力圈的 3 個誤區(qū)

  5. 「飛行模擬」穩(wěn)固能力圈

  6. ?怎樣發(fā)展能力圈


1、「戰(zhàn)爭迷霧」視角看能力圈


什么是能力圈?字面意思,給能力畫個圈,能力所及范圍就是能力圈。

所以很多描述能力圈的圖片是這樣的。

一個清晰明了的圈,圈內能行圈外不行。

擴大能力圈,就這樣一圈一圈的擴展。

似乎很清晰、很切題。

但是,我認為這樣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極其容易誤導人的。

如果是這樣的認知,將嚴重影響對自己能力圈的界定和擴展。


我對能力圈的理解是這樣的:

  1. 能力圈不是一個圓圈(廢話)。

  2. 能力圈沒有清晰的邊界。

  3. 能力圈不是擴展得來,而是發(fā)展、生長得來。

這三個理解可以從「戰(zhàn)爭迷霧」的視角來解釋。


對于戰(zhàn)爭迷霧,玩過對戰(zhàn)、戰(zhàn)略之類游戲的同學應該不會陌生。

游戲里面的地圖不是全開的,人的視野距離也不是無限遠的。周圍的道路、地形以及敵人的動向,全部都隱藏在「戰(zhàn)爭迷霧」之下。

圖片來自:Fandom,Dota 2 Wiki

想要知道前面是斷頭死路還是迷宮出口,是埋藏著寶藏還是隱藏著大 BOSS,都需要自己去探索。

只有自己走過的、探索過的地方,才能在地圖上點亮。否則,就是一片黑暗。

有的同學說沒有玩過游戲,不懂什么叫戰(zhàn)爭迷霧,沒關系,你可以回想下在濃霧里面行走的經(jīng)歷。


四周一片朦朧,你知道前面有路,但是不知道有沒有惡狗攔路。

你能看到前面有燈光,但是不知道去往燈光的方向,路況怎樣。

只有親自走過了,才知道路上有沒有坑,這個坑能不能邁過去。

這片區(qū)域你能點亮,說明你有能力解決這片區(qū)域的野獸和 BOSS 。

這條路你能走通,說明你至少找到了一條路,能避開所有的坑,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不能點亮的區(qū)域呢?要么是有打不過的 BOSS 阻止你通過,要么是路上的坑太大了你邁不過去,要么是你探索不夠,還沒有找到路、找對路。

在點亮的區(qū)域和黑暗的區(qū)域之間,并沒有清晰的界限,而是一層朦朦朧朧的薄霧。

只要再往前一步,你就能點亮這一小塊區(qū)域,但是你沒有。

可能是你覺得點亮的區(qū)域夠大了,暫停了探索。也可能是你看到薄霧下面忽隱忽現(xiàn)的 BOSS 的輪廓,不敢再往前一步。

最終我們只能在已經(jīng)點亮的區(qū)域里面打轉轉。


這個解釋能力圈的思路對不對呢?我們看看查理·芒格怎么說的。

對于投資,芒格說有三個選項:

  1. 可以投資,

  2. 不能投資,

  3. 太難理解。

巴菲特和芒格不投科技公司,是看不懂嗎?不是。如果看不懂,那么就是能力圈外,直接就不能投資。

他們把科技公司歸為「太難理解」,因為有 BOSS 打不過、有坑跨不過,比如無法確認科技公司的安全邊際在哪。

這個太難理解,剛好是一個能力的過渡區(qū)域。不是不懂,又沒那么懂,似懂非懂,屬于巴菲特說的能力圈邊緣。

如果是畫一個有清晰邊界的圈,圈內就是能行,圈外就是不行,那么「太難理解」就沒有地方放。

而在能力地圖上,點亮與黑暗中間的薄霧區(qū)域,可以完美的容納「太難理解」這個選項。

有的同學說這屬于什么認知圈、學習圈,不一樣,原因在另一篇文章略加解釋。

所以老曹認為戰(zhàn)爭迷霧這個思路問題不大。


所謂能力圈,就是在布滿戰(zhàn)爭迷霧的「能力地圖」上探索,那些能夠點亮的區(qū)域就是能力范圍

因為每個人探索過的能力地圖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能力圈都是奇形怪狀、獨一無二的。

能力圈的擴展也和探索地圖類似。


地圖的點亮不是一圈一圈點亮的,而是自己在點亮區(qū)域內不斷磨煉、提高能力,直到能夠打敗攔路的 BOSS,跨過路上的大坑,找到進入新地圖的那條路,然后才能點亮更廣大的地圖。

