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傳硅谷的奈飛文化,是對組織未來和人性目標的最大敬意


美國股市有四只家喻戶曉的獨角獸,分別是Facebook、亞馬遜、谷歌和奈飛,并稱為“科技股四劍客”。相較于前面三家公司,奈飛顯得低調(diào)很多。一直到《奈飛文化集》PPT在硅谷瘋傳,閱讀和下載量超過1千5百萬次,一時間硅谷掀起了競相研究奈飛的浪潮。
2019年5月19日,湛廬文化與前檐書店聯(lián)合舉辦的《奈飛文化手冊》分享會上,陳瑋老師解密了這份硅谷“最重要的文件”《奈飛文化手冊》。
陳瑋,泰普洛業(yè)務合伙人,現(xiàn)為北大匯豐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北大匯豐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中心主任,曾任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萬科執(zhí)行副總裁兼首席人力資源官、Hay Group大中華區(qū)總裁等職。
之前我們推送過幾篇陳瑋老師的文章,廣受讀者好評。在從中國智慧和西方模型,看“領導力的修煉”,陳老師從洞見現(xiàn)實、中國智慧、西方模型三個方面,談到了創(chuàng)業(yè)者和領導者的進化與修煉;在“領導力修煉”的三個維度:認知、情商和哲學中,他從方法論上分享:創(chuàng)業(yè)者和領導者如何持續(xù)升級和進化,并用“陳三角”模型來具體解釋。
本篇解密《奈飛文化手冊》的演講分享整理,相信能幫助各位快速了解奈飛文化為何被瘋傳。以下,請享用…
我們今天講的是《奈飛文化手冊》,看起來好像是企業(yè)文化這回事,但從根本上來講,是我們要探討“未來組織怎么建設”的問題。
1. 看未來組織,首先要滿足這兩個目標
現(xiàn)在我們很多人,還是生活在組織中。組織未來怎樣運作、其模式怎樣?能不能更加人性化、更加敏捷、更加促使我們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幫助我們持續(xù)學習成長,以及未來,組織如何保持自身競爭力?
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但是,大部分組織都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大家可以想一想:在你的組織當中,你目前最討厭哪一點;如果把家也作為組織,最讓你不喜歡的是什么?
對這些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意見。
一個小型的團隊,包括一個家,都可能會有你喜歡的地方,也有你不喜歡的地方。我們在研究未來組織的時候,就要研究這些問題。
我們看未來組織,一定要高度滿足兩個目標,這兩個目標也是我們探索未來組織或者未來組織文化中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問題。
第一個目標:競爭和生產(chǎn)力的需要。
這個組織能不能在盈利和持續(xù)經(jīng)營的過程當中,很好地發(fā)揮作用?
第二個目標:人的發(fā)展的需要。
這個組織能不能幫助我們充分釋放潛力,能不能符合我們的人性發(fā)展?
2.再看人性的目標:BBC
(歸屬、成長和創(chuàng)造)
我在這里特別講一講關(guān)于“人性”的目標,它有哪些需要通過組織來實現(xiàn)呢?
前段時間,北大匯豐商學院創(chuàng)講堂有一個演講者托馬斯·希伯爾,他是整合心理學的全球大師。

托馬斯·希伯爾
他講“人”大概有兩個B,是很重要的:
1Belonging
第一個叫Belonging,人的歸屬感很重要。因為任何人都有歸屬到一個小團隊或一個大組織當中的需要。
這個歸屬,不只是講你目前在團隊當中的法定角色。很多時候,你雖然是一個團隊中的法定成員,但周圍人都不接納你,很多事情都不帶著你玩。這時,你就會產(chǎn)生失落感,就沒有辦法滿足自己歸屬這方面的需要。
人總要有所歸屬,總要在這個圈那個圈里過日子,否則此心就無處安放,人就無法真正快樂。
也許家就是我們滿足歸屬感最重要的地方,無家可歸的人最可憐。
所以,“歸屬”是非常重要的人性需要。
2Becoming
第二個B叫Becoming,簡單來說是“成為”,其實就是成長的意思。Becoming,是由Become加后綴ing構(gòu)成的,是一個進行時,表示處于過程當中。
成長,對于我們?nèi)祟惿鎭砜?,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過程。人生在世,我們每天都在Becoming,都在變成一個不一樣的自己,至于變好還是變壞,就無從得知了。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是一名歷史學家,他是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一名教授。

