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AF:安全漏洞【102】
【102】塔里米亞往事
卡戴森?狄波審視著跪在自己身前的這名俘虜—身為一個女人,莉茲她勇氣可嘉。范倫奇是他的老客戶了,卡戴森心里也有數(shù),若是當時自己的四名手下再晚到一會兒,哪怕是十秒鐘,范倫奇就要動脈見紅然后去見上帝了。
可無論如何,莉茲的確觸碰了卡戴森的某件東西—不是任何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她動搖了他的信譽,生意人的信譽。信譽才是商人最萬能的通行證,無論是走在光明磊落的燈光之下,還是像他這樣身處于不見五指的黑暗之中。
對于這黑暗,卡戴森早就習慣了它的存在。
實際上,他已經(jīng)開始試著享受它的存在了。
黑暗,想要不懼怕黑暗,那就只能讓黑暗去懼怕他。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就要讓自己的身體比黑暗更加漆黑,比殘酷更加冰冷。
卡戴森也的確這么做了。
槍擊,父母雙亡與姐姐的失蹤。這都是黑暗曾贈予卡爾的童年禮物。可黑暗所不知道的是,卡爾他活下來了,他為自己更名,他親自邁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痛苦的路途。最終,權利與金錢的大門向他敞開了—
這一切故事的起因,還要從他記憶中的遙遠過去談起。
收養(yǎng)自己的孤兒院倒閉后,年僅14歲的卡爾流落街頭—他沒能讀完中學,甚至連基本的小學知識水平也尚未達到,他知道自己不會再有踏進課堂的機會了,好在他還學過些手藝—孤兒院的社會實踐課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例如烤面包、修補縫紉與簡單的家居清潔之類的??恐@些零工,解決每日的溫飽于他而言還不算個大問題。
卡爾在一處面包店中安身,周一到周六,每天八個小時的工時,周日關門時,他可以去做其他零工??枮榇耸チ瞬簧贃|西:尊嚴、純真,善良,他曾經(jīng)所信奉的一切,包括他的處男身。同時,他開始也在痛苦中思考,他思考出一條真理,首先,惡魔是否存在他不得而知,但在他的認知里,上帝與天使不可能存在?;蛘哒f,他們曾經(jīng)存在過,但現(xiàn)在他們早就死了—尸骨無存,沒有人會再來憐憫他,一個孤苦伶仃的男孩。
“啊—!”這是同一個星期里,卡爾第三次遇到波頓巷中的那幫混混了。他們給他上了三道傳統(tǒng)老菜:索要保護費,拳打腳踢,煙頭燙指,最后是一道飯后甜點—幾塊他們從口中噴出的綠色濃痰。
“別以為你能躲過我們,烤面團兒的!我說過了,見到我們一次,你就得給我們一次保護費!不能繞道,不能拖欠,你這家伙是沒長耳朵,還是沒長腦子?”為首的混混提起卡爾的衣襟,如果卡爾的耳朵被堵住了的話,他倒是很愿意用耳光和炸藥去幫卡爾他“開開眼界”—唔,也許用“開開耳道”這個詞更合適?
忍無可忍,便不必再忍了—卡爾是故意的,故意暴露行蹤,故意將三人引入這條暗巷。關閉暗巷門檻上的木門后,卡爾從腰間拿出一張手帕。濕潤的白色手帕,至于手帕下的管狀物是什么,卡爾也懶得去向他們解釋。
第一槍打響,看到胸前流出潺潺鮮血的同伴后,其余兩人還感到有些難以置信。直到第二發(fā)子彈擊穿第二人的顱骨,第三人才將手上的匕首扔往地面。他跪倒在地,伴隨著雙腿肌肉的顫抖—他開始求饒,對面前這個十四歲的男孩求饒??上?,寬恕從來都不是卡爾的代名詞,又一發(fā)子彈過后,卡爾將毛巾從槍管上拿下,用它擦去槍托上的指紋后,將槍械塞到第二具尸體手中。
掃去地上的塵土與腳印,卡爾裹緊大衣,拉開木門,之后又關閉木門。在他的身后,三具因“持槍械斗”而死亡的尸體被永遠封鎖于黑暗之中,伴隨著他們死亡的真相,他們的尸體被警方發(fā)現(xiàn),被草率結(jié)案,被放入停尸間,在布滿福爾馬林氣味的時間流動中,緩慢地腐朽消逝。
“人的成長就應該像幼蟬脫殼那樣,在合適的時間與地點,徹底擺脫那軟弱痛苦的過去。褪去死皮的過程,也就是殺死過去那個軟弱的自己的過程?!?/p>
這句話被卡爾當做是真理,在現(xiàn)在的卡戴森看來,當那位十四歲的他扣下扳機的一刻,他所殺死的不僅是三個尋死的人渣,更是過去那個依偎在姐姐懷中的軟弱男孩,那個令他作嘔的軟弱過去!