能力圈呢?不斷的練習,不斷的提高,不斷的解決難題,最終找到突破口,才能進入新的領域,然后繼續(xù)探索、嘗試,才能消除更多的未知,獲得更新、更大的能力。

所以與其說是擴展、擴大能力圈,不如說是發(fā)展能力圈。


巴菲特和芒格從難以理解科技公司到重倉蘋果,抄底阿里巴巴,是頓悟的嗎?不是。是通過十幾年的探索,找到了迷霧下的突破口,點亮了投資科技公司的能力地圖(至少是一部分)。

探索并突破是點亮能力地圖的唯一方法,這和一圈一圈的擴展能力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仔細理解下「地圖和探索」的意義,你會發(fā)現(xiàn)對能力圈的認知和應用要清晰很多。

怎么應用?接著往下看。



2、界定能力圈的2個方法


前面說「能力圈是能力地圖的點亮區(qū)域」,但是有一個問題,能力地圖在哪?

我雖然用了能力地圖這個概念,但是很遺憾,我們并沒有現(xiàn)成的地圖,我們有的只是一張布滿迷霧的白紙。

這個能力地圖需要我們自己畫。

當然并不是真的拿出紙和筆來畫地圖,畫圖不是目的,目的是界定能力圈。


2.1 巴菲特的方法:畫圈

怎么界定能力圈?沃倫·巴菲特給了一個方法:

圍繞你能夠真正了解的那些企業(yè)的名字周圍,畫一個圈,然后再衡量這些企業(yè)的價值高低、管理優(yōu)劣、出現(xiàn)經(jīng)營困難的風險大小,排除掉那些不合格的企業(yè)。

巴菲特是從投資公司的角度考慮的。我們可以模仿巴菲特,從我們的技能角度畫圈。


比如平面設計、視頻制作、營銷推廣、運營管理,列出來,能做的就放到圖表里。

不過這樣太粗略了,可以細化一下,比如把平面設計細分為:標志設計、VI 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等等,然后畫圈或者涂顏色。

顏色的深淺可以按照分值調整。分值為 0,就是黑暗區(qū)域,不涂色;會那么一點,就是能力圈邊緣的薄霧區(qū)域,涂個淺顏色。

好了,能力范圍一目了然,是不是也很像一個小地圖?

當然,為了方便理解,我們依舊可以把能力地圖畫成圓圈。

但是切記,圓圈內不是統(tǒng)一的顏色,只有核心的地方才是最明亮最鮮艷的,越靠近邊緣,越是暗淡,直至完全黑暗。表示我們的能力值越來越小。

巴菲特的方法很簡單,畫圈就能搞定。但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需要太多的主觀判斷。


比如,我覺得自己能做標志設計,打了個 80 分。這個 80 分的標準是什么呢?

  • 使用 80% 的軟件功能?

  • 超過 80% 的設計師?

  • 能讓 80% 的客戶滿意?

  • 比原研哉設計的小米 Logo 差了 20%?

這些都太主觀了。

需要對自己的能力有十分清醒、明確的認知,打分才能比較準確。這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是比較難的。

另外我們列出的能力可能也不全面,可能有所遺漏,或者有所偏頗。

所以老曹再提一個界定能力圈的方法,作為補充。


2.2 老曹的方法:回顧成果

從學習、工作到生活,我們總會有些事情是做的比較好的,能夠持續(xù)取得成果的地方。

這些做的比較好的、持續(xù)取得成果的地方,就是自己的能力所在。


比如,總是能設計出讓人眼前一亮的 logo,策劃出讓用戶熱情高漲的活動,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出業(yè)務中存在的問題。

有的時候取得成果的能力是多元的,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對取得成果的原因進行細分。

比如,每接手一個產(chǎn)品,總是能讓用戶快速的增長,那么「用戶增長」是一個能力。

但增長是一個復合結果。我們可以繼續(xù)細分,自己做“增長”的時候,是使用的數(shù)據(jù)分析、市場調研、廣告投放還是資源整合?每種的占比大概是多少?

細分之后,可以找到更具體的能力,能力地圖也就可以繪制的更細致、準確。


除了自己回顧成果,也可以借助同事、朋友的力量。回想一下,別人總是喜歡找你幫忙解決什么問題,或者別人認為你突出的能力是什么。

別人愿意來找你解決問題的前提,自然是因為你展現(xiàn)了相應的能力。

比如雖然自己的銷售業(yè)績不好,但是其他的同事甚至領導卻喜歡找你分析銷售方案和客戶。那么可能自己其實不適合直面客戶,幕后的方案制定、分析指導才是能力所在。

通過回顧成果,可以讓上一步繪制的能力地圖更加全面、完善,對自己能力的認知也會更加客觀。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能力圈也好,能力地圖也好,都不能代表你的真實能力。再精細的地圖,也可能有所遺漏、錯誤,和真實的地域有所偏差。