他最近講了一個非常重要、并且與每個人都相關(guān)的概念:
2050年,我們都不知道世界會變成什么樣。但有一點我們知道,從現(xiàn)在到2050年,我們最大的一個任務是要持續(xù)地重塑自己、再造自己。
之所以說非常重要,是因為面對未知的世界,只有不斷改變再造自己,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否則,當未來來臨,我們可能活不下去。
3Creating
人生除了歸屬和成長,我還加了一個創(chuàng)造,需要Creating,三者統(tǒng)一缺一不可。
大家想一下:如果大家都接納你,其樂融融,你也每天在成長,但是你沒有創(chuàng)造,只消耗資源,不增加價值,不做貢獻,就不會產(chǎn)生成就感和存在感,也不會快樂!
因此,BBC(歸屬、成長和創(chuàng)造)應該是一個整體,相互依賴并支撐,才能讓我們體驗豐富的人生。
如果要達成這三點的統(tǒng)一,組織就要去考慮:
一方面,如何符合人性,如何幫助大家建立歸屬感,滿足歸屬的需要;
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如何幫助大家持續(xù)快速地再造自己,如何幫助大家保持創(chuàng)造的能力,提高業(yè)績水平創(chuàng)造價值。
基于這個背景,我們來看一下《奈飛文化手冊》談到的八點文化準則。

3. 奈飛文化八大準則
文化,總是體現(xiàn)在各種細節(jié)當中。
如果要讓我對“文化”做一個定義,那就是:在這個組織當中,所發(fā)生的一切事情之總和。這是我們的組織,未來一項非常重要的競爭力,而且是很難復制的競爭力!
但是光有文化是遠遠不夠的。文化要有,業(yè)績也要有,那些只講文化,業(yè)績做得一塌糊涂的公司,有什么說服力?沒有業(yè)績,什么文化都是空談。
可以這么說,文化是干事業(yè)的環(huán)境,是事業(yè)的加速器,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
奈飛文化準則1:只招完全成熟的成年人 ?
什么是不成熟呢?其實就是“作”。
處于組織、團隊當中,總有些人覺得這也不好那也不好,不能跟其他人好好合作。天天怨天怨地怨人,老板、同事個個都有問題,就是不說自己有問題。
不成熟還包括一些很容易情緒波動的人,總是自我又自大,稍微有點批評意見或負面反饋,就受不了,有的暴跳如雷,有的痛哭流涕,有的好幾天都消極怠工。
對于這種人,奈飛都不要,只要完全成熟的成年人。

什么是成熟的成年人呢?
奈飛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這本書里也沒有明確講,但有一個地方間接地描述了一下:激勵他的是使命,是做這件事的意義。
他認為我加入這個公司,是因為我們要跟一幫很牛X的人,一起來做一番很大的事業(yè),這就是使命驅(qū)動的成年人。
這個難不難?當然難!你可能要問,到哪兒去找這么多使命驅(qū)動的人呢?
拿我在滴滴時的例子:
我在滴滴時,要參與很多面試,因為我是人力一把手,所以我要參與面試的候選人基本上是在相當級別以上了。
我考察的第一個東西一定是使命,也就是看應聘者是不是使命驅(qū)動。
因為要把“讓出行更美好”這件事情做成實在太難了,這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是mission impossible。過程中需要解決太多的問題,安全問題顯而易見,還有很多不明顯但又很重要的問題都需要我們?nèi)ソ鉀Q。
比如,人跟人互動時能不能保持禮貌這件事就很不容易。因為每天大概有2000萬到2500萬單的生意,意味著每天要讓2500萬人次的司機和乘客,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友好、友善地互動。人是一種復雜的生物,情緒波動、習慣差異等等,一言不合,可能就鬧出矛盾。
滴滴作為一個平臺,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你怎么幫助更多的乘客和更多的司機和諧相處?這些可以說是世界級難題了。
因此,面試過程中,應聘者聽到這些難題后反應如何,要仔細觀察。這些世界級的挑戰(zhàn)、能與一幫很牛的同事一起奮斗去解決這些世界級的難題,讓他們興奮嗎?憧憬嗎?躍躍欲試嗎?
如果一開始對這些挑戰(zhàn)性問題就無動于衷的人,特別是那些級別高的人,你就要警惕了。
當然你會說可以裝??!是的,有些反應是可以裝的。但一個老練的面試官會看出一些端倪,另外不是還有試用期嗎?裝得了一時,很難裝長久的。
所以,你必須找到這些使命驅(qū)動的人,也就是奈飛說的完全成熟的成年人。
當然,對于成年人,你就不能像管小孩子一樣管頭管腳。奈飛盡量簡化流程,不讓不必要的條條框框限制了這些成年人。
在奈飛,沒有差旅報銷制度,你出差住什么酒店花多少錢,你自己覺得合理就好。也沒有休假制度,你覺得什么時間需要休假,休多長時間,你基本可以說了算,只需要跟你的主管商量一下就好。
奈飛文化準則2:要讓每個人都理解公司業(yè)務
高績效員工數(shù)量 ÷ 公司總員工數(shù)量 = 人才密度。以此為基礎,奈飛支付的是市場最高薪酬。
在它的文化當中,最重要的出發(fā)點是自由和責任。我給你充分的自由,但你要像完全成熟的成年人一樣,擔負起自己應負的責任。感覺上還不錯,但實在是不容易做到。
首先要讓每個人都了解公司業(yè)務,這一點奈飛非常強調(diào),一定要透明。很多公司的員工都抱怨不知道公司高管天天在做什么,就連公司的一些決策,都是通過媒體知道的。
當然,也有公司的領導每天循循善誘,耐心地花時間跟大家講公司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商業(yè)模式、盈利情況、組織架構(gòu)、人員調(diào)動、戰(zhàn)略等等,這是非常好的。
我參觀過谷歌和Facebook,據(jù)他們的人介紹,他們一直有每周召開溝通會的慣例,公司有一個非常大的場地,每周搞一次活動,全員都可以參加,你可以到現(xiàn)場,也可以看直播。
創(chuàng)始人在場上講講公司最近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大家講講公司的情況、現(xiàn)狀,然后員工問問題,任何問題都能問,包括薪酬問題。
你可以看到,這兩家公司在透明度上,是做到很極致的。我們中國的企業(yè)多數(shù)時候是怕這個、怕那個,怕內(nèi)部講的話被競爭者知道,怕內(nèi)部講的話很快被傳到網(wǎng)上等等。
但透明度這個事情,其實需要一個過程。這跟前面講的“成熟”成年人有很大的關(guān)系。
有些人會選擇不透明,當然,我們說的是盡可能透明,對員工透明。公司的機密肯定會有人說出去的,我們現(xiàn)在不可能實現(xiàn)全體員工都像個成熟的成年人一樣,非常自覺。
但是,只要領導堅持“高度透明度”這一點,公司也一定會被教育成越來越能夠接受透明度的公司。
在滴滴,我們也搞過月度的“在一起”,我覺得效果還不錯。大家一起分享,有時候,你把真相或者情況跟大家分享,大家聽后反而覺得更有力量。
奈飛認為,員工的無知,是管理者的失職??傮w來說,我覺得高度透明的好處遠大過壞處。