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卡戴森一直都沒有放棄過去尋找他的姐姐—槍擊案過后,警方也好,卡戴森手下的清道夫也罷,他們曾多次搜尋過案發(fā)現(xiàn)場,沒有,沒有找到莉茲的尸體。對卡戴森而言,他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莉茲,他的姐姐莉茲還沒有死,只是失蹤了而已,只要繼續(xù)尋找下去便有希望—卡戴森用略帶自嘲的笑容鞭撻著自己的心,果然,在內(nèi)心深處,他還是那個思念著姐姐的小男孩兒,他還是不能割舍“家人”一詞對他的影響,永遠不能。
處理掉暗巷中的三個渣滓過后,又一件堪稱驚天動地的大事,讓卡爾坐實了他現(xiàn)如今的寶座。另外,那名為卡爾提供非法槍支的老走私犯,也在不久后被人發(fā)現(xiàn)死于意外:他被發(fā)現(xiàn)時,血液已經(jīng)從腕部全數(shù)流入裝滿溫水的魚缸了。是誰做的?卡爾還是他自己?沒人知道,恐怕以后也不會有人在乎了。
現(xiàn)在,是時候?qū)⒃掝}轉(zhuǎn)回那件讓卡爾功成名就的大事了—殺死巴列維克。
巴列維克的敲詐,從他第一次光臨面包店時便從未停止過。每隔四到五天,他就會光臨每家每戶店鋪與住宅,按照他所說的“精確計算”過的百分比去征收保護費—他的腰間別著一把手槍,當然了,否則他的話也不會這么管用了。
人們都說他是個黑手黨,整個龐頓中城的人都要對他卑躬屈膝。人們都說,惹急他后只會遭到報復,指不定哪天就會慘死家中,身上插著一把匕首,或是被彈孔穿成一塊人形瑞士奶酪??煽栆裁靼祝憾牉樘?,眼見為實。被巴列維克敲詐上三個星期后,通過他所看到的、聽到的一切,他意識到巴列維克不過是個虛張聲勢的流氓,不過,除了卡爾他自己以外,似乎沒多少人能看出這點。
也就是說,就算巴列維克是只假老虎,殺死他后也的確可以取得一張虎皮,還可以用這張虎皮去散播恐懼,繼承巴列維克為自己打造的交椅,很好。
于是,在一個春光明媚周日假期,卡爾準備主動去向巴列維克獻上敬意:他的皮夾中攜著面值一百美元的鈔票,同時,還有另一件極其關鍵的演出道具。
一把匕首。
拜托,巴列維克的那把模型槍,嚇嚇沒什么見識的小混混倒還管用??蓪ψ杂妆阌H眼見證過柯普特扣下扳機的卡爾,他只能說對方還是太單純了—這把模型槍沒有保險,就連本該是彈夾的部位也被黑色漆料封死,巴列維克總喜歡用它頂著別人的腦袋說話,可他卻從沒有真的對什么人扣下過扳機—
對當時那座信息閉塞的小城而言,巴列維克的槍的確能唬住不少人。
哈哈哈哈,他自認為這么做很聰明,還能將自己“仁慈包容”的形象樹立的很好。哈哈哈哈,直到被他請進家門的卡爾亮出利刃,對準他的心臟徑直刺下?,F(xiàn)在巴列維克沒戲唱了不是嗎,各位?就算他手里的槍是真的,他也沒命再去打自己的小算盤了!
