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物化學考試題庫
1、運動生物化學——是運用生物化學的原理和方法來研究人體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生物化學變化及探索其變化規(guī)律和特點的一門學科
2、糖酵解:人體在氧供應不足的條件下,糖原或葡萄糖經過許多中間步驟最后分解成乳酸及產生少量能量,稱為糖的無氧分解,又稱為糖酵解
3、糖異生——非糖物質轉變?yōu)槠咸烟腔蛱窃倪^程。
4、脂肪動員——脂肪組織中貯存的脂肪經常有一部分在脂肪酶的作用下不斷釋放出甘油和脂肪酸進入血液稱為脂肪動員。
5、酶:是一類由或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
6、運動性疲勞——機體生理過程不能持續(xù)其機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
7、酮體——是脂肪酸在肝分解氧化時特有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酰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統(tǒng)稱酮體
8、突變理論——在疲勞發(fā)展過程中,肌體主要表現為能量消耗肌肉力量或輸出功率下降以及興奮性或活動喪失,在細胞內能量消耗,肌肉力量,輸出功率下降這三者組成的三維空間在能量興奮性表現的過程中,存在一個極劇下降突變風,表現為興奮性突然崩潰,已免救能量儲備進一步下降而產生的災難性變化伴隨力量或輸出功率突然衰退。
9、起量恢復——運動時消耗的物質在運動后恢復到原來水平,而且在一定時間內,出現超過原來水平的恢復現象叫起量恢復
10、半時反應——應用在中間產物消除時,是指這種代謝產物在運動后消除到運動時最高值一半所用的時間,應用在能源物質恢復時,是指運動后,恢復到運動時所消耗物質一半所需的時間。
11、糖原負荷法——糖膳食和運動配合,以導致肌糖原儲備大大增加法就稱為糖原負荷法。
12、運動飲料——根據運動時,能量的消耗,機體內環(huán)境改變,和細胞功能降低來進行調節(jié),促進疲勞恢復而研制的保健型飲料。
13、興奮劑——競賽運動員用任何形式的藥物或以非正常量或通過不正常途徑攝入生理物質,企圖以人為的和不正當的方式提高他們的競賽能力即為使用興奮劑,這類物質被稱為興奮劑。
14、身體機能的生化評定——是建立在運動生化的基礎上,運用生物化學技術,以分子水平揭示對機能的影響手段,具有準確、靈敏針對性強等特點。
15、必須脂肪酸:人體不能自行合成或合成量太少,必須依靠食物補足
16、蛋白質的一級結構:蛋白質分子多肽鏈中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
17、糖的有氧氧化:糖在有氧情況下,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大量能量的過程(反應物:葡萄糖、糖原)
18、三羧酸循環(huán):又稱檸檬酸循環(huán)或Krebs循環(huán),循環(huán)由四碳原子的草酰乙酸與二碳原子的已酰輔酶A縮合生成六碳原子的檸檬酸開始,經一系列連續(xù)反應后又以草酰乙酸的再生成結束
19必須氨基酸:人體內不能合成必需從食物中攝取
20、半必須氨基酸:體內可以合成一部分但不能滿足肌體需要必須從食物中補充的氨基酸
21、氧化脫氨基作用:指-AA在脫氫酶的作用下氧化生成相應的-酮酸并釋放出氨的過程
22、糖異生作用:非糖物質轉變?yōu)槠咸烟腔蛱窃倪^程
23、絕對特異性:酶對底物的選擇依嚴格程度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意性,如一種酶只作用于一種底物,催化一種反應
24、相對特異行:有些酶對底物的選擇性較低,只需求底物分子中的部分結構符合就行,當一種酶能夠作用于一類相似的化合物或一種化學鍵
25、激素:由體內分泌線或一些細胞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直接由血液運往其作用敏感器官,
并調節(jié)其各式各樣的生理功能和物質代謝活動的有機物質
26、乳酸代謝:肌體將乳酸廓清的生理化學過程
