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周情】周子舒,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續(xù)接前言,溫客行墓前陳情揭示了內心的掙扎與窘境:積重難返,為時晚矣。只盼“若有來世,結草銜環(huán)以報深恩”。
時近冬至,葉白衣終于傳來佳訊,南疆大巫不日即來。而此時云栽尋至昆州,周子舒方知形勢迫在眉睫,也終于明白溫客行失常的因由。
下面我們來說說他是如何判定當前形勢,并在危急時刻攔下葉白衣的。前25集的信息有:
一、高崇于武林大會上公布天下,劍仙允諾覆滅鬼谷。
二、仙霞派遭難,后山驗尸后周子舒確定鬼谷與毒蝎勾結并危及江湖,且“有人”想讓鬼谷抵罪,即知叛徒出賣鬼谷。
三、李宅中,周、張與沈慎對峙,確定趙敬是五湖盟內鬼,也是江湖動亂和二十年前舊案的始作俑者。再結合第二項,周子舒便知趙敬已獲悉鬼主真身是溫客行,并意圖栽贓。

而云栽的現(xiàn)身則說明前述情況皆已應驗,溫客行暴露且態(tài)勢嚴峻。又有葉白衣來信給出歸期冬至,而他喜“吃”必行走鬧市,自然不會遺漏掉“鬼主真身”如此重大的江湖要案。是以,當溫客行聲稱要教周子舒下廚時(意指無法再陪伴他),他終于把一切串聯(lián)起來,方知溫客行的異常源于“赴死”之心。

其實由前三項所述內容,周子舒理應知道葉白衣要殺的就是溫客行。然而他本性柔善,不會“惡意”揣測別人,故忽略了葉白衣的立場,未曾把他當做敵人。與“假琉璃甲”事件一樣,周子舒“信人不疑”,則對事態(tài)后知后覺。直到葉白衣來信、云栽現(xiàn)身,再聽及溫客行回莊后所說的話,才意識到事態(tài)嚴重的程度,終于察覺溫客行“不得不”赴死的困境。
27集,葉白衣如期而至,周子舒決心與溫客行同生共死。【因為看過“動情版”的片段,這里插一段主觀解讀。雖然周子舒不再過分壓抑內心,但因少年時光和溫客行的境遇,他情感比重的絕大部分先行轉化為師門情誼。是以自認未及時給溫客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負有責任。當與葉白衣陳情、辯駁無果后,危急時刻周子舒只能以死相護。所以,此時的“同生共死”并不是互許鴛盟,而是出于責任。鑒于此,正片的表演可以更好的自洽情感邏輯(接32集拔釘子片段)。更有利于情緒遞進,強化戲劇沖突,區(qū)別情感層次。而“動情版”的處理模糊了兩者的層次,削弱了情緒的遞進,遂被替換。】
到此故事主線的第二部分完成,溫周也相互坦誠:溫客行承認鬼主身份,而周子舒也終于正視二人之間的感情。
溫周的情感脈絡暫告一個段落,劇情回歸故事主線。隨著事態(tài)發(fā)展故事線一分為三:趙敬與蝎王,晉王與周子舒,溫客行與鬼谷勢力。
【趙敬與蝎王】
趙敬使《群鬼冊》傳于江湖,容貌、武功家數(shù)、傳承來歷全被揭示天下,惡鬼無處遁形。這也是云栽、食尸鬼急于尋訪谷主的原由。另一方面,蝎王終于獲得孟婆湯的配方,并發(fā)現(xiàn)其與醉生夢死相生相克。為防大量用藥傷及大腦適得其反,蝎王以熏香方式解除喜喪鬼身上的藥效。然而得知真相的蝎王無法再欺騙自己,趙敬的形象崩塌,這為他的反叛埋下伏筆。
因遲遲等不到韓英的后續(xù)消息,段鵬舉親赴江南,密會趙敬。被趙敬以鑰匙和琉璃甲藏于鬼谷的消息挑撥,雙方確立合作關系共謀武庫。而蝎王因再三被義父敷衍、愚弄,致使他釜底抽薪,打破兩方同盟。又前往清風劍派意欲強取琉璃甲,卻被趕來的趙敬當眾羞辱。先有段鵬舉后有莫懷陽,趙敬一而再地背著他與旁人結盟,蝎王進一步逆反。久怨成仇,其后為防趙敬過河拆橋,蝎王聯(lián)合鬼主行事。
