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雜俎》:一本比《聊齋》更詭異的奇書


許多年以前,一位唐朝名士寫了本體積龐大的百科全書,這書說來古怪,記載了諸多沒頭沒尾的奇聞異事,比如:
孔雀聽到雷聲就會懷孕;
龍血落入地下就變成了琥珀;
頗梨(玻璃)是千年冰,瑪瑙是鬼的血;
狒狒,飲其血可以見鬼。力負千斤,狀如獼猴。能作人言,如鳥聲,發(fā)極長,可為頭髲。
看起來似乎像本唐朝版《神奇動物在哪里》,如此妖冶的一本書,它的作者究竟是何方神圣?

01
唐代博物學家
文學家兼半吊子官員
《酉陽雜俎》的作者叫段成式,貴族出身,祖上是唐朝開國大臣段志玄,外祖父武元衡、父親段文昌都曾經(jīng)官至宰相,妥妥的官N代。這位段公子憑著老爸的后臺硬,沒有經(jīng)過科舉就當了文官,歷任校書郎、尚書郎、吉州刺史、太常少卿、江州刺史等。

晚年為了打發(fā)時間而編寫了這部《酉陽雜俎》。因為年輕時四處為官,遍游全國,他又愛藏書、交友,書中的故事千奇百怪,有八卦軼聞,也有詭異傳說,有聽自他人之口,也有深夜點燭時,肆意想象撞擊現(xiàn)實的奇異回響。

燦若繁星的唐代文學史,是李白,杜甫的天下,在詩歌一統(tǒng)的朝代,誰又會在意一本志怪小說?誰又會想到繁盛、燦爛、華麗的大唐下面,還有另一個陰風習習、鬼魅出沒的世界?

02
1000多年前的
豬八戒和外星人
比起段成式,如今短視頻博主的那點兒吸粉伎倆,簡直沒眼看。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既要陽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段成式寫出的報道,不僅迎合了觀眾的獵奇心理,還擅長營造氛圍,令人讀起來欲罷不能。遇見了外星人。有鄭、王兩個秀才結(jié)伴出游,在游覽嵩山時迷路了。結(jié)果遇到一個白衣人,他們前去問路,白衣人說,跟我走就行了。于是一行三人結(jié)伴而行,途中大家無聊開始侃大山,經(jīng)過交談得知,白衣人居然是外星人,是“修理月球”的人。

而且白衣人還饒有興趣的,給兩個書生“科普”了許多月球知識,“你們可知月亮是七寶合成的嗎?月亮是球體,表面陰暗部分,是因為其本身凹凸不平,反射了太陽光的緣故。月球上有八萬兩千戶維修工,我就是其中之一?!?/strong>如此陣仗,儼然一個高速運轉(zhuǎn)的大型月球空間站,唐朝的科幻小說家,就想到在月球建站了。厲害了

豬頭怪物唐代貞元(785-805)年間,某日,宣州突然天雷滾滾,大雨傾盆。雷雨天本是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但這一天的雷雨與往常相比大不一樣。有人親眼目睹,伴隨著電閃雷鳴、急風暴雨,從烏云深處墜下來一個“怪物”。

這個怪物的長相奇絕獨特,世所罕見。頭部形態(tài)如豬,手腳各只有兩指。手里緊緊抓著一條赤色的蛇,并啃咬著這條蛇。天空忽明忽暗,不一會兒,天暗了下來,豬首“怪物”不知去向。

當時的人把這怪異的一幕畫下來,在民間廣泛流傳。或許這個故事就是《西游記》中豬八戒的由來吧。

以上兩個故事都出自段成式的《酉陽雜俎》。酉陽是地名,在湖南沅陵,也叫小酉山,據(jù)說山上有個大洞穴,里面放上幾千卷書都沒問題。雜俎,雜就不說了,啥都有。俎,狹義是說菜板兒,廣義是祭祀、宴席時候盛放的菜肴的食器,“雜俎”就相當于告訴讀者什么內(nèi)容都有的意思
。
03
那為何,《酉陽雜俎》
不如《聊齋志異》有名呢?
在古代的志怪小說中,《聊齋志異》可謂鼎鼎大名??墒?,大家不知道的是,《聊齋志異》中很多故事原型其實都來源于《酉陽雜俎》的記載。

比如,《聊齋志異》中有《蝎王》的故事,講的是:明代時,彭宏將軍率軍隊征伐流寇,進入四川的一個寺廟,奇怪的是進去后就頭疼,不一會兒,只見一個像琵琶那樣大的蝎子從天花板上慢慢爬下,士卒們驚得一哄而散。彭宏便命令放火燒了那座寺院。《酉陽雜俎》中則有“安邑縣北門縣人云:‘有一蝎如琵琶大’”的記載。

《酉陽雜俎》屬于隨筆雜記,作者段成式性格瀟灑,有什么就寫什么。然而這樣難免碎片化。
《聊齋志異》比《酉陽雜俎》晚了一千年左右,閱讀難度大大降低,基本都是由短小故事組成,可讀性卻很強。也就是說,《酉陽雜俎》追求的是“一本正經(jīng)胡說八道”,凡事都要考慮歷史,這其實是一種束縛。蒲松齡則壓根兒就沒這個考慮,只追求文學性和敘事性,對于百姓們來說,毫無疑問,《聊齋志異》接受起來則方便。

然而,這并不能抹殺《酉陽雜俎》,因為它能:“可勸可戒,可喜可愕”,“可以稽典故,可以廣聞見,可以證訛謬,可以膏筆端?!?/strong>它是古人豐富想象力的集中體現(xiàn),可以說是一部潛藏于中國歷史深處的詭異奇書,這是實至名歸的。如果你對怪力亂神有興趣,《酉陽雜俎》更是不可錯過的夏日清涼合集。
段成式不勸人向善、不講大道理、不鋪墊男情女愛,只給讀者直接的心靈震顫和雞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