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兩會新能源車提案
雷軍直接領導小米汽車業(yè)務后,在兩會這種最高級別平臺推動政策性提案,還是值得特別關注的。這種層次的提案,背后必然有很多專家和行業(yè)領袖的參考意見,以及扎實的調研和論證,看來雷總去年大范圍走訪新能源車企確實找到了一些業(yè)內公共的痛點。

提案中我比較感興趣的一點是:加快新能源汽車大功率快充基礎設施建設。
一個具體的技術問題是,“大功率快充”是指多大的功率?目前國網在逐步推進120kW的快充樁,特來電、星星充電等也基本是120kW,特斯拉V3版超充的最大功率是250kW,廣汽放的衛(wèi)星480kW超快充也許只是樹一個圖騰。從電池本身的技術特性看,如果長續(xù)航版電動車的電池包容量為80kWh,不久的未來電池快充能力可以達到3C,那么250kW的快充功率是個比較合適的指標。對于多數(shù)百公里電耗15kWh的普通EV,使用這個功率的快充,充電10分鐘可以行駛250公里以上,體驗應該還是可以的。
從雷軍的提案也可以看出,小米電動車恐怕不會走換電以及自建充電網絡的路子,這是與蔚來及小鵬不同之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