殺死巴列維克后,卡爾將塔里米亞人的紅色標記留于現(xiàn)場。這件事很快就在黑白兩道傳開了,警察?他們才不會管一位游手好閑的老練騙子的生死。不過在這之后,沒有人會在見到卡爾后繼續(xù)拳腳相向。否則,巴列維克便是他們的前車之鑒。
九年后,卡爾的勢力便發(fā)展到數(shù)十人。他的勢力范圍籠罩著龐頓中城五分之三的地區(qū)。從表面上看,他不過是個食品企業(yè)投資商,說難聽點便是暴發(fā)戶—可幾乎每個這樣說過的人,最終都迎來了非死即傷的命運。
從那時開始,卡爾也意識到自己需要個新的名號了—卡戴森,這名字沒什么特殊寓意,只是他在腦海中隨心想出的罷了??恐土芯S克這只假老虎留下的虎皮,他基于人們對巴列維克的恐懼進行盤剝,他將人們曾對巴列維克的焦點轉(zhuǎn)聚于自己,他繼承了巴列維克對這座城市的恐懼之道。
可在他二十歲那年,一份體檢報告又將他的人生逼入低谷:他的身高與嗓音不會再改變了??缕仗匕鈾C中的那幾槍重創(chuàng)了他的肌肉神經(jīng),以及骨骼。骨骼中的裂隙難以愈合,停止生長,也是腦垂體出于整體性保護的最終決策??枌し磻?、本能保護這類醫(yī)學名詞不感興趣,他很快便從低谷中爬起,并將崖谷旁的尖石撿起,他將它們磨平,讓它們臣服于自己,成為他的墊腳石。
他的外貌與身體,在二十歲后便停止生長。可卡戴森的心路歷程卻從未結(jié)束,墜入黑道之路后,他從一開始的畏懼,到之后那漫長的麻木。至于現(xiàn)在,他十分享受在黑暗中操縱一切的快感,他喜歡看著自己的對手被逼瘋,看著他們爬入黑暗,看著他們張開布滿裂紋的爽口,看著他們懇求他處死自己。
看到面前這名栽在自己手上的紅衣女人,卡爾不禁想起他的過去,與一件他希望親自完成,卻被他人捷足先登的事:親手殺死柯普特。1987年的那些傳聞是怎么說的來著?腦袋被小型炸彈炸開了花,對,應該是這樣。至于兇手是誰,現(xiàn)在也無人知曉,莉茲當年將事情做的很干凈,沒有留下任何線索。
卡戴森也不想再繼續(xù)追究下去,既然柯普特已經(jīng)死了,那他也就沒有義務再去關心那位槍販子。就這樣讓他的無頭尸體爛在墳墓里吧,卡爾認為這就是所謂的“罪有應得”—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至于淪為階下囚的莉茲,卡戴森用槍口抵住對方的腦袋,可扳機上的食指卻遲遲沒有按下。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覺地追蹤范倫奇到下水道樞紐,那這個女人就多少還有點本事,換句話說,就是莉茲對他而言還有點兒利用價值,就此棄之,豈不太可惜了?
他會向她提出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
他用槍口與嘴唇,將選擇權交于跪倒在地的莉茲:三個選擇,第一,卡戴森可以將她放走,但在這之前,他的手下會卸下莉茲的兩條胳膊,外加一條腿。第二,他也可以對準莉茲的腦門,直接給她個痛快,不會有任何附加痛苦。第三,卡戴森相信,就算他不去說,莉茲也能想出來。為他工作,這樣無論對她的人身安全,還是就經(jīng)濟來源而言,她都能得到最堅實的保障。
“好了小姐,告訴我你的選擇吧,”莉茲的性命,被卡戴森玩弄于股掌之間,“尸體,殘疾還是存活下來?這三種結(jié)局,取決于你對我的回答,也就是你的選擇。”
莉茲的命運,就掌握在她自己手中。但莉茲與卡戴森都心知肚明:莉茲早就沒有選擇這一權利了,擺在她眼前的三條路中,其中兩條最終都會通向同一處地點: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