27、甘油三脂――脂肪酸循環(huán):在脂肪組織中脂肪在不斷進行水解的同時也進行著在脂化過程,即一部分脂肪水解后生成的脂肪酸通過合成脂酰CoA,再與-甘油磷酸一起合成甘油三酯,這時調節(jié)脂肪動員的靈敏性起重要作用
28、糖:化學上把含有多羥基的醛(或酮體)及其 合物的有機化合物稱為糖
29半必需氨基酸:體內可以合成一部分,但不能滿足機體需要,需從食物中補充的氨基酸
30脫羧基作用:氨基酸分解代謝中,脫氨基作用是主要的,但在肝、腎、腦組織中分布著氨基酸、脫羧酶,它能使一部分氨基酸脫羧而生成胺,量大則會產生疲勞
填空:
1、1955年前蘇聯的一批運動生化方面的研究者,以雅科夫列夫為著《運動生化概論》標志著“學科體系”的建立。
2、化學上把含有多羥基的醛或酮及其聚合物的有機化合物,稱為糖。
3、糖酵解的場所基質,朐散,有氧氧化的場所線爛體+胞漿 糖異生的場所人體肝臟,腎臟。
4、血糖的正常值范圍4.4——6.6mmol/L(80-120mg/100ml血液)高于7.2mmol/L為高血糖,高于8.8mmol/L稱為腎糖閥。低于3.8mmol/L稱為低血糖。
5、乳酸的生成過程中乳酸生成越多,無氧運動能力越強,當pH下降時,酶的活性下降,訓練水平越高,消除乳酸的能力越強。
6、脂類的化學組成:C、H、O、N、P
分類:單純脂、復合脂、類脂。脂肪稱為“最大的儲能庫”
7、酮體的合成部位:肝內 利用:肝內合成,肝外利用
8、運動對血脂的影響:TG(甘油酸脂)TC(總膽固醇的量)Pl(血漿甘油酸脂)FFA(血漿自由脂肪酸)
9、蛋白質的元素組成C、H、O、C 所有的蛋白質中都含 N ,含量恒定:15%——17%,平均值16%,公式:,通過測定樣品中含氮量計算樣品蛋白質含量:樣品中蛋白質的含氮量/樣品中蛋白質含量=16/100,蛋白質含量=樣品蛋白質含氮量==6.25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最基本的單位。AA 通式是:
11、運動和恢復期Pr(蛋白質)的代謝特點(休息)凈合成:凈分解(運動)
12、維生素的分類:脂溶性維生素 水溶性維生素 目前已知的主要有14種
13、酶促反應的特點:高效性 單一性
14、酶的化學組成:單純酶;結合酶:1酶蛋白 2 輔助因子:①小分子有機物:輔酶;輔基②金屬
15、運動性疲勞,中樞疲勞的主要部位:大腦——脊髓運動神經元生化變化:(1)ATP沈度降低(2)V-氨基酸上升(3)5-羥胺上升(4)氨上升
16、刺激劑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加大興奮發(fā)生提供大量能量,是最早使用的。
A合成類固醇使用最多,用于力量性B,β阻斷劑,鎮(zhèn)靜,減輕心臟興奮性,提高動做穩(wěn)定、協調性(射擊選手)C,利尿劑:增加中解質的排出(控體重)
17、生化評定的基本方式:a、運動強度一定b、指標一不定期的情況樣本來源(血液,尿液)是常用的,另外還有汗液、唾液、肌肉
方法:a直接測定法b間接測定法。
18、常用的生化指標:血紅蛋白、血尿素、尿蛋白、尿阻原
19、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中,占ceu34%與耐力運動關系密切。范圍值:男12——15g%,女11——14g% <12g% <10.5g%貧血
運動員與正常人采用同一標準檢測
20、運動員貧血:以健康為主,運動性貧血:以運動能力為準,在國內無適應范圍值運動員15——16g%最好,最有力于運動能力發(fā)揮。
21、血尿素的正常值:1.8—8.9mmol/L 運動員為5.5—7.0mmol/L訓練課正常值為8.4mmol/L 少兒童在7.5mmol/L 與訓練量有關
訓練量大血尿素會明顯增加。
22、一天中排出的尿蛋白為10—150mg呈陰性,與量、強度有關,血乳酸與其強度有關。
23糖類種類繁多可分為單糖、寡糖、多糖三類
24 脂肪酸依分子內氫原子和碳原子的比率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硬脂酸和軟脂酸為飽和脂肪酸
25 多肽鏈中的氨基酸分子是通過太鏈而互相連接的
26 三種重要的寡糖都是二糖:乳糖、麥芽糖、蔗糖
27 糖在體內主要有兩條途徑經進行分解供能1在有氧情況下進行有氧氧化2在卻氧的情況下進行無氧酵解,其中有氧氧化是糖分解的重要途經
28 糖分解的過程是在胞中進行的連續(xù)反應,已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的限速酶,以糖磷酸激酶活性最低,是糖酵解中最關鍵的酶
