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車全說丨我想不明白為什么還有人買燃油車,不買蔚來ET5?

今天這期節(jié)目跟大家聊聊最近剛剛上市的蔚來ET5,這款車可能關注的人并不是特別多,但是蔚來李斌最近的一番言論,上了好幾天的熱搜。他說,我真的想不明白,為什么現(xiàn)在還有人去買油車,除了能聞到汽油味,還有什么好?這番話讓網(wǎng)友們炸了鍋,大家覺得這就是現(xiàn)代版的“何不食肉糜”。燃油車比電動車好在哪里,隨便找個不懂車的家庭主婦都能說出來??墒抢畋鬄楹我@樣表達呢?蔚來ET5又有哪些優(yōu)缺點?對比Model3和極氪001,30萬級的電動轎車到底該怎么選?如何解讀ET5的銷售策略?今天這期節(jié)目,咱們就聊聊這些話題。

首先,咱們聊聊蔚來汽車創(chuàng)始人李斌的驚人言論。大家仔細想想,在蔚來,小鵬這樣的新造車勢力崛起之前,別說車企的創(chuàng)始人了,就算是車企高管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幾十年來,我們從沒見過李書福、王傳福、尹同躍或者魏建軍到處跑活動,然后頻繁接受采訪甚至參加綜藝。吉利、比亞迪、奇瑞和長城有些非重點車型,創(chuàng)始人甚至都不會出席活動。本質(zhì)上,新造車勢力的玩法就跟傳統(tǒng)車企不一樣,新造車勢力的思考邏輯是找到精準用戶,然后經(jīng)營私域流量。而傳統(tǒng)車企是針對廣域流量,樹立好自己的品牌形象。

所以,像蔚來、理想和小鵬這三個品牌誕生之初,就在不遺余力做兩件事,一是企業(yè)內(nèi)部打造網(wǎng)紅產(chǎn)品,二是企業(yè)外部打造網(wǎng)紅CEO。那到底怎么才能紅呢?新造車勢力畢竟是充當顛覆者的形象,那言論就必須要博人眼球。無論是產(chǎn)品還是個人,如果想要紅,就得學會兩個字“整活”,整活的本質(zhì)就是兩點:一是想不到,二是做不到。你要是腳本文案比較厲害,那你就玩包袱,脫口秀就是這么玩的,前面鋪墊一段,然后帶著情緒,突然一個轉(zhuǎn)折,大家都沒想到最后一句會是這樣,逗得各位哈哈大笑。其實,人會被逗笑,本質(zhì)是緊張情緒的釋放。
比如,我用一個玩具蛇去嚇唬我媳婦,她肯定一回頭就嚇得花容失色,她沒想到我手里拿著的是假蛇,我告訴她這是個假的,她情緒瞬間釋放,然后會笑著拿出搓衣板,讓我好好反省一下。
而做不到的核心就是玩別人不敢玩的,或者玩別人不會玩的。比如之前的大胃王系列,一個瘦瘦小小的姑娘,花16分鐘吃完10桶火雞面,單就這一條視頻就一炮而紅,之后就是各種一口氣吃100個包子,200個餃子之類的視頻,曾經(jīng)大火了好一陣子,后來被和諧了。還有天天做沒用東西的手工梗,看他樣子呆呆傻傻的,實際上人家是個手藝人,他每條視頻背后都是沖突、共鳴和打破常規(guī)的精妙設計。所以不敢玩和不會玩,就形成了網(wǎng)紅整活的日常,大家想想,你每天抱著手機刷視頻,到底在找什么呢?不就是找各種人,給你整點新鮮的活看看嘛。

所以,蔚來創(chuàng)始人李斌的言論你可以理解成他整了一次活兒給大家看,不過這次整活我只能給80分,沒有2018年10月那次整活玩的好。那次李斌說“保時捷的工廠,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工廠”,當時這句話也是掀起了廣大網(wǎng)友討論的熱情,一群連汽車生產(chǎn)四大工藝都搞不懂的網(wǎng)民,瘋狂Diss燒了幾百億造車的李斌,說他講的不對,江淮怎么能跟保時捷比?那次李斌的整活,完美符合沖突、打破常規(guī)和引發(fā)共鳴這三個引爆內(nèi)容的關鍵點。
而往往大佬們發(fā)表言論時,故意留出的這種小bug,就是拿來被網(wǎng)民們抓住猛錘的。因為大佬們知道,講事實擺道理你專業(yè)度不夠,談理論列數(shù)據(jù)你信息量不夠。所以,你只能發(fā)泄情緒,全國網(wǎng)民都在隔靴搔癢地罵李斌說得不對,只會帶來一個結果,大家知道了蔚來汽車這個品牌,且他的老板說了自己的工廠比保時捷工廠還要好。

這次李斌說的“不理解怎么還有人買燃油車?”這句話,如果放在蔚來自己的app里,肯定是被刷爆轉(zhuǎn)評贊的。但是放在網(wǎng)絡上,一定是被噴到懷疑人生。因為人與人之間,收入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用車環(huán)境不同,甚至性格和三觀都不一樣,現(xiàn)階段對于油車和電車的理解,本來就無法達成共識。
李斌的話之所以被質(zhì)疑,最大的問題在于語氣之堅定,態(tài)度之坦然。實際上,他真的不理解為什么有人買燃油車嗎?當然能理解,他比誰都能理解。但是,作為燒了幾百億的企業(yè)掌門人,作為與燃油車特別是BBA死磕的品牌創(chuàng)始人,他必須這么說。你可以理解,這里面有點PUA精神控制的感覺。不信的人能舉出幾十個反駁他的觀點,從保值率、續(xù)航、駕駛樂趣,到安全性、做工、品牌價值等等。但是,相信他的人肯定會想,他說得沒錯,家門口就有換電站,現(xiàn)在全國有700多座換電站,今后每年保持新增600座換電站的規(guī)模。