所以不用糾結是畫圈還是畫圖,重要的是通過能力圈思維了解我們自己的能力和不能。

對于能力圈的界定,查理·芒格也有自己的方法,不過我覺得芒格的方法更適合確認能力邊界。



3、找到清晰的邊界


沃倫·巴菲特曾說:

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邊界所在,你將比那些能力圈雖然比你大 5 倍卻不知道邊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查理·芒格也說:

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么本領。如果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游戲,那么,你注定一敗涂地。 要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只在能力圈里競爭。

兩個老頭的話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就是「自知之明」。

相比于能力圈的大小,是否有自知之明、能否確認能力圈的邊界更加重要。

用巴菲特的「畫圈」和老曹的「回顧」方法界定能力圈之后,我們能力地圖的版圖已經(jīng)比較清晰了,但是在邊界上還是比較模糊的。

怎么辦呢?這個時候可以用芒格的方法。


提到能力圈邊界的時候,查理·芒格這樣說: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那么你已經(jīng)出界了。

這句話總結起來,其實就是兩個字:「反問」。

在界定能力和遇到事情的時候,反問下自己,對于做這件事情,做到要求的程度、取得要求的成果,心中是否有所疑慮。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自己可能已經(jīng)處于越界的邊緣了

什么叫有所疑慮?說的通俗一點,就是遇到事情的時候,會不會慌。


拿游戲舉例。

假設你剛出新手村,正在廣闊的地圖上肆意地蹦跶,結果突然看到一個 100 級的精英怪獸朝你沖過來,你會不會慌?想不想逃?



那種慌張的感覺,就是遇到的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越界的感覺。

把這種慌張的、越界的感覺不斷減少,不斷反問自己「使使勁能不能打過」,那種使使勁能打過的怪獸、解決的問題,就是能力圈的邊界。


剛出新手村,100 級的怪獸打不過,正常。那么 50 級呢?打不過,打不過。

好,30 級呢?20 級呢?還打不過。沒關系,再降。

15 級呢?嗯,自己使使勁能打過,可能還得吃上兩瓶藥回血。

好,15 級就是當前自己的能力圈邊界了。遇到 15 級怪獸的時候沒有那么慌了,因為你知道它干不掉你,相反,你使使勁還能干掉它。

那么在地圖上蹦跶的時候,就不要跑到超過 15 級的地方,以防暴斃。

換句話說,當下的你能點亮的能力地圖,就是 15 級以下的地方。

這個安全的領域,是自己探索出來的


工作也是類似的道理。

比如,讓你設計一個 logo,宣傳新品要用。你會慌嗎?

  1. 你說,我會 PS、AI,設計一個 logo 小意思,不慌。

  2. 你說,我不會 PS,但我知道創(chuàng)可貼之類的工具,設計一個 logo 也沒問題,不慌。

  3. 你說,我啥也不會,但我會安排一個人去做。

注意,我們在說「能力」,所以前兩個「你」是有能力做一個 logo 的,而第三個「你」雖然能得到一個 logo,但設計一個 logo 絕對不在「你」的能力圈之內。


現(xiàn)在這個問題改一下:你要設計一個新 logo,設計費用 200 萬。你會慌嗎?

會。

那么,20 萬呢?2 萬呢?2000 呢?

嗯,使使勁能設計個值 2000 塊錢的,那么價值 2000 元的 logo 就是你的能力地圖的邊緣地帶。

這個邊界應該足夠清晰了。


有的同學可能會問,我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打過 15 級的怪獸、做 2000 元的 logo 呢?

探索,嘗試。打不打的過,試一下就知道了嘛。

當然是從低級往高級嘗試,不斷的探索自己能力的極限,不斷的反問自己,去找那種有點慌的感覺。


蒙田說:「如果想糾正自己的無知,必須先承認它」,能力圈也是類似。

擴大能力圈也好,穩(wěn)固能力圈也好,都要先確定自己的能力圈邊界,承認有些事情是自己看不懂的、做不到的、解決不了的,做到有自知之明之后,才能找到擴大和穩(wěn)固能力圈的方向。

不過,在擴大和穩(wěn)固能力圈之前,我們需要先防止自己陷入能力圈的誤區(qū)之中。



4、能力圈的3個誤區(qū)


對能力圈的認知誤區(qū)老曹我總結了三種:

  1. 把結果當能力

  2. 把見過當能力

  3. 認為能力圈一成不變

如果你有更好的或者不同的看法,可以留言討論。

我先說第一種,把結果當能力。


4.1 把結果當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取得的結果,并不是自己能力帶來的,而是有很多外部因素影響,甚至是走狗屎運。

有個段子是這么說的:

「三個人坐電梯從一樓到十樓。一個原地跑步,一個做俯臥撐,一個用頭撞墻,他們都到了十樓。

「有人問他們是怎么到十樓的?

