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fēng)渡:李云裳到死都不知,覬覦顧九思會成為她最后悔的事情

“張雀之與他夫人感情極好,而他夫人是死于前太子,也就是李云裳哥哥之手,如今陛下賜婚,等于逼著張雀之娶了她,你覺得這門姻緣如何?”
陛下忍太后太久了,太后便以為范軒不會動手了,如果想要動手,一開始就該動手了。太后知道大榮氣數(shù)已盡,而范軒需要太后穩(wěn)固舊貴族的勢力。

而她卻忘記了,范軒雖然曾經(jīng)是文臣,但是卻是軍中出來的,從來都不缺少血性。而范軒也早就不是當(dāng)初帶著五千兵馬進(jìn)東都的將軍了。他已經(jīng)把控了東都,他的勢力已經(jīng)入駐東都。
前朝老皇帝活著的時候,極為寵愛李云裳這個嫡公主。曾經(jīng)說過她的婚姻不會成為政治聯(lián)姻,那時候老皇帝以為自己可以護(hù)住女兒一輩子。就算他不在了,太子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妹,也可以代替他照拂李云裳。
誰知道一遭變天了,大榮完蛋了。李云裳這個公主的婚事也變得艱難起來。舊貴族范軒不允許她嫁,而范軒的那些人里,也只有顧九思對于他們是最好的選擇。

況且顧九思還差點尚公主了,而且里面有江河的牽線搭橋,這是最好的選擇。太后和李云裳就是舊貴族的軍旗和風(fēng)向標(biāo),所以李云裳嫁給誰至關(guān)重要。
而范軒也希望李云裳嫁給他手下的人,但是他沒有想到顧九思和柳玉茹會那么反對。
荒唐的婚事
范軒其實是一個大男子主義很重的人,他可以接受顧九思反對,頂多以后不重用顧九思,但是他接受不了柳玉茹反對。

但是柳玉茹表示,如果想要嫁給顧九思,必須要踏著她的命來。
所以看著柳玉茹自愿喝毒酒,范軒其實是有點無奈的,但是顧九思提議將李云裳嫁給張雀之。
范軒其實內(nèi)心很希望太后和李云裳這桿軍旗倒下。
所以在嫁給張雀之和和親北梁,李云裳和太后只能選擇前者。前者尚有可能,后者真的沒希望了。
但是太后和李云裳完全低估了張雀之,大婚當(dāng)日,張雀之直接表示,自己是不得不娶公主,李云裳想要進(jìn)門,就先拜見大夫人的牌位。只有小妾進(jìn)門,才需要拜見大夫人。這等于把李云裳的臉面摁在地上摩擦。
第二天,李云裳就自盡了,鳳凰非梧桐不棲,非清露不飲。但是早就國破家亡的李云裳,早就不是鳳凰了。可惜她自己并沒有認(rèn)清現(xiàn)實。

婚禮上張雀之喜袍上掛白花,讓她行妾禮,但是在場的人完全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
張雀之
張雀之的岳父原本是欽天監(jiān)的官員,四年前,因為主持了前朝太子冊立前的占卜,因為出來的結(jié)果不好,而被前朝太子記恨。后來因為水患一事,被前朝太子找了個由頭斬首了。
張雀之的妻子為了給自己的父親伸冤,在公主府前跪了兩天,結(jié)果得到一句天生賤命。后來當(dāng)街?jǐn)r著太子的轎子告御狀,被當(dāng)成了刺客直接射殺。
張雀之和前面的妻子曾經(jīng)十分恩愛,所以張雀之和李云裳之間算是徹底的仇人了吧。
張雀之原本是東都的一個小官吏,在自己妻子死后,請求貶官去了幽州,在自己的父親手下做事。改朝換代后,曾經(jīng)的小官吏竟然成了丞相之子。也算是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了吧。
寫在最后
公主也算是咎由自取了吧,如果她們沒有高高在上的算計柳玉茹,顧九思也不會這般算計她們。如果前朝太子沒有那般殘忍的對待張雀之妻子一家,那么張雀之也不會那般的羞辱李云裳。只能說,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