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國的領海寬度,到底是3海里還是12海里?

昨天文中,談到了北美兩個國土大國的領土計算方法,其中提到超級大國最近幾十年,其領土總面積是不斷注水的,從早期的937萬多平方公里一路注水到了982萬平方公里,瞬間多出來45萬平方公里,等于平白無故多出來一個大型州的面積。但事實上超級大國在二戰(zhàn)后,并沒有吞并任何新的領土,因此領土面積統(tǒng)計的擴大,說到底是計算口徑的不同而得出的不同結果。超級大國最早甚至沒有把北美5大湖中,屬于自家的部分水面統(tǒng)計在領土之內(nèi),因此超級大國在更早的時候,宣布自家國土的總面積甚至不是937萬而是僅僅914萬左右。后來才記得把5大湖屬于自家的部分算做領土面積。而后來又加上的這45萬平方公里,就是主要又加上了全部領海和領海線以內(nèi)海灣內(nèi)水的面積。既然超級大國把領海的面積都算了領土面積,那么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必須提到。

這就是超級大國本身的領海寬度到底是多少?有人提到,超級大國一向主張領海線只有3海里,因此其領海寬度就是3海里。不過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要說,這個超級大國領海寬度是3海里的說法,一定程度上是已經(jīng)過時了的。因為超級大國現(xiàn)在“算出來”更多的這45多萬平方公里,是絕不可能只按照3海里的領海寬度來計算的。因為從數(shù)字上已經(jīng)很容易看明白。如果超級大國現(xiàn)在還認為自家的領海寬度只有3海里,那么3海里的長條海域要達到45萬平方公里的總面積,那么這長條就需要8萬公里左右的長度,但是看看超級大國本土的東西兩岸,即使加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島,總的領?;€也絕可能超過8萬公里長,而超級大國內(nèi)部又沒有像哈德遜灣那么巨大的內(nèi)海,因此一下子多出45萬平方公里,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超級大國把自家的領海已經(jīng)默認算做了12海里,這么算只需要2萬多公里的領?;€就夠了。

這基本上也恰恰是超級大國東西本土兩岸,再加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島的全部領?;€的總長。同時要注意,領?;€長度并不等于海岸線的總長度,海岸線都是曲曲彎彎,而領海基線則基本是直線相連,因此領?;€的總長要比各臨海國海岸線的實際總長要短的多。領海概念只不過是最近百年內(nèi)興起的新事物,以前各沿海國對領海寬度并無統(tǒng)一規(guī)定,聲稱的領海寬度從3海里一直到200海里都有。而聲稱的領??缍龋际腔诟鲊緡膰鴥?nèi)法,或者對外聲明。不過有一點比較奇怪:凡是傳統(tǒng)的全球性海洋強國,有世界級海軍的國家,比如英美,歷史上都傾向于主張3海里的領海。這樣做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方便這些有大艦隊的國家,可以更方便地靠近他國的海岸線進行刺探甚至是開戰(zhàn)掠奪。反倒是沒什么海軍實力的沿海國家,普遍傾向宣布50到200海里的超寬領海線。

以求為自家多保留一點海洋利益。這也是超級大國領海是3海里說法的由來。不過1982年以后,出現(xiàn)了《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簽約國只可以主張不超過12海里的領海。于是12海里領海線基本成為國際共識。超級大國到現(xiàn)在也沒有加入這個公約。但是在重新計算本國領土總面積的時候,卻故意地采用了公認的12海里領海線。這明顯是屬于怎么對自家有利就怎么來。另外,隨著北極航道地位日益提高,穿過美屬阿留申群島和白令海峽的外國船只會越來越多,其中也包括他國的軍艦。因此如果超級大國再主張3海里領海線,等于今后想設卡收北方航線的“過路費”,都不好意思開口了。因此超級大國在事實上已經(jīng)是同樣主張12海里領海線了。明顯是食言自肥的傳統(tǒng)伎倆。
超級大國的領海寬度,到底是3海里還是12海里?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