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博藏珍 | 沙的:粵劇鑼鼓(下)




上一期我們了解到,
粵劇舞臺上的總指揮是鑼鼓樂隊中的“掌板”師傅。
那么,鑼鼓樂隊在粵劇演出中又有何作用呢?

鑼鼓樂隊在粵劇演出中的作用主要有四點:一是指揮樂隊,把控舞臺節(jié)奏;二是配合舞臺表演動作;三是配合塑造人物性格;四是營造氣氛,渲染情景。
在粵劇表演中,不同的演出環(huán)節(jié)、出場人物、情緒性格會使用特定的鑼鼓點子,如中軍、探子等人物上場,行圓臺、下馬動作時,會演奏“高邊鑼地錦”;人物需急促上場時使用“高邊鑼沖頭”。表現(xiàn)不同舞臺情緒時,如:表現(xiàn)憤怒時會使用“叫頭”,表現(xiàn)心潮起伏、思緒萬千時則使用“水波浪”,而人物思考中,內(nèi)心激動彷徨、情緒不安時便會使用“卓竹”。
所以說,鑼鼓樂隊可謂是粵劇當(dāng)中不可或缺的氣氛組!
行筆至此,我們的粵劇鑼鼓探秘也要告一段落。下一期我們將為您介紹另外一種有趣的廣東打擊樂種——佛山十番鑼鼓。敬請期待,我們下期再會!
參考資料:
[1]《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廣東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3年,第169-176頁。
[2]《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廣東卷(上)》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6年,第49-51頁。
[3]文中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音博文化傳播項目團隊
出品:星海音樂學(xué)院音樂博物館
承辦:音博文化傳播項目團隊
負責(zé)人:鄭敏執(zhí)
行負責(zé)人:王曉青/李靈漫
總監(jiān)制:鄭敏/王曉青
內(nèi)容總監(jiān):鄭敏/李靈漫
視覺總監(jiān):王曉青/麥曉琳
視覺設(shè)計:李嘉/戚文怡
項目秘書:陳穎君/黃鳳儀/黃嘉嘉
文獻翻譯:朱正一執(zhí)行:音博文化傳播志愿者團隊(撰文丨音樂學(xué)系2021級唐海雯,傳播助理丨藝管系2021級劉?。?/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