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霍高速蘭州清忠段項目首座跨黃河鋼棧橋完成全部水下鋼管樁施工
近日,中國十七冶集團承建的連霍高速公路蘭州清水驛至忠和段擴容改造工程首座跨黃河鋼棧橋順利完成全部水下鋼管樁施工,計劃于9月25日貫通具備通車條件。
為保證項目主體工程什川黃河特大橋和大河坪隧道的施工便利,項目部研究決定搭設一座橫跨黃河的臨時鋼棧橋,建設位置于什川黃河特大橋雙幅之間,是什川黃河特大橋與小樁號側(cè)大河坪隧道出口段實現(xiàn)施工陸路運輸?shù)摹吧ǖ馈?,也是主橋在黃河兩岸同時開展作業(yè)的先決條件。它的建成對項目主體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意義。鋼棧橋全長162米,總寬8米,共計12跨,第七跨設置為長24米,凈高13米的通航孔。兩端橋臺采用蓋梁接鉆孔灌注樁基礎,東西兩岸主墩(1、11號墩)采用擴大基礎,其余主墩和通航孔護樁均為水下鋼管樁基礎,共計38根,設計要求樁底需入中風化巖層6米。
對于修建跨河鋼棧橋,最大的難題就是水下部分的施工。水下沖孔的鋼管樁基礎,在施工過程中河底的地質(zhì)結(jié)構(gòu)遠比想象中要復雜得多。橋址處正常蓄水位21米,水流的極大沖擊力和河床底部表體光滑的大孤石使得履帶吊在下放鋼管樁時無法穩(wěn)固,危險性過大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為此,項目部采用超聲波水下探測設備進行二次勘測,根據(jù)設備勘察的水下地形圖,項目團隊經(jīng)與設計單位多次溝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決定采取將不利地質(zhì)的樁位加長或縮短跨徑的方法跨過大孤石,水上采取大型運輸船逆流對沖進行穩(wěn)固,排樁之間多加一道橫梁進行橫向加固的方式將鋼管樁穩(wěn)定在樁位上。雖然有了穩(wěn)樁措施,但新的困難卻也是接踵而至,在水下施打過程中,還是因為河床表面光滑傾斜的問題導致樁孔偏位和卡鉆現(xiàn)象頻發(fā),往往每進尺1米需要填片石1.5米來糾偏,每根鋼管樁都經(jīng)過多次拔出鋼管及鉆頭反復重新施打。項目部先后攻克了水下鋼管樁施工浮動定位與糾偏、高水位落差樁基施工控制、卡錘處理、長距離高落差混凝土灌注等技術(shù)難題,排除一切因水文地質(zhì)條件復雜對施工的干擾,最終保質(zhì)保量完成了全部水下鋼管樁基礎施工,為首座鋼棧橋貫通打下了堅實基礎。(董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