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草 化 學(xué) .exe

【苯】(benzene)
名稱來源于植物提取物安息香(benzoin),苯最初是由法拉第從鯨魚脂肪熱解產(chǎn)物中發(fā)現(xiàn)的,之后由于苯能夠由「安息香→苯甲酸→苯」這條路徑制得,所以命名時采用了與benzoin相近的benzin,之后演變?yōu)閎enzene,譯為苯。苯的另一個名稱(phène)和苯基(phenyl)也是其它很多稠環(huán)母體的名稱來源之一。
【茚】(indene)
名稱可能和吲哚(indole)一樣來源于靛藍(lán)(indigo),最古老的植物染料之一,其中含有與茚相同的苯并五元環(huán)結(jié)構(gòu)。茚最早從煤焦油中被分離出來。
【薁】(azulene)
名稱可能來源于蔚藍(lán)色(azure),一些藍(lán)色的蘑菇(如藍(lán)綠乳菇)的藍(lán)色來源于薁的衍生物。薁本身是青藍(lán)色的,于1939年首次被合成。
【萘】(naphthalene)
名稱源于最初的提取來源:石腦油(naphtha),如今也多從煤焦油中提取。
【苊】(acenaphthylene)
名稱源于萘(naphthalene)加上前綴(ace-),可視作萘的衍生物(被乙烯基橋聯(lián)),提取自煤焦油。
【莒】(phenalene)
又稱非那烯,名稱可能來源于苯。從石油制品中提取。
【芴】(fluorene)和【苯芴】(fluoranthene)
名稱來源于熒光(fluorescence),因該類物質(zhì)在不純時能發(fā)出紫色熒光。提取自煤焦油。
【蒽】(anthracene)
名稱可能來自希臘文中的煤炭(anthrax,今也有“炭疽”的含義)??捎糜谥苽?span id="s0sssss00s" class="ql-color-#000000">茜草素(Alizarin),一種可從植物根系提取的紅色顏料。蒽通常從煤焦油中提取。
【苊蒽】(aceanthrylene)
可用于命名的稠環(huán)母體。
【菲】(phenanthrene)
名稱是苯基(phenyl) 和蒽(anthracene)的合體。菲的衍生物在植物中很常見,其本身也可從煤焦油中提取。
【苊菲】(acephenanthrylene)
可用于命名的稠環(huán)母體。
【芘】(pyrene)
名稱來源未知。芘是化石燃料燃燒不充分的產(chǎn)物之一,可從煤焦油中提取。芘可用于制備多種染料及其前體。
【苣 / ?】(chrysene)
名稱來源于希臘文中的“金色”(Χρ?σo?,chrysos),因不純的苣的晶體會混有并四苯,從而帶有金黃色,純凈的苣是無色的。苣通常從煤焦油或雜酚油中提取。
【苉】(picene)
名稱可能來自瀝青(pitch)。苉與鉀、銣等結(jié)合后可具有超導(dǎo)性質(zhì)(18K)。苉可在石油煉制的過程中提取。
【苝】(perylene)
名稱是前綴“peri-”(指萘環(huán)上1號位和8號位被取代)加上“rylene”組合而成。苝的結(jié)構(gòu)常見于有機(jī)染料中,一些地衣中也含有苝的衍生物。
【葒】(rubicene)
名稱可能來自于紅寶石(ruby),可視作C70的一部分。
【蒄】(coronene)
又名暈苯,名稱來源于拉丁語的皇冠(corona)。蒄存在于一些極罕見的天然礦物中,可能是遠(yuǎn)古海底火山活動的產(chǎn)物。蒄可從石油制品中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