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记?|南昌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考研信息最全匯總
Hello!
學弟學妹們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七七學姐,
今天來給大家分享
南昌大學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
備考信息帖干貨!?
學姐/學長信息?/Profile/
七七學姐
專業(yè)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初試360+,高分上岸!??
助你2022考研一戰(zhàn)成碩!
很高興能為大家指點迷津,
告別擇校、復習迷茫期!
早日確定目標,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022一戰(zhàn)到底!
01
院校概況
院校介紹
(1)學校簡介:
南昌大學是國家“雙一流”計劃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與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高校。
學校地處“英雄城”南昌市,擁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4個校區(qū),其中前湖主校區(qū)占地面積4321畝,校舍建筑面積150萬平方米。
學校現設有人文學部、社科學部、理工一部、理工二部和醫(yī)學部,擁有12個學科門類的129個本科專業(yè),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4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種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和28種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校設有5所直屬附屬醫(yī)院,共有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學校分別在法國、西班牙與印度尼西亞設立了6個孔子學院與孔子課堂,在俄羅斯設立了漢語研究中心。擴寬學生國際交流渠道,近幾年共有5000余名學生出國(境)交流學習。
(2)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成立于1995年,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F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3個系,有谷霽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國學研究院、贛學研究院、江右哲學研究中心、客贛方言與語言應用研究中心等17個研究院所,是集教學、科研、實驗與實踐于一體的人才培養(yǎng)基地。
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07人,行政管理人員20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25人;博士86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1人,省百千萬人才4人,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0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師9人,碩士生導師76人,博士生導師11人。
育人層次。本科層面有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歷史學、檔案學、哲學5個專業(yè)。研究生層面有哲學、中國語言文學2個一級博士點,文化資源與產業(yè)管理、歷史遺產管理2個二級博士點,中國語言文學(省級示范性碩士點)、中國史、哲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檔案管理、現代漢語、中國哲學等1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還有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學位碩士點。國際教育層面有對外漢語教學中心。社會服務層面有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和秘書學專業(yè)、檔案培訓中心、傳統(tǒng)文化研修班等?,F有在校學生1600余人。
學科平臺。1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贛學;4個國家級本科教學平臺:國家精品課、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個省一級學科科研平臺:中國語言文學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示范性碩士點;3個省級品牌專業(yè):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7門省級優(yōu)質課程: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史、中國哲學史、現代漢語、文學概論、世界華文文學、倫理學。
科研實力。國家社科基金立項率歷年創(chuàng)新高,目前承擔著國家重大社科基金項目4項、國家重點社科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30余項,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文學評論》、《中國語文》、《哲學研究》等權威刊物發(fā)表了相當數量的論文,出版了數十部學術專著和教材。學術水準躋身于學界先進行列。
教學設備。學院各系所屬的科研機構擁有數十萬冊專業(yè)圖書資料,資料室總使用面積近1200平米;擁有包括語音室、微格教室、應用語言中心實驗室、數字檔案化實驗室在內的一流教學設備,為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潛心攻讀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學習條件。
官方網址
https://www.ncu.edu.cn/南昌大學
http://rwxy.ncu.edu.cn/index.htm南昌大學人文學院
https://yz.chsi.com.cn/sch/schoolInfo--schId-368259.dhtml研招網南昌大學鏈接
專業(yè)概況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點自2010年獲批開始招生,專業(yè)代碼045300。兩年制,全日制學習,每年學費12000元,每生每年助學金為6000元,獎學金分為國家獎學金一年20000元、省政府獎學金一年10000元、學業(yè)獎學金特等10000元、一等8000元、二等4000元。師資團隊共2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人,講師9人,博士19人,海外經歷教師13人。
近年來,本學位點教師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9項;省部級科研項目76項;出版專著52部,出版教材5部;在CSSCI期刊發(fā)表論文93篇;共獲得省級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15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0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
每年招收學生數量較為穩(wěn)定;研究生全部按時畢業(yè)并取得碩士學位,在各級專業(yè)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76篇;作為漢語言文化國際推廣志愿者,赴印度尼西亞、泰國、韓國、哥倫比亞、保加利亞、西班牙等國從事漢語國際推廣事業(yè)的人數占總學生數的一半以上;學生就業(yè)情況良好,主要在政府、企事業(yè)單位從事教學與管理工作。
02
報錄比
專業(yè)近三年的報錄比120%—150%
2018年計劃45,錄取47人,分數線333.
2019年計劃45,錄取54人,分數線345.
2020年計劃50,錄取59人,分數線354.
03
考試科目及試卷結構
初試科目
a.?(代碼、名稱)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論??
科目二:201 英語一 ???????
科目三:354 漢語基礎 ?????
科目四: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b.?專業(yè)課試卷結構
354漢語基礎
①命題內容: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漢語應用能力、 漢語語言分析 ?????????
②命題題型:
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 ??80分
填空題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判斷題20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選擇題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漢語應用能力 ????????40分
語音能力題(標注拼音題、選擇題、判斷題等),共10分
漢字能力題(改正錯別字、漢字書寫、選擇題、判斷題等),共15分
語法詞匯規(guī)范(選擇題、判斷題等),共5分
文言文閱讀題(加標點、填空題、選擇題等),共10分
漢語語言分析 ????????30分
語音分析題(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等),共5分
詞語辨析題,共10分
語法分析題(辨別詞性、句子分析),共10分
病句修改題,共5分
?
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①命題內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材料分析寫作??????????
②命題題型: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80分
填空題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判斷題15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選擇題35題,每小題1分,共35分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30分
填空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選擇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材料分析寫作 ??40分
寫作題為論說文。論說文的考試形式有兩種:
1. 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
2. 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復試科目
①復試概況:各學院復試原則上按考生報考的學科專業(yè)安排復試;按一級學科統(tǒng)一專業(yè)課命題的學院,可按大學科門類統(tǒng)一安排復試。復試包括筆試、面試和聽力與口語測試。
②筆試科目、題型、分值等
專業(yè)課,滿分為100分,筆試時間為2.5小時,一般為4道簡答大題。
③成績計算:復試成績總分為250分。其中,專業(yè)課筆試滿分為100分;專業(yè)綜合面試滿分為100分;外國語聽力與口語測試滿分為50分。
專業(yè)課筆試、專業(yè)素質綜合面試及格分均為60分,外國語聽力與口語測試及格分為30分。任一科目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④面試流程:統(tǒng)一大教室候場,每3人一組在面試教室外候場,考生單個進入考場。
總成績計算方法
復試總成績和加試成績合格者,將復試總成績和初試成績按權重計算后相加,得出考生入學考試總成績。
一志愿考生:(初試分數/初試總分值)*60+(復試總分/250)*40;
調劑志愿考生:(初試分數/初試總分值)*50+(復試總分/2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