【晉王與周子舒】
委派段鵬舉親赴江南的晉王,終于等來了回歸的韓英。為掩蓋周子舒行蹤,韓英滅口知情者負傷而返,并意圖栽贓毒蝎。不想毒蝎與晉王早有淵源,遂被識破。察覺有異,韓英欲盜取琉璃甲后投奔四季山莊,反被晉王派人暗中尾隨。攜帶假琉璃甲一路逃至昆州的韓英,引出新的伏筆:周老太爺之死。
而假琉璃甲的后患終于爆發(fā),溫客行不得不為自己釀下的苦果收拾殘局。追兵緊隨其后,此時溫客行卻為救韓英耗盡內力,周子舒力有不逮只得以身涉險。
【溫客行與鬼谷】
見過食尸鬼的溫客行開始布局,力挽頹勢。因鬼谷的情節(jié)較隱晦,我們銜接前情一一羅列,再結合暗線補充故事邏輯。根據(jù)敘事順序,先是艷鬼被蝎王脅迫回谷尋找孟婆湯的配方。而26集,配方是由信傳至毒菩薩再轉手蝎王,艷鬼此時并未返回。在這段時間里,溫客行面見云栽、食尸鬼,隨后食尸鬼率眾離去。當艷鬼返回毒蝎時,蝎王已破解孟婆湯,并給喜喪鬼用藥足七日。緊接著遠在清風劍派的阿湘,于冬至時收到溫客行的來信。
隨后,蝎王攻上清風劍派,阿湘發(fā)現(xiàn)黑無常與艷鬼混于毒蝎勢力中,并聲稱艷鬼絕不會背叛主人。清風劍派陷入風波,不得已曹顧決定私奔出逃,卻在途中被開心鬼擒獲。恰逢趙敬兩次背棄,蝎王心中積怨,遂意欲聯(lián)合鬼主密謀討伐趙敬之事。溫客行也正是以此,借兵遠赴西北救出周子舒。
根據(jù)前述羅列,有幾處隱藏劇情需要解讀。
一、云栽和食尸鬼尋到昆州是誰給的方向?見過鬼主后他們何去何從?
二、回谷尋找孟婆湯配方時,艷鬼為什么滯留到“改變主意”后才返回毒蝎?
三、阿湘收到的信里是什么內容?
四、蝎王與溫客行交易的詳細情況?
首先,只有阿湘知道溫客行前往昆州,所以到“昆州”尋人的消息來自阿湘。那么在去往清風劍派途中,阿湘應和食尸鬼等人有過交集或通過消息。而食尸鬼的述求是回谷布置防御抵擋江湖勢力,溫客行則憂心喜喪鬼安危。是以拜見谷主后,溫客行命食尸鬼率眾回谷,并打探喜喪鬼及艷鬼的下落。
恰好艷鬼被蝎王要求回谷尋找孟婆湯配方,且滯留時久直至“改變主意”才返回。但喜喪鬼的安危于艷鬼而言是重中之重,豈會有“改變主意”一說。所以,艷鬼滯留鬼谷必是也在想辦法聯(lián)絡谷主,直到食尸鬼回谷后才放心返回。經(jīng)此,溫客行與阿湘、食尸鬼、艷鬼三處信息暢通。
而關于溫客行來信的內容,揭秘那期我們得出過艷鬼是溫客行的心腹,又知非必要情況他不會動用阿湘。所以,當?shù)弥G鬼現(xiàn)狀后,來信內容可推測為“伺機傳遞臥底毒蝎”的任務。而后,她與曹蔚寧私奔出逃,途中被開心鬼捕獲。卻正好與艷鬼碰頭,溫客行的任務得以交托。而因主人的暗中布置阿湘信心倍增,是以當蝎王意欲聯(lián)絡鬼主時她便順勢應下。
蝎王與鬼主的合作就此展開,二人交易的內容有三:
一、因趙敬隱瞞毒蝎的存在,天下人不知二者關系。而趙敬本就對結義兄弟背信棄義,再以喜喪鬼的供詞,蝎王恐自己步人后塵。所以欲請鬼主出面吸引火力,里應外合謀算趙敬,以防毒蝎涉險一并覆滅。而因周子舒被晉王挾持,溫客行急需人手救援,所以應下蝎王所請,以身犯險。
二、雖然反叛趙敬,但蝎王并不愿傷及義父性命。而溫客行武功高強,為勉“意外”蝎王以釋放鄧寬為由,換以公審趙敬后保存性命。
三、四季山莊被段鵬舉一把火燒毀,周子舒信念崩塌。為了卻他心中遺恨,溫客行自歸四季山莊門墻,托起周子舒的希望。然而,四季山莊美名遠揚,青崖山鬼主卻惡名昭彰。為保名門聲譽,溫客行私設“假死局”欲使“甄衍”還陽人間。遂付出武庫“鑰匙”,以令蝎王配合促成此局。