29、糖酵解過程中生成的ATP數量:每個葡萄糖單位可生成4分子ATP,從糖原開始只消耗1分子ATP,凈生成3分子ATP,從葡萄糖開始見酵解需消耗2分子ATP凈生成2分子ATP,每分子已酰輔酶A通過三羧循環(huán)和呼吸鏈共可產生12分子ATP
30、正常生理條件下非糖物質如丙酮酸、乳酸、某些氨基酸、甘油等均可在動物和人體肝臟中轉變?yōu)槠咸烟腔蛱窃?,饑餓和酸中毒時,腎臟也是燙異生的重要器官
31、人體的細胞燃料:糖、脂肪、蛋白質
32、訓練水平較高者運動后血清酶活性提高的幅度較低
33、人體中的糖類主要是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和葡萄糖,前者是糖類的儲存形式后者是糖類的運輸形式
34、運動對糖代謝影響包括:運動對糖消化吸收的影響,運動對肝糖原的影響,運動對肌糖原的影響,運動對血糖的影響,運動對血乳酸的影響
35、肌糖原在運動中的利用及運動后的恢復受運動強度持續(xù)時間運動類型、訓練水平和飲食的影響
36、影響運動后肌糖原恢復的因素有1膳食2運動強度和持續(xù)時間
37、運動時在人體內儲存的脂肪分解參與肌體的功能有三種來源:1儲存在脂肪組織中的脂肪2血漿脂蛋白中的脂肪3肌細胞漿中的脂肪滴
38、血漿FFA是脂肪酸在血液中的運輸形式,即以氫蛋白作為脂肪酸的載體
39運動中和恢復期蛋白質的代謝特點答:⑴運動時,凈降解⑵恢復期,凈合成
40、運動對維生素的影響答:⑴利用消耗⑵需要量增加
41、酶對運動的適應方式答:⑴催化功能的適應⑵含量的適應
42、酮體的生成和利用部位分別是哪些?答:肝內合成,肝外利用
三、簡答
1、運動生物化學的主要研究任務:
答:(1)、運動對有機體化學組成的影響(2)、運動時有機體代謝變化的規(guī)律(3)、為增強體質提高競技能力,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指導。
2、運動生物化學的發(fā)展趨勢
答:⑴利用基因探針進行運動員的科學選材⑵用基因工程的方法防止運動性疲勞和加快恢復的過程⑶利用基因診斷技術對運動員進行身體機能的評定⑷轉基因技術在運動營養(yǎng)研究中的應用
3、無機鹽的生物學功能:⑴是構成機體的重要材料⑵維持機體滲透壓⑶維持酸堿平衡⑷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⑸維持酶的正?;钚?/p>
4、糖的生物學功能:
答:(1)、糖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質(2)、糖是機體重要的組成部分(3)、糖與機其它的物質的正常代謝關系密切(4)、糖在運動中有重要的營養(yǎng)意義
5、糖的有氧氧化的生理意義:⑴供給能量⑵三羧酸循環(huán)是多種物質共同代謝的途徑
6、糖醇解與有氧氧化的異同點
答:相同點:都是供能方式,反應物都是葡萄糖和糖原,不同點:反應條件不同,糖酵解是在供氧不足的條件下,有氧氧化是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反應場所不同,糖酵解是在細胞質基質里,有氧氧化是在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反應產物不同,糖酵解反應產生乳酸,有氧氧化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能量不同,糖酵解生成少量能量,有氧氧化生成大量能量。
7、糖異生的生理意義
(1)、維持血糖濃度平衡(2)、有利于乳酸的利用(3)、糖異生作用能促進脂肪的氧化分解供能和氨基酸代謝
8、糖酵解的生理意義?
答:1糖酵解是人體缺氧條件下獲得能量的有效方式2糖酵解對于耐力項目的加速、沖刺也格外重要3在一些非周期性的及體能要求高的項目中糖酵解供應是發(fā)揮良好技能的體能條件4少數代謝活躍、耗能較多的組織細胞,如紅細胞在有氧情況下仍進行糖的無氧分解來獲得能量
9、血糖的生理功能
(1)、血糖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主要能量物質(2)、血糖是紅細胞的唯一能源(3)、血糖是運動肌的肌外燃料
10、血糖的來源和去路:來源:⑴食物中的糖消化成葡萄糖進入血液⑵肝臟釋放,糖異生作用產生去路:分解功能,存成糖原,轉換成脂肪或氨基酸
11、葡萄糖丙氨酸循環(huán)?