「這個說我是跑上來的,那個說我是做俯臥撐上來的,還有一個說我是用頭撞墻上來的?!?/p>


查理·芒格評價某些成功的 CEO 的時候也講過類似的話,他說:

他是一只坐在池塘里的鴨子,人們抬高了池塘的水位。

讓三個人到達十樓的、讓鴨子升高的,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客觀環(huán)境。

想一想,牛市的時候人均股神,自己買的股票也漲的不錯。但自己真的有選股炒股的能力嗎?

想一想,彩票中 500 萬的人,真的有掙 500 萬的能力嗎?

拋硬幣次數(shù)多了,還能連著扔出 17 次正面呢。(參考:連續(xù)拋10000次硬幣,揭秘彩票黑幕?。?/p>

把結果當能力,那么結果就是憑運氣掙的錢,最終又憑自己的實力輸?shù)簟?/p>


有的同學可能會問,上一節(jié)還說可以「回顧成果」來界定能力圈,現(xiàn)在又說「不能把結果當能力」,那么成果和結果的區(qū)別是什么?

客觀上看,成果和結果極其相似,但含義是不同的。

結果就是結果,無論做了什么,做沒做什么,最終取得的就是結果,不是自己所主導的。

成果是自己通過能力獲得的,換句話說,自己可以通過付出能力,來影響甚至主導最終的結果。

再說簡單點,「結果」不一定能重復獲得,但是「成果」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重復獲得。



比如,不用電梯自己也能爬上十樓,比如,即使不是牛市也能炒股賺到錢。那么爬樓和炒股就確實是自己的能力。

在界定能力圈的時候,可以想一下,自己能否重復取得類似的結果。能,就是有能力,否則就沒有相應的能力。


4.2 把見過當能力

我有一個朋友,開民宿的,有天和我討論起做抖音的事情。

我找了幾個同城的民宿賬號給她看,她看了一眼說:

「哎呀,不就是對著鏡頭唱唱歌嘛,不就是拍拍海邊的風景嘛,不就是去采采茶葉嘛,我肯定做的比他們好?!?/p>

過了一個多月,我問她抖音做的怎么樣了,她說:

「哎呀,現(xiàn)在太冷了穿不了漂亮的裙子,天氣不好拍的視頻不好看,山上風那么大沒辦法開直播...」

所以到現(xiàn)在,一個視頻都沒有拍出來、一場直播都沒有做起來。


我相信你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這樣的同事:

  • 一個事情看一遍,就覺得自己懂了;

  • 既然懂了,就覺得自己就能執(zhí)行了;

  • 既然能執(zhí)行了,就覺得自己能做的超級棒。

但是真把事情交給他的時候,要么做不出來,要么做的完全不對。

這些人就是把「見過」當能力。


前美團 COO 干嘉偉曾經(jīng)把人員分成三種:

  1. 野生純天然

  2. 見過好體系

  3. 建過好體系

第一個「見過」,是見識過、經(jīng)歷過,但是沒有實操過,不懂背后的邏輯,卻自以為懂了,一上手可能直接就掉坑里,或者進到死胡同出不來。

第二個「建過」,是建設過、主導過,能夠解決遇到的問題( 地圖上的 BOSS ),避開所有的大坑,找到合適的路徑,從零開始建成一個體系、操盤一個項目。

只有真正建設過、建成過,取得了成果,才能說自己真正有相應的能力。

老曹知道,屏幕前肯定有的同學不服:我是沒做過,但你怎么知道我做不成呢?你不能說我沒有能力啊。

很簡單,有能力就去做嘛,取得成果,點亮地圖,別人自然不會質疑你的能力。

你學到了一個方法,你怎么知道這個方法適合你自己的情況呢?你怎么知道自己能夠因地制宜的去使用它、改造它呢?

