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中窺人 3
*本文已發(fā)表于《乒乓世界》雜志。
選擇球拍,要“習以為?!薄ⅰ傲苛Χ小保瑓s也可“乘興而來”。
?

習以為常
?
有些球板與膠皮的搭配,本來不合理;因為習慣了,也就合理了。比如某球友,持著一把大刀:直板普碳加上41度的狂飚二??雌饋響撌怯灿蚕嗉樱瑯O難掌控。豈料他打慣了,球風自然風風火火,控制也未見得如何失色。他已經(jīng)懂得:這套如此“剛硬”的組合,什么時候該發(fā)力,什么時候該卸力,收放自如。
?
又如隔壁村的老大爺。本來拿著普碳配大維388D-1長膠,耍得好好的;卻見眼下很多直板后生,拿著一把外號“蝴蝶王”的武器。這蝴蝶王的名聲實在誘人。又據(jù)網(wǎng)上“專家”分析:蝴蝶王比普碳更全面,拉攻皆宜。想著技術更進一步的他,于是進了一把,最后卻只留下三字評語:軟、軟、軟。
?
習慣的也許不是最先進的,卻也未見得不合適。習慣,意味著對自己和手上球拍的熟稔,意味著更多盡在掌控中。習慣反手膠皮為德套的人,換了日套,海綿的包裹性更好了,彈擊卻可能不是那么爽了。反手膠皮對正手的支撐,也許也不像以前那么給力了。
?
跳出習慣,可能是升級,也可能是冒險。每位打球者,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沉淀,多半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固有的一個體系。比如反手外套,正手狂飚三的配置。比如兩面粘性膠皮的組合。輕易跳向兩面澀性外套的方向,不妨一試。但卻不是一個追求技術進步的人,不經(jīng)深思熟慮,就能輕易改變的習慣。在原有的體系上,略作調(diào)整和升級,但不輕易打破,也許是一種更穩(wěn)妥的選擇。
?

量力而行
?
每個人都想擁有一支如意金箍棒,威力無邊,好橫掃千軍。卻可能沒意識到自己并非能拿得動這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孫悟空。
?
翡翠五固然蹦彈、勁爆,號稱斯帝卡VPS之后的升級版本。但這綠檀面材的硬、炭燒云杉的彈,硬持球且快脫板,卻不是一般功底的人可以駕馭。量力而行,改而選擇溫柔一點的VPS,也是一種實際的考慮。
?
Tenergy 64作為極快速的反手套膠的代表,縱然好多專業(yè)和業(yè)余高手在用,但出球太快,持球時間短,是否就比性能類似,但價錢和威力都有所下降的多尼克X1更適合業(yè)余的你,也并不一定。也許你需要更多的咬球,更少的彈性和更強的穩(wěn)定性。
?
網(wǎng)絡上紅火過的紅雙喜成品拍“紅四星”和“紅六星”,之所以被認為透板好、吃球深、上臺率高,不單單因為它們配置的狂飚或G系列膠皮也很好打,更因為其木材軟而彈性一般。我們自身的技術水平來駕馭這成品拍綽綽有余。由于極易控制,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掌握球的方向,給球加轉和輕松發(fā)力,同時保證夠高的上臺率。
?
量力而行,選擇的球拍要趁手,除了能揚長避短之外,是否在我們的技術能力掌控范圍內(nèi),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
?

乘興而來
?
不過,選擇球拍要“習以為?!?、“量力而行”,卻也并非如此不可。乘興而來,也是一種選擇,一種人生態(tài)度。
?
比如有的人懷舊,曾幾何時偶像便是瓦爾德內(nèi)爾,于是收藏了好多老瓦曾經(jīng)用過的球板,從奔達瓦木到多尼克瓦碳;有的人喜歡探究乒乓球拍的成長史,于是搜尋了好多年代久遠、奇形怪狀的拍子,還開起了博物館。也有的人興致不在于回味過去,而在于嘗鮮?;驅iT試手冷門的拍子,或第一時間跟風最新的高科技產(chǎn)品。
?
他們乘興而來,追求完美的球拍并不是他們的人生理想,“人生不過是一段旅程”是他們的座右銘。只有玩得開心,球拍才有其價值。
?
在有的人心中,球拍是一個終極夢想,他們不斷追尋,渴望找到稱心如意的武器,直到夢想成真;而在有的人心中,球拍是一個玩具池,他們只是跳入其中,然后渴望有愈來愈多的新奇玩具掉進來,直到歡聲笑語彌漫了整個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