答:肌肉內由葡萄糖產生的丙酮酸和蛋白質分解產生的支鏈氨基酸經轉氨基作用生成丙氨酸,通過血液循環(huán)運至肝臟中經脫氨基作用、糖異生作用生成葡萄糖,葡萄糖通過血液循環(huán)又回到肌肉中,這樣就構成了肝臟與肌肉間的一個代謝聯系。
12葡萄糖--丙氨酸循環(huán)的過程(特點)和生理意義
答:過程:肌肉內由葡萄糖產生的丙酮酸和蛋白質分解產生支鏈氨基酸經轉氨基作用生成丙氨酸,再通過血液循環(huán)運至肝臟中,經脫氨基作用及糖異生作用重新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又通過血液循環(huán)回到肌肉中,這樣就構成了肝臟與肌肉之間的一個代謝聯系,稱為葡萄糖丙氨酸循環(huán)
生理意義:⑴維持血糖濃度的穩(wěn)定⑵減少乳酸形成,保證糖分解代謝暢通⑶以無毒形式運輸氨到肝臟內解毒⑷促進蛋白質的分解代謝
13、肌糖原作為主要供能物質的優(yōu)點?
答:1在氧化時耗氧少產能多2對維持運動過程中水的代謝,保證某些生化過程進行和防止脫水有積極意義
14、運動對糖代謝的影響:1、變化規(guī)律
(一)運動對肝糖原的影響(1)、強度:運動強度越大↗,肝糖原分解速度越快
時間:短時間,大強度(2)、合理膳食對肝糖原的影響及對運動的影響
合理膳食后:有利糖原的恢復,從而有利于疲勞,有利于體力的恢復
合理膳食前:有效提高肝糖原貯量,從而有利于提高運動能力,提高成績
(二)運動對肌糖原的影響(1)、肌糖原供能耗氧少,產量多,防止脫水,保證某些生化過程進行(2)、運動強度對肌糖原的影響,高強度運動極量運動:肌糖原利用少亞極量運動,運動時間長,肌糖原利用多甚至耗空;低強度利用較少(3)、運動時間時肌糖原的影響:最初階段:肌糖原分解迅速;最中階段:糖原分解迅速,肌糖原大幅度下降;最后階段:肌糖原耗完,分解速率下降(4)、采用合理膳食訓練法
(三)運動對血糖的變化(1)、短時間,大強度,主要是肌糖原的吸收(2)、長時間,小強度骨骼肌叫收血糖提供能量(3)、半小時,骨骼肌吸收多,血糖下降;長時間運動,血糖利用率高,短時間運動,血糖利用率低
15、運動對脂代謝的影響
(一)不同狀態(tài)下脂肪的供能作用(1)、安靜:FFA,血漿自由脂肪酸(2)、短時間大強度運動(3)、中低強度耐力運動中[FFA]↘↗(二)運動對血脂的影響:TG(甘油酸脂)TC(總膽固醇的量)PL(血漿甘油酸脂)FFA(血漿自由脂肪酸)(三)運動地體脂的影響 體脂增加的規(guī)律:數目、體積(1)、內分泌系統(tǒng)(2)、增加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輸氧的能力(3)、使一些酶的活性發(fā)生改變
16運動對體脂、血脂的影響
答:對體脂的影響:耐力運動訓練使人的體脂減少,能改善人體氧化利用脂肪酸的能力,增加脂肪在長時間運動中的供能作用。對血脂的影響:⑴TG(甘油三脂)的變化規(guī)律⑵TC(膽固醇)變化規(guī)律,總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
17運動中脂肪的功能作用
答:⑴安靜狀態(tài)下脂肪是肌體的基本燃料⑵短時間大強度運動中,脂肪功能不大,主要供能物質是肌糖原⑶長時間中低強度運動中,脂肪尤其是血漿中的自由脂肪酸在骨骼肌供能中起關鍵作用
18、運動對血清酶的影響及意義?
