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事(1)
(我盡量時間線別太亂)
到日輪隱曜,
隨凜冽冰風而至,
藍色的飛鳥。
自然的恩惠啊,
懇請你駐留,
慷慨予我們護佑,
直至雪消……
我記得,我寫過這樣的……詩。
我的記憶模糊了,我的城市早已化作廢墟,可是我依然想記錄下來,那些舊事。這一次,不是作為一位長老紀念我們的文明,而是為了讓自己記得,我曾在星空下活過,我和先驅(qū),還有許多我忘卻名字卻依然印象深刻的族人。
我會從我的視角記錄我們的生活。我們會流淚會歡笑,有希望與恐懼,這是我們區(qū)別于暗影和遙遠神明的原因。
定居地下之前,我們過著艱苦的生活,自然慷慨又嚴苛,根據(jù)我們的勞作與她的心情安排收成。我從幼蟲時期就知曉——在我們尚且年幼、無法離開巢穴時,母后會教導我們,和我們講地上發(fā)生的事。
盡管從出生起她從未離開巢穴,她似乎通過外出的族人感知到巢外的一切。于是她能和我們說起季節(jié)的變化,在地上和地下需要注意的事,她告訴我們“自然的啟示”。
我知道前輩們在地上勞作,用辛勤的勞動供養(yǎng)族群。他們會帶來各種食物——肉食、蜂蜜、種出的作物,取暖的木材,也帶回地上的鮮花獻給母后,還有一種閃亮如太陽的礦物,我們稱之為銩礦,那時我們并不知曉如何利用它,只是喜愛它獨特的光澤,它讓人聯(lián)想起光和熱,生命延續(xù)的必需之物。
母后說,在大地上下生活著各種飛禽走獸,有些是食物,有些則是致命的敵人——我們被它們追逐,一不小心就會有慘重的代價,尤其是當夜幕模糊我們的視線,更需要聚在一起警惕周圍。
母后說到冬季,藍色的鳥飛來時,外出的族人都要帶著資源回到地下,否則越來越冷的空氣會將我們凍僵。在那之前,我們要儲存下足夠的物資,否則冬季將十分難熬。
她說自然是一只巨大的母蟲,有眾多無心照拂的子嗣,而我們是其中有幸擁有智慧的一群。她說自然一定有難以參透的智慧,于是萬物的運行才如此和諧。她說要學會理解她的意志,才能在天地間更好生存繁榮。她還談到災難,會有洪水上漲淹沒土地,震動的大地吞噬生靈,將落石砸在我們的避難所,還有時,大地拒絕產(chǎn)出足夠的食物,子女不再得到養(yǎng)育。
我感到害怕嗎?大概從那時起,我知道有些力量難以憑人力抗衡。那只名為自然的巨大的母蟲,我向往著又恐懼著她。我相信當我長大走上地面,我會足夠勇敢,我會親自認識她。
“不過沒關(guān)系,我們都誕生自她,也終回歸于她?!蹦负笳f。
那時我并不能完全理解母后說的話,或許至今也沒能完全明白。
我見過艱難的時期,那時的我已能離開母后身邊,幫族人們做一些簡單的事。那一年,越冬的食物和熱源都不夠,我們需要相互支撐著度過嚴冬?;ブ谋灸茏屛覀冋湟暶恳粋€人,并由此感到我們與那些蒙昧的近親不同,但還不夠。我看到一位身體虛弱的前輩在我眼前倒下,他沒有再醒來。第一次,我認識了死亡。
“為什么,這就是自然的法則嗎?”我問母后。
“我想是的?!彼f,記憶里她的聲音顯得很疲憊,“天地之間,出生與歸去之間,過程很艱難,不是么?就像我想和鳥一起飛行,但不可能做到,在她的法則下總有愿望會落空。你會怨我的無能嗎?”
“不。這不是你的錯?!?/p>
我學會了遺憾的必然,但我不愿接受,從一開始就不愿承認。母后說我們可以學習,我決定當我走出巢穴,我會盡一切力量尋找讓我們生存繁榮的知識。
我做到了嗎?也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