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博藏珍 | 沙的:粵劇鑼鼓(上)




前幾期文章中,我們總說沙的與粵劇關系密切。
那么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粵劇鑼鼓的世界吧。

在粵劇鑼鼓中包含三大類打擊樂器——鼓、鈸、鑼,其中種類最繁復的是鼓、鑼兩類,故通常有“七鑼八鼓”之說。我們這一系列的主角——沙的,便包含于“八鼓”當中。
一般,粵劇演出中樂隊處于幕后,而打擊樂則隱藏于大樂隊的最后一排。但別看打擊樂隊坐在最后一排,其在粵劇音樂演奏中卻占據(jù)著領導地位!打擊樂演奏者共分四個位置,分別為“八手”、“大鑼”、“掌板”和“手鑼”。在四個打擊樂位置中,有一個座位要比其他演奏者高出一些,坐在這個略高于眾樂手位置上的便為“掌板”師傅?!罢瓢濉睅煾地撠煹臉菲魇且惶捉M合鼓,其中便包含沙的。“掌板”是整個樂隊的總指揮,他負責整個樂隊乃至舞臺節(jié)奏的掌控,甚至包括演員、舞臺調(diào)度的指揮。“掌板”師傅之所以要坐得比他人略高,是為了讓其更好地洞察、掌握整個舞臺的一舉一動。
這一期主要為您介紹了粵劇鑼鼓演奏中的“掌板”,下一期將會為您繼續(xù)深入介紹粵劇鑼鼓中的小秘密。我們下期再會,不見不散!
參考資料:
[1]《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廣東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3年,第169-176頁。
[2]《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廣東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6年,第49-51頁。
[3]《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廣東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6年,第405-408頁。
[4]文中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音博文化傳播項目團隊
出品: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博物館
承辦:音博文化傳播項目團隊
負責人:鄭敏執(zhí)
行負責人:王曉青/李靈漫
總監(jiān)制:鄭敏/王曉青
內(nèi)容總監(jiān):鄭敏/李靈漫
視覺總監(jiān):王曉青/麥曉琳
視覺設計:李嘉/戚文怡
項目秘書:陳穎君/黃鳳儀/黃嘉嘉
文獻翻譯:朱正一執(zhí)行:音博文化傳播志愿者團隊(撰文丨音樂學系2021級唐海雯,傳播助理丨藝管系2021級劉?。?/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