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部頭的書太痛苦?那試試中短篇小說集吧!

不知道你的書柜里,是不是也擺著一排彰顯自己姿勢水平和文化修養(yǎng)的大部頭巨著——《百年孤獨》、《尤利西斯》、《靜靜的頓河》......其實你對它們的晦澀程度早有耳聞,于是挑選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倒上一杯咖啡,坐在灑滿陽光的窗前,拿出紙筆甚至打開腦圖工具,準備繪制人物關(guān)系圖,可是依然在看了三頁還沒有記住一個人物名字后情不自禁地刷起了抖音......
百因必有果,你的報應就是我
我......我在干什么,想當個有深度的文化人真的好難.....
朋友,要不咱就別為難自己了!這種大部頭的經(jīng)典小說如果確實看不來,不妨就看點兒輕松一點的中短篇小說集,濃縮的就是精華,看完依然很有收獲呢!館長已經(jīng)為您準備好了一份中短篇小說集的書單,看看有沒有您喜歡的類型吧!
No.1《廢土:西方名家末世故事集》

這是一本圍繞著“末日”主題進行的小說集,展現(xiàn)了科幻作家們對人類結(jié)局的各種猜想。一共包含了22篇作品,都出自名家之手,其中包括斯蒂芬·金和喬治·R. R.馬丁等。
1988年,EA發(fā)行了由Interplay發(fā)開的游戲《廢土》;1997年,Interplay推出了《廢土》的精神續(xù)作——系列游戲《輻射》;2015年,Interplay推出了《輻射》的手機游戲《避難所》,你甚至不需要是一個游戲玩家,不需要任何專門的游戲設(shè)備,就能成為廢土世界的一員。
“廢土”成為一種子類型后,創(chuàng)作者越來越多,受眾也越來越廣,逐漸,故事的背景不再拘泥于“核末日”,而是泛“末日”。導致世界末日的原因多種多樣,以這本中短篇小說集為例,有傳染病(斯蒂芬·金《一切混亂的終結(jié)》)、系列恐怖襲擊(科利·多科托羅《系統(tǒng)管理員照管世界》),也有經(jīng)典的核戰(zhàn)爭(伊麗莎白·貝爾《搏命荒城》)。這些故事關(guān)注的重點也不再是核恐慌,而是探索末日之后人類在科學、心理、社會以及生理等方方面面發(fā)生的改變。
No.2 《日本未來時》(日本科幻與科幻日本)

本書是由十三位幻想作家用心描繪“日本的科幻”與“科幻的日本”。封面由十三個長條畫組成,分別對應著這十三個故事,可以說是非常用心和巧妙了。
《日本未來時》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其中的篇目一半來自美國作家,另一半來自日本作家。收錄的日本作家有伊藤計劃、円城塔、小川一水、菊地秀行和飛浩隆,對于熟悉日本科幻的讀者來說,這些都是如雷貫耳的名字;再看美國作家這邊,除了劉宇昆,其余作者可能對于中國讀者相對陌生,但他們在本土也是有很高認知度的,比如戴維·莫爾斯和凱瑟琳·M瓦倫特。
《日本未來時》一共收錄了十三位作家的十三篇小說,希望你們喜歡這本書,也希望每個人都能跳出固有的視角,發(fā)現(xiàn)更有趣的世界。
No.3《鬼》(今邑彩短篇小說集)

今邑彩,1955年出生于長野市,原名今井惠子,都留文科大學英文科畢業(yè),曾任普通會社職員,于1987年開始以本名多次參選江戶川亂步賞但卻沒能入選,1989年終于以特異建筑物為舞臺的《卍之殺人》入選成為了"鲇川哲也與十三個的謎"的最后一部作品,也就是獲得了鲇川哲也賞的前身、被稱為第十三把椅子的殊榮。
今邑彩對人物心理的描寫絲絲入扣,平淡的口吻間,隱隱透出字面下的暗流涌動——就像一杯白開水,喝著喝著,卻喝出了淡淡苦杏仁味的氰酸鉀那種感覺。故事篇幅十分短小,基本上是純粹的白描,但每次轉(zhuǎn)折,伴隨著主人公的驚恐、猶疑、猜忌,都讓人心驚肉跳……
這本200多頁的短篇小說集,由十個小故事組成,基本兩三個小時就能看完。館長就是在上下班的地鐵上,用兩天的時間看完的,也誠意推薦給大家。
No.4《一朵桔?;ā?/strong>

本書為直木獎、推理作家協(xié)會獎得主連城三紀彥的經(jīng)典暢銷作,共收錄了《一串白藤花》、《桐棺》、《一朵桔梗花》、《白蓮寺》、《菖蒲之舟》、《緋紅色的文字》、《落菊之塵》、《夕萩情死迷案》、《向陽科探案記》等九個融合了凄美的愛情故事和舊時代風貌的故事,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美的推理小說”,也被譽為“舊時代底層女人的浮世繪”。
以上四本書,館長都親自閱讀過,睡前看一兩個故事,感覺非常巴適。目前這四本書在次元書館淘寶店均有售,歡迎大家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