【“假死局”的破綻】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假死局”的破綻:
破綻一:龍雀曾言明琉璃甲和鑰匙缺一不可,溫客行卻謊稱鑰匙可以直接打開武庫。觀其言行,有蓄意激化矛盾的嫌疑。
破綻二:蝎王與鬼主合作一方面為自保,另一方面為報復趙敬。如若反悔,來自趙敬的威脅未解,也無法消除心中的積怨,得不償失。
破綻三:沈慎本不同意赴武林大會,而白鹿崖上卻又疾言厲色,前后矛盾。
破綻四:張家滅門慘案的真兇為趙敬、毒蝎和鬼谷叛徒。溫客行不僅不否認,還冒名頂罪并言語刺激成嶺,行止可疑。
破綻五:成嶺說“騙的我?guī)煾负脩K”,周子舒現(xiàn)知后溫客行焦急說道:“身為鬼主勢必禍亂江湖”,言下之意與四季山莊撇清關系,故周子舒回復:“省省吧你”。
破綻六:27集已知葉白衣四招便攻下溫客行,在白鹿崖對陣時卻久攻不下。
破綻七:周子舒內力已不足兩成,卻與十大惡鬼之首在內的三人纏斗許久。
破綻八:溫葉兩大高手過生死招,成嶺急于投身險境,沈慎卻并未阻攔。
破綻九:周子舒跳崖,溫客行不焦急反而從容欲接。
破綻十:鑰匙到手,蝎王卻毫無計謀得逞的喜悅之情。
破綻十一:葉白衣曾對高崇不屑一顧,卻對偽君子趙敬溫和有禮,與其性情相背。
破綻十二:沈慎、成嶺和蝎王三方合圍,神情沉重,情況詭異。
一個疑點:守衛(wèi)、祭奠“溫客行”尸身的,是易容術精湛的艷鬼。這為鑒別尸身的“真實”提供了保障。
以上就是判定溫客行“假死”的相關破綻和疑點。
最后,我們來講一下溫周情感脈絡中最重要的一節(jié)——周子舒的爆發(fā)。從初見識破身份,到無奈坦誠真容,再到毫無芥蒂的多次相護。溫客行的體貼周到、耐心呵護、插科打諢,改變了周子舒的自我放逐。而在其真摯又濃烈的情感沖擊下,周子舒也終不再逃避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僧斔_始回應這段感情,卻因自我克制的被動與矜持,從未真正訴諸于口。明明為其心動,卻一再逃避、隱忍、拒絕,又貪戀對方的溫暖,默認了他的付出。原以為還有許多時日相伴,所有的虧欠都可一一補償。不想人禍驟降,未曾出口的話再也沒有機會說與其聽。
見證了溫客行身死,周子舒也終于懂了“刀不砍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的道理?;诤逕o以復加,無處宣泄的情感壓得周子舒再也承受不住,勃然爆發(fā)。只想以命換命,完成溫客行的棋局,除解心頭之恨。
以劇中主旨來講,周子舒的拔釘之舉是對過去的終結,也是新生的開始。與此呼應的是“假死局”,溫客行以此終結往昔,締造余生新始,兩處劇情是相赴的結點,溫周親手結束各自錯亂的前半生,又因為對方而開啟新程。
而于情感脈絡方面,溫客行的愛來的迅猛熱烈,表現(xiàn)的純粹直白,又溫柔似水、源遠流長。周子舒卻克制隱忍、逃避躲閃、躊躇不前,又貪戀著他的體貼和溫暖。二人不對等的付出和索取,醞釀著第一層的情緒沖突。當周子舒終于給以回應,卻又情遲時短,沖突加劇。兩次沖突疊加,周子舒對自己的遲鈍和“吝嗇”,既憾且怨。而無處托付的情誼使他痛不欲生,遂以最慘烈的方式回應溫客行。編劇以此完成他的情感傳遞,平衡溫客行的付出。
到此,溫周的感情線完成了奔赴和相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