答:影響:在運動中或運動后的一段時間內,血清酶的活性和含量都漸進上升,達到一定的最高值,然后再回復到正常水平,運動水平高,酶活性低,恢復快,運動時間強度:超長時間運動時,血清酶升高明顯的是肌酸激酶(ck)個體并異。含義:a、 可以評定運動強度的大小。b、 可以評定運動員的訓練水平c、 可以評定運動員的身體肌能狀態(tài)。d、 幫助診斷運動性疾病
19運動脫水的危害
答:⑴會造成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破壞⑵會加重心血觀管的負擔,造成心臟功能下降
20運動中和恢復期蛋白質的代謝特點
答:⑴運動時,凈降解⑵恢復期,凈合成
21、運動時蛋白質氨基酸的代謝:⒈運動中蛋白質的供能作用⑴短時大量強度主要供能是基糖原⑵長時間中低強度運動是蛋白質供能⒉運動時蛋白質的代謝特點⑴運動時,凈將解,非收縮升高,收縮下降⑵恢復期,凈合成,1小時內合成弱,2小時后合成快⒊訓練對蛋白質的影響:⑴力量訓練,能使肌纖維增粗⑵耐力訓練,細胞內線粒體數量增多,體積增大,因為酶的含量增多⒋運動時氨基酸的代謝特點:運動時肌糖原分解代謝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再分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進入到血液中合成血糖,血糖分解生成丙氨酸,丙氨酸分解生成丙酮酸、氨,尿素,丙酮酸進入肝臟中形成肝糖原進入血液形成血糖,血糖進入肌肉中形成肌糖原,形成循環(huán)
22、乳酸的生成
(1)、靜息狀態(tài):正常條件下,1mmol/L糖醇解作用弱,生成少量乳酸(2)、極量運動(糖醇解)由于糖醇解系統(tǒng)大量參與供能,使乳酸大量生成(3)、亞極量運動:(有氧代謝)有乳酸生成由于暫時的氧虧空期造成(4)、低強度運動:肌糖原激活3os 丙酮酸激活1-2min
23乳酸的生成與運動能力的關系
答:短時間激烈運動后,最大血乳酸水平與運動成績成正比相關,乳酸生成的越多表示糖酵解越強,速度和速度耐力運動項目的成績越好
24乳酸的消除與運動能力的關系:⑴乳酸的消除能力與訓練水平成正相關,也就是訓練水平越高,血乳酸消除能力越強⑵乳酸的消除受休息方式的影響,低強度的活動性休息比靜止性活動消除的快
25、乳酸的消除去路有哪些?消除的意義是什么?
答:消除去路:⑴在心肌、骨骼肌內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⑵在肝、腎經糖異生作用轉變?yōu)槠咸烟腔蛱窃墙浐埂⒛蚺懦鲶w外 消除的意義:⑴加速肝糖原、肌糖原的恢復,維持血糖的平衡⑵防止因乳酸過多而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對維持機體酸堿平衡有積極作用⑶有利于糖酵解繼續(xù)進行,維持糖酵解的供能速率⑷氧化供能
26、乳酸循環(huán)?
答:在肌肉中生成的乳酸大部分被氧化,大約上有總量無分之一的乳酸通過血液循環(huán)進入肝臟,在肝內異生成葡萄糖或糖原,肝糖原在進入血循環(huán)系統(tǒng)補充血糖的消耗或擴散入肌細胞再合成肌糖原(又稱柯立氏循環(huán))
27、脂類(脂肪)的生物學功能
(1)、儲能和供能物質(2)、防震、隔熱保溫作用⑶是脂溶性維生素的載體⑷最大的儲容庫
28、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
(1)、構成細胞的基本結構物質(2)、調節(jié)生理機能(3)、參與供應能量
29、氨基酸的生理意義
(1)、是人體在缺氧條件下獲得能量的有效方式(2)、對耐力項目的加快和沖刺也格外重要(3)、對一些非周期性的體能要求較高的項目,糖酵解功能是發(fā)揮良好能力的體能條件
30、氨基酸代謝的共同途徑
(一)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
(1)、氧化脫氨基作用:指α-氨基酸在脫氫酶作用下,氧化生成相應的α-酮酸,并釋放出氨的過程,稱為氧化脫氨基作用。(2)、轉氨基作用:指a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其氨基可以轉移到a酮酸上,從而生成相應的一分子的a酮酸和一分子a氨基酸,這種作用稱為轉氨基作用。(3)、聯合脫氨基作用:轉氨基作用與氧化脫氨基作用,在轉氨酶和谷氨酸脫氫酶聯合作用下,所形成的有效的脫氨基作用稱為聯合脫氨基作用。
(二)脫羧基作用
(1)、氧化脫氨基作用:指α-氨基酸在脫氫酶作用下氧化生成相應的α--酮酸并釋放出氨的過程,稱為氧化脫氨基作用。(2)、轉氨基作用:指α-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其氨基可以轉移到α--酮酸上從而生成相應的一分子α-酮酸和一分子氨基酸稱轉氨基作用,此反應的酶稱轉氨基酶。(3)、聯合膠氨基作用:轉氨基作用與氧化脫氨基作用在轉氨酶和谷氨酸脫氫酶聯合作用下,所形成的有效的脫氨基作用稱為聯合脫氨基作用。
(三)氨基酸分解產物的進一步代謝:
氨基酸分解代謝中,脫氨基作用是主要的,但在肝、腎、腦組織中分布著氨基酸、脫羧酶,它能使一部分氨基酸脫羧而開成胺。量大則會產生疲勞。
31、體內氨基酸的來源和去路?