最終還是要自己親自去試過,才能知道這個方法的局限和優(yōu)勢所在,才能清晰這個方法的適用條件,才能驗證自己會不會用、能不能用這個方法。

做成了,才能說自己是真正掌握了這個方法,有使用這個方法的能力。從「見過」變成「建過」,從知道變成能做。

否則就不要把見過當能力。


4.3 認為能力圈一成不變

一個能夠 100% 確定的事實是,世界的運轉不會因為我們個人的意志而改變。

世界一直在變,而且變化越來越快、變得越來越多。永遠都會有新鮮的事物出來,也永遠都會有沉入海底被人遺忘的事物。

想要更好的適應世界,我們只能優(yōu)化、升級自己的能力圈,否則就會被這個時代拋棄,成為默守陳規(guī)的人。


前段時間《指環(huán)王》重映,評價很差。

是電影變了嗎?不是,是看電影的人變了。

很多人說年輕人不懂欣賞,其實不是,是我們這些「中老年人」不懂現(xiàn)在的世界了。

想一想,你看京劇的時候是不是昏昏欲睡?這是「國粹」喲,老一輩也說我們不懂欣賞的喲。

這就是現(xiàn)實。

我們早晚會被世界拋棄,會被后輩超越。我們能做的就是優(yōu)化、升級自己的能力圈,別被這個時代落下,至少也別落的太遠。


但是很可惜,很多人卻認為能力圈一成不變。大概有兩種體現(xiàn):

  1. 能力圈不需要擴大,不需要升級,

  2. 已有能力圈沒有盲點,也不會退化。

對于第一種不需要太多討論。世界一直變化,落后就要挨打,想要不被落下,能力圈就得擴大。

對于第二種,很多人往往會忽視,或者說,重視不夠。


玩游戲的時候,探索過的地圖是被點亮了,但是不久之后,這片地圖還會被戰(zhàn)爭迷霧重新覆蓋。

我們只能知道迷霧下的地形是什么樣的,但是迷霧之下有沒有出現(xiàn)新的 BOSS,有沒有隱藏敵人的部隊,不知道。

也就是說,這片曾經(jīng)點亮的地圖成為了半未知的狀態(tài),我們的能力圈出現(xiàn)了盲點。


有個玩笑話,說人生的知識巔峰是高考結束的那一刻。

這其實是實話,我們在高中學到的知識,成為自己能力圈的知識,由于缺乏練習、鞏固,慢慢地都退化了,重新被戰(zhàn)爭迷霧籠罩了。


舉個例子。

有次周末早上大霧,我說:「今天是個好天氣啊,可以出去玩?!?/p>

夫人就問我說:「你看天氣預報了?」

我說:「大霧之后是晴天,這在初中地理就學過了?!?/p>

類似這樣的知識,就是缺乏實踐、疏于應用、懶于回顧,被戰(zhàn)爭迷霧覆蓋后,成為了遺忘的區(qū)域。


不只是知識會遺忘,能力也會退化。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領導?

曾經(jīng)是優(yōu)秀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做出過極其優(yōu)秀的產(chǎn)品、業(yè)績,但是和他溝通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他對用戶、對市場、對產(chǎn)品的理解漏洞百出,感覺就是一個傻B。

為什么呢?

產(chǎn)品經(jīng)理升職做管理之后,不再直接設計產(chǎn)品、調研用戶,也沒有第一手的數(shù)據(jù)資料,心思用在了辦公室政治、完成 KPI 、和其他部門爭資源或者甩鍋上,產(chǎn)品能力圈沒有擴大,反而退化了。

所以能力圈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擴大,更需要穩(wěn)固。

怎么做?繼續(xù)往下看。



5、「飛行模擬」穩(wěn)固能力圈


還記得在第一節(jié)中我對能力圈的 3 個理解嗎?其中第三個是:能力圈不是擴展,而是發(fā)展、生長。

但是很多人在發(fā)展能力圈的時候是急躁的、盲目的,把發(fā)展變成擴展。

怎么急躁?還沒有穩(wěn)固好自己原有的能力圈,就急著去擴展。


5.1 穩(wěn)固能力圈是發(fā)展的前提

查理·芒格曾經(jīng)這樣說:

我認為,對于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來說,最好的策略是掌握專長。一個醫(yī)生,既是肛腸科的、又是口腔科的,誰敢找他看???

?通往成功的常規(guī)路徑是掌握一門專長。巴菲特和我走的不是這條路,我們的路不適合大多數(shù)人……我們是成功了,但運氣占很大因素。

什么是專長?

用能力地圖來解釋,就是對于自己領域內的東西特別熟悉,能力地圖內沒有被迷霧覆蓋的盲點,能力地圖不能說被 100% 點亮,也得點亮了 80、90%,能獨自解決遇到的絕大多數(shù)問題。

換句話說,自己的能力圈足夠穩(wěn)固,能夠作為自己成長的「地基」。


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沒把自己的工作吃透,卻急躁地去發(fā)展能力圈。地基不牢,基礎不牢,結果自然是失敗的。

