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上帝存在嗎?柯潔告訴你:根本不可能存在!沒有最強,只有更強
圍棋上帝存在不存在呢?圍棋上帝能不能存在?以及圍棋上帝可不可能存在?
人們理解之中的圍棋上帝指的是可以將圍棋變化窮盡的人,只有能將圍棋的變化窮盡的人,才能被稱之為圍棋上帝。因為只有將圍棋變化窮盡,才能最有說服力地選擇出任何局面下效率最高的一種招法,也是就每手都是“神之一手”。

歐洲有一位哲學家曾經(jīng)利用“上帝造石悖論”來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他在辯論中提出了一個悖論:萬能的上帝能不能創(chuàng)造出一塊他舉不起來的石頭?這個悖論的邏輯在于,如果上帝是萬能的,他一定能創(chuàng)造出一塊他舉不起來的石頭。但是如果上帝舉不起這塊他創(chuàng)造出來的石頭,他就不是萬能的。因為這兩者的自相矛盾,所以推論出上帝是不存在的。
四百年前的伽利略做的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也是基于這樣的推理。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一書中對此做出了評論。
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論斷,一塊大石頭的下落速度要比小石頭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頭的下落速度為8,小石頭的下落速度為4。當把兩塊石頭捆在一起時,大石頭會被小石頭拖著而減慢,結果整個系統(tǒng)的下落速度應該小于8;但兩塊石頭捆在一起,總的重量比大石頭還要重,因此整個系統(tǒng)下落的速度要比8還大。這樣,就從“重物比輕物落得快”的前提推斷出了互相矛盾的結論,這使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陷入了困境。

在現(xiàn)代社會進入到信息化社會之后,人們對電子計算機一度非常的崇拜。人們相信只要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終究可以窮盡所有的游戲變化。這里邊有一個非常著名而且廣為人知的例子就是說,如果一頭大猩猩在鍵盤上不停地敲,只要時間允許,這只猩猩會敲出界上所有的文學名著。很多人對這個故事深信不疑。

但是另外一個廣為人知的“棋盤上的米粒”的故事則推翻了上面這個故事的推論。一個智者發(fā)明了國際象棋。國王很高興想要獎賞他,就問這位發(fā)明者想要一個什么樣的獎勵?這個發(fā)明者說我要的東西很簡單,就是在第一個方格中。放1粒米,然后在第二個方格中放2粒米。第三個方格中放4粒米,第四個方格中放8粒米,以此類推,一直將第64個方格放滿為止。
國王就讓官員去準備這些米,結果官員回來說我們整個國家的糧食也滿足不了。國王大吃一驚趕忙問為什么?然后官員就做了一個計算,國王瞬間被雷到了。這位官員是這么計算的:
總粒數(shù)是2^0+2^1+2^2+.....+2^63=2^64-1=18446744073709551615 按照普通大米600粒為50克計算,總重量約為15311億噸!
2021年全球大米的產(chǎn)量也不過5億噸而已,國王當然目瞪口呆了。但是國王話已經(jīng)說出去了,他又不能反悔,國王頓時陷入了焦慮之中。王子的數(shù)學教師知道了這件事,他來見國王說:這個問題很簡單得很。然后那個人給國王又算了一個數(shù)據(jù):
假設一秒鐘數(shù)一粒,數(shù)完18,446,744,073,709,551,615粒麥子所需要的時間,大約是5800億年。
教師說:就算這位智者日夜不停地數(shù),數(shù)到去見佛祖,也只能數(shù)出極小的一部分。不是國王不支付賞賜,而是智者自己沒有能力取走。國王聽罷大喜。
所以,猩猩能打出全部人類著作是不可能的,除非時間是無限的,我們知道宇宙的生命也才200億年。
那圍棋上帝存不存在呢?國際象棋的變化是10的120次方,圍棋的變化是多少呢?
柯潔在一個宣傳片中說,圍棋的變化是10的808次方,這可以看做是最準確的一種公開數(shù)據(jù)了。按科學家推算,宇宙的總原子數(shù)為10的80次方。之前有人用3的361次方,約等于10的172次方。這和10的808次方差距太大了,可以認為中間隔了無數(shù)個宇宙總原子數(shù)的距離。
目前世界計算速度最快的計算機是中國超級計算機系統(tǒng)天河二號,計算速度達到每秒5.49億億次。1億等于10的8次方,1萬億就是 10的4次方乘以10的8次方是10的12次方,1億億次是10的16次方,也就是每秒運算5.49*10的16次方;1 年=31536000秒,天河二號運算1年是1.73*10的31次方;如果全部運算完10的808次方,需要5.78*10的784次方年,更形象一點說需要5.78*10的772次方萬億年。

圍棋的變化無窮無盡,即便是將來發(fā)明出了計算能力更強的量子計算機,也是無法窮盡變化的。這是計算機根本算不完的。
換句話說,能窮盡圍棋變化的圍棋上帝實際不可能存在。
雖然圍棋上帝不存在,但是現(xiàn)在的AI就是最強的棋手,AI代表了最高的圍棋水平。也就是說AI正在逐漸地向圍棋上帝靠攏,但是永遠也到不了圍棋上帝的那個位置。圍棋水平?jīng)]有最強,只有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