文化準則3:絕對坦誠,才能獲得真正高效的反饋
奈飛非常關(guān)注員工“人前人后、言行一致”,要求領導者“以身作則、自上而下”樹立坦誠的榜樣。用他們的話說,領導者能夠坦承錯誤,員工就能暢所欲言。
在組織中,很多人特別是高層領導人,尤其是一把手,很多時候都是被蒙在鼓里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其實不知道你的下屬、你的同事怎么看你的,背后又是怎么評價你的。你聽不到真實的聲音,很多人選擇不把真相說出來。
我做顧問大概有二十年時間,跟很多一把手聊過,都在抱怨這個副總怎么樣、那個副總有什么問題,我就會問,“為什么你不去告訴他呢?”
同時,我和很多高管在聊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們對自己的老板也是不滿意的。我問他們有沒有當面給老板這樣的反饋,他們說不好說。
你看,大家其實心里有很多話,但不會有話實說地說出來。
一把手其實也是很孤獨的,真正的高處不勝寒。很多話聽不到。
這其實是組織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大家都不說,面子上看起來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片和諧景象。
這有沒有價值呢?對有些公司來說,有。因為如果一個公司的組織團隊的成熟度,沒有達到客觀看待一切的境界,有話直說可能使團隊直接崩盤了。
但這種“可怕的沉默”,使得組織喪失了多少機會!有些機會永遠地打水飄了,有些潛力始終無法變現(xiàn),組織與組織中的人本來可以更好的!
#在組織中要不要絕對坦誠呢?#
我最近一直在講建設DDO(Deliberately Developmental Organization)組織,就是刻意培養(yǎng)人的組織,這是哈佛心理學家Robert Kegan提出的,他提出這個理論的出發(fā)點是:
在組織當中,我們有非常多的人都是在打第二份工,這第二份工是什么?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大家都在裝,都在掩飾自己的弱點,不希望被大家知道。
一個絕對自信的人,是無所謂的,敢于承認自己的弱點和缺點,敢于示弱。通常來說,敢于示弱的領導人、員工、團隊,是非常有力量的,因為他敢于直面內(nèi)在的真我,他是高度自信的。
DDO組織就是要推動絕對的坦誠和透明,讓人知道公司的情況,也直截了當?shù)亟o同事和員工反饋,告訴他們什么是自己的優(yōu)勢和弱點;同時,讓員工把工作中的失誤和失敗都記錄下來,并對個人的責任進行反思。
這當然不容易做到,關(guān)鍵是DDO組織在相當程度上塑造了互相信賴、相互支持的文化。
文化準則4:只有事實才能捍衛(wèi)觀點
在公司當中,人跟人之間會辯論、爭論,但很少會有所謂的真相和事實。為什么?例如,三個當事人同時經(jīng)歷了同樣一件事情,但描述出來后就成了ABC三個非常不同的版本。
是有人故意扭曲事實嗎?可能是,但不一定是。
人都是主觀的,同樣一件事情,三個人都可能無意識中選擇了不同的信息、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假設,加上了自己不同的判斷。
奈飛的老板很厲害,當他發(fā)現(xiàn)兩個高管辯論得不可開交,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時候,就讓兩個人進行公開辯論,中間放一張桌子,請所有高管都來聽。但是,有一個要求,辯論時,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捍衛(wèi)對方的觀點。
這一招可以說是絕招。如此一來,雙方都覺得對方說的好有道理,自己的立場可能也發(fā)生動搖,這個事情也就搞定了。
文化準則5:從現(xiàn)在開始組建未來需要的團隊
談到組建未來團隊就要談到招聘,有幾點非常重要,所有責任都是業(yè)務領導者的責任,不要說這是人力資源部門的責任。
這個人合不合適、應不應該被保留、應不應該被干掉,業(yè)務領導人要有這個權(quán)利和責任,不能將其推給其他人,并且一定要未雨綢繆,前瞻性地去解決問題。
奈飛有一句話叫做“永遠在招聘”。說老實話,再強調(diào)招聘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因為招聘過程實在太難了,大部分公司都做不好。
要想找到適合公司發(fā)展的團隊,你就必須將“招聘”放在至關(guān)重要的位置,保持高度重視,給招聘者提供應得的報酬,才有可能組建一支公司未來需要的團隊。
團隊需要進化,員工自身的成長要自己負責,不要以為現(xiàn)在的員工都能夠成長到能夠承擔未來責任的程度,同時還要知道,員工不必在一家公司待一輩子。
這聽起來好像沒有什么人情味,跟日本的終身雇傭制,中國有些企業(yè)的家文化不太吻合,但也許正好反映了他們把員工當作成熟的成年人來對待的精神,可能也比較符合新新人類的口味。
文化準則6:員工與崗位之間高度匹配
這一點,奈飛做得似乎很極致。
招聘過程中,在沒有確定雙方是否匹配之前,奈飛是不談薪酬的,好像薪酬匹配這件事不存在一樣。真正覺得達到人崗匹配了,才提及薪酬問題。
奈飛強調(diào)#人崗高度匹配,有三個出發(fā)點#
第一,管理者負全責;
第二,人崗之間高度匹配;
第三,如果不匹配,即使很優(yōu)秀、人緣很好,都要跟他說再見。
也就是說,有時員工可能還不錯,也還可以貢獻,但與崗位已經(jīng)難以做到高度匹配時,也要走人。
其實這樣做對管理者提出很高的要求,他需要把高度人崗匹配做到極致:
要找最匹配的人;
要幫助員工成為人崗匹配的人;
如果出現(xiàn)人崗匹配不行了,需要果斷下手,同時又要去招聘新的人。
可以想象,奈飛雖然報酬不錯,但要求非常高,而且是在動態(tài)中的持續(xù)要求,對官對兵都一樣。
另外奈飛也把自己的人力資源部門,打造成一個非常有進攻性的業(yè)務部門,因為永遠在招聘!