要么是能力不夠,無法消化新的能力;要么是累積不夠,無法負擔新能力的支出。

就好像新手村的任務還沒做完,就著急去下野外副本。結果等級也不夠、技能也不熟,死了幾次后連買藥、修裝備的錢都沒有了。

所以在發(fā)展能力圈之前,先要把自己當前的能力圈穩(wěn)固好。

怎么穩(wěn)固呢?可參考查理·芒格的方法。


5.2 芒格的方法:飛行模擬

游戲里面點亮的地圖會被戰(zhàn)爭迷霧重新覆蓋,特別是一些戰(zhàn)略要地,被覆蓋之后導致信息缺失,很有可能讓自己的局面陷入被動。

怎么辦呢?有兩個應對方法:

  1. 派小兵出去巡邏

  2. 定期插眼

兩個方法的目的都是盡可能保持地圖的點亮狀態(tài),防止被戰(zhàn)爭迷霧覆蓋。

我們也可以把這兩個方法用在穩(wěn)固能力圈上,總結成四個字,就是查理·芒格建議的方法:飛行模擬。


駕駛飛機,需要熟練掌握多學科的知識,并且進行大量的嚴格訓練,以應對各種各樣的突發(fā)事件。因為飛行員的一個錯誤判斷、操作,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災難。

但是不可能讓飛行員一直在天上練習,成本太高;也不可能給飛機人為的制造故障,那樣太危險。怎么辦?用模擬器進行飛行模擬。

簡單的說,就是在地面上去模擬飛機的操控,和遇到的各種問題,來鞏固飛行員的技能。

因為不用上天,所以成本低、安全,而且能提高訓練效率,無論是技能掌握的不熟練,還是有問題應對的不夠好,都可以重復模擬訓練,直到熟練掌握為止。

所以 110 多年前就有了飛行模擬器,并且一直使用、改進、發(fā)展到今天。

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創(chuàng)造了世界航空史奇跡的 3U8633 航班迫降事件。

根據(jù)民航空教中心分析,整個迫降過程中有 36 次犯錯誤的機會,每一個錯誤都是致命的,但是劉傳健機長一個錯誤都沒有犯。

劉傳健機長不但憑目視駕駛飛機,手工操控降落,而且在整個過程中進行了特別多特別多的安全考慮,比如在放下起落架之后,還給自己留了 20 多海里的速度余度,防止落地過程中發(fā)動機突然停機。

劉傳健機長牛 B!

3U8633 航班能夠安全降落,除了劉傳健機長過人的心理素質和超強的飛行技術,模擬訓練也是功不可沒。

根據(jù)相關的采訪,空軍的飛行訓練中,玻璃爆裂后的處置是必須進行模擬訓練的科目。

玻璃爆裂是小概率事件,很多飛行員飛一輩子也不會遇到,但是一旦遇到了卻不會處置,那就是機毀人亡。訓練的時候也不可能在天上讓飛機的玻璃爆裂,所以就要模擬訓練。

劉傳健機長作為飛行教員,進行過很多次玻璃爆裂的訓練指導。所以,處理玻璃爆裂的問題,絕對在劉傳健機長的能力圈之內。

但是,3U8633 航班的玻璃脫落問題更加嚴重,是從來沒有遇到過、模擬過的情形,處在了能力圈的邊緣。

幸運的是,劉傳健機長使了把勁,把這個能力圈邊緣的問題解決了。

劉傳健機長牛 B!

飛行模擬能夠在復雜的飛行駕駛中被廣泛應用,說明是極其有效的,我們當然也可以把這種方法用在穩(wěn)固能力圈上。

怎么做呢?


5.3 飛行模擬的應用

查理·芒格是這樣說的:

「大多數(shù)軟科學專業(yè)學院應該更多地使用最好的商業(yè)刊物,比如說《華爾街日報》《福布斯》《財富》等等。這些刊物現(xiàn)在都非常好,可以承擔飛行模擬器的功能:它們報道的那些事件往往有錯綜復雜的原因,我們可以讓學生試著用各個學科的知識來加以分析。

「而且這些刊物有時候能夠讓學生學到新的成因模式,而不僅僅是復習原有的知識……在商業(yè)界,我認識的那些判斷能力非常強的人,他們也都用這些刊物來維持他們的智慧」。

芒格面對的主要是商業(yè)界,所以會建議用《福布斯》《財富》等商業(yè)期刊作為飛行模擬器。

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來找我們自己的飛行模擬器。這個模擬器必須是能調用我們當前的大部分能力,甚至是略微超出我們當前的能力圈的。


比如做平面設計的,可以收集優(yōu)秀的、大師的或者知名機構的作品,嘗試去分析設計思路、進行復刻。大師做一個 logo 憑什么值 200 萬,自己怎么去做出 200 萬的價值。

比如做運營的,發(fā)現(xiàn)競爭對手上線了一個活動,可以去嘗試分析他們的思路和目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設計環(huán)節(jié),存在什么漏洞,如果自己做會怎么做,如果自己的產(chǎn)品要做類似的活動又該怎么做。