答:來源:1食物蛋白質消化分解產生的氨基酸2體內組織蛋白質更新產生的氨基酸3體內其他物質主要由糖的中間代謝轉化而成的氨基酸。去路:1分解產生的 α—酮酸可參加糖和脂肪的代謝也可經三羧酸循環(huán)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2胺經氧化生成醛進一步氧化成酸、二氧化碳和水3某些氨基酸可通過特殊代謝變成體內一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含氮物質。
32、酶促反應的特點?或(酶作為生物催化劑的特性?)
(1)、不穩(wěn)定性----在近體溫和近中性的環(huán)境中進行(2)、高效率的催化能力(3)、高度特異性——對底物的選擇性:①絕對特異性②相對特異性
33、酶對運動的適應方式
答:⑴催化功能的適應⑵含量的適應
34、酶的六大分類?
答:1氧化還原酶類2轉移酶類3水解酶類4裂解酶類5異構酶類 6合成酶類
35、不同運動條件下運動性疲勞的生化特點
1、不同的運動強度(1)、極量運動⑵亞極量運動:能量物質的動用, a、 能量物質的動用:①cp②肌糖原(糖酵解=>乳酸)③血糖b、 乳酸的大量生成和積累(2)亞極量運動 a 能量物質動用,體溫升高,出汗 b 水和無機鹽的大量丟失 c -氨基酸的上升2、不同的運動時間:⑴能量物質消耗不同,短時間運動以ATP、CP消耗為主,長時間運動以糖原消耗為主,伴隨水鹽代謝失調⑵代謝調節(jié)紊亂,這以乳酸生成數量,內分泌、內環(huán)境失調為主(1)、0—5秒 (爆發(fā)力)神經遞質的代謝引起(2)、5—10秒 ATP—CP減少,肌肉乳酸堆積。(3)、10—30秒 ATP—CP消耗最大,肌肉乳酸堆積。4)、30—15分鐘 ATP—CP消耗,血乳酸上升最高,肌肉酸性上升。(5)、15—90分鐘 ATP—CP消耗,肌糖原消耗最大。
36、生化評定的實際意義?(身體機能評定的實際意義?)
答:(1)、運動員正確選材的科學意義(首要環(huán)節(jié))(2)、是科學控制訓練負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3)、評定運動員機能狀態(tài)的客觀指標(4)、判斷運動性疲勞的主要途徑(5)、是預測運動成績的理論依據(6)、是解決運動員合理營養(yǎng)的基本手段
37、生化評定的基本方法和內容:
方法:⑴直接測定法⑵間接測定法內容:⑴供能物質和代謝能力的評定⑵評價運動員的酶、激素、代謝調節(jié)能力的評定⑶血尿指標的具體應用
38、蛋白質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答:1構成細胞的基本結構物質2調節(jié)生理機能3參與供應能量
39、有氧氧化主要過程的三個階段?
答:1從葡萄糖或糖原開始至丙酮酸為第一階段2丙酮酸進入線粒體內氧化脫酸生成已酰輔酶A為第二階段3已酰輔酶A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為第三階段
40、1分子硬脂酸氧化共生成能量為:
(8*2)+(8*3)+(9*12)=148分子ATP,減去脂肪酸活化為脂酰COA時消耗2個高能磷酸鍵,相當于兩分子ATP,凈生成146分子ATP。
41、酮體的生理學意義?
