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臨終前文人筆下悲慟至極的絕命詩


文人筆下悲慟至極的絕命詩

《臨終詩》
生在陽間有散場(chǎng),死歸地府又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dāng)飄流在異鄉(xiāng)。
【唐寅】
字伯虎,二十余歲痛失五位至親,會(huì)試烏龍被冤入獄,污名難消,絕意仕途,抱負(fù)與狂傲不容于世,最終窮困潦倒而亡。

《題城墻》
雪嘴白骨滿疆場(chǎng),萬死孤忠未肯降。
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江陰女子】
清順治二年,英勇的江陰人民與侵略者對(duì)抗數(shù)天,彈盡糧絕遭遇屠城,遍地白骨,都是堅(jiān)決不降的忠義之士。

《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
詩人回首一生,功業(yè)未成數(shù)遭貶謫,垂垂老矣之際,縱是自嘲也難掩其復(fù)雜蒼涼之感。

《自為墓志銘》
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
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mèng)幻。
年至五十...折鼎病琴,與殘書數(shù)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蔬茛,常至斷炊。
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張岱】
前半生順意,后半生流離,榮華富貴煙消云散,家徒四壁,終悟人生原來只大夢(mèng)一場(chǎng)。

《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jì)。
馀風(fēng)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李白】
詩人以大鵬自比,曾寫“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如今卻嘆力不從心,縱使眷戀人生壯志未酬,也終將撒手歸去,不知何人得以銘記。

《新花》
老年少忻豫,況復(fù)病在床。
汲水置新花,取忍此流芳。
流芳柢須臾,我亦豈久長。
新花與故吾,已矣兩可忘。
【王安石】
一生轟轟烈烈,投身于變法,無奈兩次罷相,年老傷病之際,不由漸生悲苦,道盡無奈。

《臨刑口占》
一生事業(yè)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mèng)中。
死后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袁祟煥】
戎馬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卻遭奸人所害,
崇禎皇帝判其凌遲處死,臨刑前留下此詩,
在百姓的唾罵聲中離世。

《病劇作絕命詞留別諸故人》
千金良藥何須購,一笑凌云便返真。
倘見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紅塵。
【袁枚】
家道衰落,又洞察官場(chǎng)黑暗,遂退隱沒入紅塵,輾轉(zhuǎn)勞碌一生,八十余歲病逝。

《臨終詩》
一夜小床前,燈花雨中結(jié)。
我欲照浮生,一笑浮生滅。
【明秀】
字雪江,號(hào)石門子。看淡人事,出家于天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