通過飛行模擬,不斷的熟練技能,喚醒沉睡的知識,就像派出了巡邏小兵一樣,讓被迷霧覆蓋的地圖重新點亮。

而且在不斷的模擬訓練中,也可以總結一套事情的處理流程,在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能快速應對。


比如通過分析資料、請教他人、模仿練習,自己完成了一個價值 200 萬的 logo 的模擬設計。在模擬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和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就可以固化下來,成為自己的一套操作流程。

雖然現(xiàn)在只能做 2000 塊錢的 logo,但 2 萬、200 萬的 logo 模擬設計的多了,有自己的流程了,真正遇到的時候心里也不會太發(fā)慌,一使勁可能就做成了。

遇事不慌,處變不驚,不就是因為對于要處理的問題胸有成竹嗎?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是在「飛行模擬」,要當成自己真的在設計 200 萬的 logo,真的在策劃一個活動。要真的動用我們的所學,調用能力圈內的一切技能,去把設計、活動完整的做出來才可以。

不能僅僅是動動嘴皮子,說要這樣做那樣做,然后不行動。這樣就陷入了「把見過當能力」的誤區(qū),起不到穩(wěn)固能力圈的作用,失去了模擬的意義。

能力圈穩(wěn)固之后,就可以考慮發(fā)展能力圈的事情了。



6、發(fā)展能力圈


上一節(jié)提到,很多人在發(fā)展能力圈的時候是急躁的、盲目的,把發(fā)展能力圈變成擴展能力圈。

急躁的表現(xiàn)是沒有穩(wěn)固好自己的能力圈就去發(fā)展新的能力,那么發(fā)展能力圈時的「盲目」是什么表現(xiàn)呢?

跳脫出自己的能力圈,去追求不切實際的能力,就好似搭建沒有地基的空中樓閣一樣。


6.1 沒有本事,別輕易出圈

巴菲特和芒格是這么說的:

巴菲特說:

顯而易見,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中,投資者都應該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芒格補充說:

如果有這個本事的話。否則,最好別輕舉妄動。

巴菲特表示贊同,并且說:

你要持之以恒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是別勉強,別逼自己,非想要更高的能力,甚至脫離客觀現(xiàn)實。



所以發(fā)展能力圈不是放棄自己專長,盲目地跨出能力圈去做不擅長、去做沒做過,而是基于自己的能力,在學有余力、行有余力的前提下,圍繞自己的能力圈去發(fā)展,讓自己的能力得到增長。

怎么發(fā)展的?探索,突破。

到達能力地圖的薄霧區(qū)域,然后跨出一步,就能點亮新的地圖。

如果這一步跨不出去,說明能力不夠,或者方向不對。

還是以游戲打比方。


新手村的探索度達到 100% 了,新手村提供的經(jīng)驗、金幣已經(jīng)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了,想要去更大的地圖怎么做?

如果有任務指引,那沒說的,按任務做。就好像現(xiàn)實里面有高人指點我們的探索和發(fā)展方向。

如果沒有任務指引,沒有人指點呢?那就要在各個方向上嘗試,看哪條路上的怪獸自己使使勁能打過,然后就走這條路,去更大的世界。

工作、學習也是類似,思考下這兩個問題:

  1. 當前的工作能力有哪些是需要補足的?

  2. 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上想要發(fā)展哪些方向?

在需要補足和發(fā)展的方向上,探索處于自己能力圈邊緣的問題,找到突破口,解決掉它,就獲得了打開新的能力地圖的鑰匙。

以 B 站 UP 主「手工耿」舉例。


6.2 「手工耿」的例子

4 月份的時候,手工耿做了一個懶人洗碗餐桌,有一個叫「吃了六碗粉」的網(wǎng)友寫的評論特別好:

從最開始只是一些基本的切割和焊接,做出一些精美但不實用的東西,到后來一步一步開始有或復雜或簡單的機械結構,再到后來電的引入,一直到現(xiàn)在,說實話這臺洗碗機不僅真的實用,其內部原理實際上包括了很多機械傳動與機電控制的知識。