答:1酮體是聯系肝臟與肝外組織間的一種能源的特殊運輸形式,酮體是水溶性物質,易于在血液中運輸,通過血腦屏障參與腦組織的能量代謝2代替葡萄糖成為腦組織和肌肉的重要能源對腦組織代謝有重要意義3防止血糖過早降低保持運動能力。4血尿酮體濃度的上升,評定體內糖儲備狀況
42、酮體的生成和利用部位分別是哪些?
答:肝內合成,肝外利用
43水的重要作用
答:⑴是維持生命和保持每一種體液所必需的物質⑵作為各種物質的載體,參與物質的消化吸收、生物氧化并運走廢物,保證代謝能正常進行⑶調節(jié)體溫,通過皮膚排汗,蒸發(fā),使體溫下降⑷維持腺體的正常分泌,傳遞聲音,參與視覺⑸滑潤關節(jié),對人體組織和器官起到一定的緩沖保護作用⑹保持肺泡濕潤,有助于氣體交換
44、影響水需要量的各種因素:⑴年齡⑵體力活動⑶溫度
45、水的生物學意義:⑴水構成體液⑵是生化反應進行的場所,并參與生化反應⑶水維持電解質平衡,酸堿平衡和滲透壓平衡⑷水調節(jié)體溫⑸水在體內起到潤滑作用
46、維生素的分類
答:一類是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一類是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C,復合維生素B,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泛酸,維生素PP,葉酸,維生素B6,生物素,維生素B12
47、激素的分類:甲狀腺素,腎上腺和去甲腎上腺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生長素,各種性激素,糖皮質激素激素的化學本質⑴類固醇⑵氨基酸衍生物⑶肽或蛋白質:胰島素,生長激素⑷脂肪酸:前列腺素
48、血尿指標的具體應用情況
答:運動員在長期時間運動時尿素的生成和恢復期中的變化 ,是了解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功能情況和恢復期蛋白質和氨基酸合成代謝相互關系,血尿素是目前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重要生化指標,是評定運動負荷量度的指標;是評定訓練后身體恢復狀況的良好指標⑴血尿素都基本不變說明運動負荷量?、蒲蛩叵壬仙蠡謴驼f明負荷量足夠大,機能能適應⑶血尿素始終比較高說明負荷量過大,機體狀態(tài)比較差;尿蛋白可以評定符合量和強度,也可以判定機能狀態(tài)的好壞;尿膽原是人體內血紅蛋白的產物
49、為什么運動員對維生素的需要量比普通人多?
答:⑴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多維生素的利用和消耗增多⑵長期的運動訓練使體內酶和蛋白質合成量增長,所以維生素的需求量增加⑶激烈的運動使PK溶性維生素從汗液、尿液中排出,加速了維生素的丟失
50為什么100米跑運動間隔不少于30秒,而每組間隔為4-5分鐘?
答:(1)、半時反應:應用在中間代謝產物的消除時,是指這種代謝產物在運動后消除到運動時最高值的一半所用的時間應用在能量物質恢復時,運動后到恢復所用的時間(2)、百米跑是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供能,在10s內可充分發(fā)揮。休息10s即可
51、為什么低強度休息比靜止運動休息乳酸消除的快?答:乳酸消除的主要途徑是氧化分解,低強度比靜止強度活動休息血液循環(huán)的快,有利于氧的運輸,有利于乳酸消除,同時血液循環(huán)快,也有利于乳酸的轉運
52、青少年為什么不宜進行大強度訓練?