文化準則7:按照員工帶來的價值付薪
奈飛的薪水是最高水平的,薪酬比Google、Airbnb(愛彼迎)都高。大家的薪酬也是透明的,你不要覺得不爽,你希望自己賺得更多可以做更大的貢獻。
它的出發(fā)點是不要等到員工要走了才去加薪,而是前瞻性地支付高于市場的薪酬;還有奈飛不喜歡用傳統(tǒng)的績效考核,他們更多地采用上下定期溝通和反饋來確定績效。
文化準則8:離開時好好說再見
在我過去的幾十年職業(yè)生涯中,我干掉過不少人。過程中有溫和的友好分手,也有吃相難看的。
作為一個領導者,首先,要盡量做到公平公正,要讓對方明白,這件事情不是關(guān)于個人恩怨,這件事情是可以放在桌面上來講的。
其次,“分手時”要有情有義,這是我們在滴滴提出來的,我們也是這樣在做的。
一個人在組織中不成功,責任是雙方的,作為公司,一定對員工好一點,分手的時候慷慨一點,有情有義,不要那么小氣。
因為公司多花一點錢,多幫員工一點,不會有太大損失,但對個人而言,是一種較好的補償。
泰普洛領導力簡介:
泰普洛領導力成立于2002年,以「喚醒組織潛力 賦能企業(yè)領導者」為使命,匯聚數(shù)位有國際化背景的資深顧問和實戰(zhàn)教練,依托CPI人才測評、人才盤點、企業(yè)定制化內(nèi)訓、高管教練、內(nèi)部私董會等業(yè)務組合拳,為企業(yè)提供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人才發(fā)展和領導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