……

評論的后半段有些夸張,但第一句說的還是很實在的。

手工耿的作品就是一步一步成長的,從模仿三爪拉馬設計的螺絲瓶起子,到竟然能跑的肥皂盒汽車,作品的跨度十分巨大。

而且不僅僅是制作的作品,視頻的拍攝和制作也是在進步,最開始就是手機錄一條,后面開始有場景的銜接,甚至會設計相關的劇情,能看出在視頻上也是下了工夫的。


手工耿的能力圈是一步到位或者一下子擴展的嗎?不是。是在這三、四年的時間里一項一項的探索、突破、發(fā)展的。

簡單、大致的畫下手工耿能力地圖的發(fā)展路徑。


發(fā)展的起點:最基礎的能力圈,切割焊接 →

想要讓作品動起來?→?探索突破?→?進入機械傳動地圖 →

想要讓作品自己動起來?→?探索突破?→?進入電控地圖

每一次能力圈的發(fā)展,都是在當前能力圈的基礎上,去找自己的方向和需要補足的能力,然后突破并發(fā)展的。

手工耿了解全部的機械設計知識了嗎?沒有。掌握全部的電氣控制技能了嗎?沒有。

在機械和電氣的地圖上,手工耿還有很多沒有探索的黑暗地帶,但是因為他的探索、發(fā)展是在他專長的能力圈基礎上,所以新增加的能力立刻就能作為新的生產(chǎn)力,創(chuàng)造作品、增加收入。

他的能力圈是從地面生長起來的,有地基的,不是空中樓閣。


所以,想要穩(wěn)妥、有效的發(fā)展能力圈,就需要思考下這兩個問題:

  1. 當前的工作能力有哪些是需要補足的?

  2. 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上想要發(fā)展哪些方向?

在需要補足和發(fā)展的方向上,探索處于自己能力圈邊緣的問題,找到突破口,解決掉它,獲得新的能力。

如此,能力的發(fā)展才是連貫的,能夠讓自己持續(xù)增長、不斷進步的。


如果為了發(fā)展而發(fā)展,就會急躁、盲目,變「發(fā)展」為「擴展」,導致新的能力和自己的實際條件割裂,看似能力圈擴大了,得到的卻是空中樓閣。既對自己當前的能力沒有助益,新的能力由于缺乏實踐、應用的環(huán)境,還會遺忘掉。

切記,發(fā)展能力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我們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的能力圈里面去做事。


6.3 發(fā)展能力圈,是結果,不是原因

這篇不太有趣的文章能夠看到這,我想你大概是希望能夠發(fā)展自己能力圈的。

那么,你為什么想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圈呢?

老曹以為,發(fā)展能力圈的原因大概可以分為內、外兩種因素:

  • 內在的意愿。

    比如對新的能力有強烈的興趣、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收益。

  • 外在的壓力。

    比如家庭生活、工作業(yè)績、社會地位的壓力等等。

不過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因素,最終都會回歸到內在因素:自己心里必須真的想要去改變、去發(fā)展,才會有發(fā)展的動力。

如果一個人失去希望了,躺平了,那么再大的外在壓力也無法讓這個人去改變。

只有自己真的去做了,才會慢慢的有結果,能力也會慢慢的增長。

所以很多時候發(fā)展能力圈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原因。


那么,你為什么想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圈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應該是:我需要發(fā)展能力圈。

而是:我想要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工作。在我想要的東西前面,有問題阻擋著我,現(xiàn)在我需要想辦法解決掉這些問題。

當問題被解決掉,自然而然就獲得了和問題相匹配的能力。


但是很多人會急躁,總想像別人一樣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然后就會變得盲目,去追求不切實際的能力;空中樓閣倒塌之后更加焦慮,因為自己投入了精力卻一無所獲。

張一鳴講發(fā)展速度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們希望可以高速增長,但不應該讓增長焦慮影響到你。

其實這句話也可以用在能力圈的發(fā)展上:「我們希望能力圈可以發(fā)展,但不應該讓發(fā)展焦慮影響到你」。

想要收獲糧食,就不能拔苗助長。

想要每天更多金蛋,就不能殺掉下金蛋的鵝。

焦慮對于達成結果沒有任何幫助,行動才可以。


查理·芒格有句話說的別好:

我不斷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過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夜里睡覺時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

是的,我們只要每天都聰明一點點就夠了,我們的能力圈只要每天都發(fā)展一點點就夠了。

只要我們每天都在進步,我們的能力圈終將發(fā)展的健壯而強大。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所以,開始行動吧。


12000字,講透「能力圈」:界定、發(fā)展和誤區(qū)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通渭县| 田东县| 临颍县| 峨山| 滨州市| 洛浦县| 成武县| 岳池县| 昔阳县| 黄浦区| 左权县| 平定县| 凤城市| 时尚| 长治市| 宜宾市| 张掖市| 长乐市| 收藏| 靖远县| 合作市| 周口市| 琼结县| 潞西市| 营山县| 岳西县| 宽甸| 阜阳市| 泸州市| 搜索| 万宁市| 定州市| 来凤县| 鄂州市| 建昌县| 娄底市| 兴业县| 邹城市| 霍城县| 云安县| 章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