答:(1)、骨骼的變化特點:兒童青少年骨骼處副教授生長發(fā)育階段,而化學成分主要為水、有機物質和無機鹽組成,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年齡越小,骨組織中水分和有機成分占比例越大,無機鹽比例越小,骨鈣化程度愈低。隨年齡增長,骨水分和無機成分減少,無機鹽相對增多。骨鈣化程度低時,骨質疏松彈性大,不易骨折,但受重力影響過大,時間過長時,易彎曲變形。在力量訓練時要掌握適宜的強度
(2)、骨骼肌變化特點:兒童青少年肌肉占體重百分比低,主要表現為身體水分較多,肌肉蛋白質少,肌纖維就細長,肌肉中磷酸原總量和糖原等含量也會相對較少,隨發(fā)育蛋白質肌肉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因此,青少年兒童在訓練時適宜訓練其柔韌性、靈敏性等內容,不宜進行大強度訓練。
53、青少年的生化特點
答:⑴骨骼的變化特點⑵骨骼肌的變化特點⑶細胞燃料的特點⑷調節(jié)能力特點
54、青少年運動能力的特點:⑴無氧代謝能力①磷酸原的供能能力取決于ATP、肌酸肌酶的活性②糖酵解③抗酸中毒能力⑵有氧代謝能力,氧的攝取,運輸,利用
55、運動員對蛋白質需要量增多的原因:⑴運動訓練刺激肌肉蛋白質的合成⑵運動訓練初期溶血作用加劇,運動后紅細胞加強合成⑶耐力運動中蛋白質參與供能⑷受訓練刺激線粒體數目增多,體積增大,酶的含量也增多
56、分析女性運動員的代謝特點(與男性相比較)
答:(一)無氧代謝能力1、ATP—CP供能系統(tǒng): ①量:女性<男性②CK:女性<男性
2、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因血乳酸來比較 血乳酸上升水平 女性<男性 酶的活性 男>女
(二)有氧代謝能力1、VO2max最大攝氧量女<男2、Hb(血紅蛋白)女<男
3、利用氧分解物質的能力:①有氧氧化酶的活性約等或等于男性②脂肪動員:脂肪酸的利用 女>男
57馬拉松中如何運用合理營養(yǎng)補充提高能力
答:運用運動與營養(yǎng)(糖)的補充(一)、運動前補糖(1)、意義:運動前補糖可以優(yōu)化肌肉和肝糖元的儲備(2)、應注意補充糖的時間和量,賽前2—4小時補充高糖膳食 6小時 2小時內也可少量補糖(二)運動中補糖(1)、意義:首先維持血糖平衡,其次,提高血糖濃度,第三,延緩疲勞的出現,在補充糖時應注意補充的時間和量。(2)、運動中補糖的方法:通過含糖的飲料,每20分鐘可補充一次。也可直接補充葡萄糖(3)、注意補充的種類和劑量,葡萄糖、果糖等低聚糖,有效提高血糖,延緩疲勞時間(三)運動后補糖(1)、意義:加強肝糖元與肌糖無的分成與儲備,從而緩解疲勞,促進體力。注意補糖時間和量,即時糖的合成酶較高,利于合成,前2—6小時補充較好。
58、疲勞消除休息間歇的掌握
答::⑴應用在中間代謝產物的消除時,是指這種代謝產物在運動后消除到運動時最高值的一半所用的時間應用在能量物質恢復時,是指運動后恢復到運動時所耗物質一半所需的時間⑵磷酸原的恢復,10秒全力跑時,30秒時恢復50℅,4--5分鐘超量恢復⑶乳酸:30秒運動休息60秒,1分鐘運動休息3—4分鐘
59、不同情況導致運動性疲勞的主要特點答:⒈不同程度⑴極量運動:能量物質的動用,乳酸的大量生成和積累⑵亞極量運動:能量物質的動用,體溫升高,出汗,r—氨基丁酸⒉不同時間運動⑴能量物質消耗不同,短時間運動以ATP、CP消耗為主,長時間運動以糖原消耗為主,伴隨水鹽代謝失調⑵代謝調節(jié)紊亂,這以乳酸生成數量,內分泌、內環(huán)境失調為主
60、血尿指標的具體應用情況答:運動員在長期時間運動時尿素的生成和恢復期中的變化,是了解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功能情況和恢復期蛋白質和氨基酸合成代謝相互關系,血尿素是目前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重要生化指標,是評定運動負荷量度的指標;是評定訓練后身體恢復狀況的良好指標⑴血尿素都基本不變說明運動負荷量?、蒲蛩叵壬仙蠡謴驼f明負荷量足夠大,機能能適應⑶血尿素始終比較高說明負荷量過大,機體狀態(tài)比較差;尿蛋白可以評定符合量和強度,也可以判定機能狀態(tài)的好壞;尿膽原是人體內血紅蛋白的產物
61尿素循環(huán)的過程和生理意義
答: 生理意義:⑴解除氨毒⑵緩解體液酸化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肝臟的負擔
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