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對活動游戲沒興趣?這些方法教給你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留意到,對于一些重復性的活動,孩子一旦學會之后就會對它失去興趣?;蛘吣愕幕顒觾?nèi)容無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

?
?
當孩子對一項游戲或活動失去興趣時,他們會在游戲過程中減少對你的回應,輪到你進行活動時,孩子會東張西望,肢體語言也會改變,會從主動到被動或從被動到過度活躍。
?
感覺社交常規(guī)對孩子大有幫助,為了讓孩子能從中獲益,我們就要不斷發(fā)展這些感覺社交常規(guī),提高孩子的參與度,如果有機會,我們還可以選擇適合的輔助物品。
?
?
?
1.和孩子輪流做游戲時,在輪到我們的時候盡量縮短你活動的時間,這樣孩子就會有更多機會進行回應。
?
理想的情況是,孩子每隔5-10秒就應該有一個回應的機會。如果我們做得太多,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就會不平衡。孩子將無法充分地參與進來,并感到無聊,或者至少無法充分地進行溝通,在最大限度上從活動中獲益。

?
?
2.警告!要避免僅僅是通過取悅孩子來讓他開心的情況。
?
這種情況下,孩子雖然玩得開心,但只是在被動地觀察,享受觀看我們所做的一切!相反,在整個活動中,和孩子應該通過移動、手勢、目光接觸、聲音、語言或其他動作來保持一來一往的溝通。
?
這么做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積極地參與,并通過某種方式與我們溝通,即便只是凝視,從而發(fā)起、回應或是繼續(xù)感覺社交常規(guī)活動。我們需要開始、停頓和等待,來給孩子提供溝通的機會。在停頓時要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
?
?
?
3.當孩子開始喜歡和參與并認可一個熟悉的常規(guī)時,你可以繼續(xù)這項活動并加入一些新的內(nèi)容。
給歌曲配上簡單的手勢很有用,原因有許多:重復的語言讓孩子更容易預料到即將發(fā)生什么;對于你和孩子來說,這樣的游戲也具有共同的社交意義;當中的手勢能培養(yǎng)孩子模仿手勢的能力。
?
?
?
?
4.嘗試在一天中的多個不同時段進行感覺社交常規(guī)活動。
?
除了在洗操和換衣服時,在換尿片也可以玩肚子游戲、腳址游戲、拍手游戲、躲貓貓和手指游戲。嘗試讓感覺社交常規(guī),成為日常換尿片和上廁所的一部分。
?
如果你有時間坐下來和孩子吃飯或吃零食,吃飯時間也是借助食物和飲料來做鬼臉、發(fā)出聲音的好機會。如果可行,試著和孩子一起坐在桌前,盡可能面對面地接近孩子。你們要吃一樣的食物,喝一樣的飲料。孩子吃食物或喝飲料的時候,模仿孩子的動作并加入音效:喝水的聲音、吃東西的聲音、“嗯,好吃”、“太好吃了”。

?
看看孩子是否喜歡你的表演。如果孩子喜歡,那就再做一遍。更夸張一點!讓孩子咬一口你的食物,也試著讓孩子喂你吃一口他的食物。當孩子照做后,發(fā)出一些有趣的聲音或做出其他回應。
?
一定記得重復幾次這樣的常規(guī),這樣孩子才能看到活動中的模式,并知道應期待什么。把你的動作、聲音和搞怪都夸張化,這是吸引孩子注意你和游戲,并學會其中的模式的方法。
?
?
?
5.如果你覺得游戲重復了太多遍,就增加一些變化!
加入新的句子、新的聲音、新的步驟,你甚至可以加入新的道具或新的游戲成員來給孩子帶來驚喜。變化能讓游戲持續(xù)更久——這意味著孩子將有更多學習的機會。
?
?
?
6.知道什么時候應該結朿游戲。
如果您的孩子反應漸漸變得不再活躍,而你也不能通過變化讓他有所回應的時候,你就應該結束游戲并嘗試不同的活動。如果你也感到無聊,那就是時候改變了。如果你的孩子還在不斷回應,但變得毫無組織并且過度活躍,那么你也該讓氣氛冷下來。把游戲的節(jié)奏放慢,把聲音降低或是降低強度。

?
如果這都不能讓您的孩子在游戲中平靜下來,那也是時候結束游戲,告訴孩子你不想玩了,并幫助他逐漸進入像玩玩具一類比較安靜的游戲中。
?
?

?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