按這個邏輯推導下去,換電比加油還方便,那他是真不理解還買油車干嘛。所以,大佬言論里的小bug,你可以挑刺,但是不能完全推翻。信他話的人只會點頭,不會敲鍵盤。不信他話的人,情緒一下就被點燃了,肯定要上網(wǎng)罵兩句。所以,這波免費流量被蔚來輕松收割。大家也別忘了,2018年10月發(fā)表保時捷工廠不如江淮的言論,沒2個月蔚來ES6上市了。現(xiàn)在發(fā)表怎么還有人買燃油車的言論,正好是蔚來ET5上市。哎,怎么會這么巧呢?
咱再回到蔚來ET5這款車聊聊。首先,對于糾結蔚來ET5、特斯拉Model 3和極氪001的朋友,我的觀點就一句話:找這三款車上你沒玩過,但是特別想玩的地方。蔚來的換電和社群服務,特斯拉Model 3的操控和品牌認同,極氪001的配置豐富程度。其實你花點時間思考一下,就全明白了。你是要極氪001上的YAMAHA音響,感應式自動門,空氣懸架?還是蔚來ET5的換電服務,AR/VR眼鏡和可按月開通的自動駕駛技術?還有特斯拉樹立的高端電動車,高性能電動車形象是不是深入你心?其實選車中一些的煩惱,還是來自于錢包。大家想要的太多,但是預算太少。

其實ET5是蔚來的第二款轎車,距離第一款轎車ET7的發(fā)布已經(jīng)快1年時間了。ET7的定價是44.8-52.6萬,這次ET5的定價是32.8-38.6萬。從車型大小,車輛性能與配置的定位,大家一看就明白了,這就相當于是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3之間的關系。那么ET5的定價是否合理呢?ET5定了32.8萬的起售價,肯定很多人覺得有點飄了,比Model 3的26.674萬起售價貴了6萬。有人說了,這是補貼前的售價,而且換電車型不受30萬以上沒有補貼的限制。的確是這樣,但是按照明年新能源車補貼幅度下滑30%來看,ET5就算補貼1萬多,總價還是在31-37萬,不會對消費決策有什么本質(zhì)影響。
在我身邊遇到的很多糾結蔚來和特斯拉的客戶,他們對這兩個品牌都有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但最終讓很多人放棄特斯拉的,可能是簡陋的內(nèi)飾,或者是無法接受的單踏板操作模式。而讓客戶放棄蔚來車型的理由,我遇到最多的就是對于他的銷售方式,感覺套路太多,客戶覺得自己一直在被一套精密的計算方式帶著走。

比如,32.8萬只是ET5的起售價,但是如果你真的下單,你會發(fā)現(xiàn)橙色卡鉗3500元、Moon主題外觀套件4500元、NOMI人工智能4900元、適享套裝9500元、Nappa高級內(nèi)飾22500元、超纖絨頂棚6500元。所以有消費者跟我說,他低頭看配置單的時候,以為抬起頭來眼前是臺保時捷。而特斯拉就沒有這么多選裝,買起來不用那么糾結。
除此之外,就是服務的費用。這也是讓很多剛從燃油車轉(zhuǎn)換到電動車的時候,非常不理解的地方。買車就買車,為什么還要買服務?況且蔚來的付費服務,還分成服務無憂和能量無憂兩個套餐。一看花費,又是1萬多沒了。而客戶又聽說蔚來最大的特色就是服務,不花這錢,就感覺買了臺不完整的車。所以,基本8成以上客戶都買了服務。所以ET5,你把選裝和服務算上,大家看看總價是多少錢?換句話說,買ET5的預算遠超Model 3這一點希望大家提前知道。

可能有人會說,那不是還有一個Baas方案嗎?25.8萬只是買車,電池租用,按月付費,75千瓦時的電池月費980元,100千瓦時的電池月費1480元。如果沒買服務無憂,那就在此基礎上再加80元。以32.8萬的起售價來算,25.8萬等于直減7萬。這樣看起來是舒服多了,跟特斯拉Model 3的入門款26.674萬比,也便宜了不少。
可是,每個月還有980元的電池月費要還。有很多人覺得,一是買電車就為了省用車成本,現(xiàn)在反而每個月還要花1000多在電池和服務上,感覺還沒有燃油車劃算呢;二是一共就省了7萬塊錢,一年租電池費用1萬2,租到第六年等于買了塊電池,到時候繼續(xù)付電池月費就會十分不劃算。其實,這賬算得太明白了,你反而會難受。

Baas方案本質(zhì)上就是給蔚來汽車增加一個特色而已,只有具備換電前提的車企才能在銷售的時候車電分離,而目前市面上就他一家這么做。說到底,Baas方案就是讓換電車型的門檻更低, 把換電成本分攤到了后期的使用成本里,入門門檻越低,他的用戶就越多,他的換電站才有人去使用,使用的人越多,成本就越低,最后行成一個正循環(huán)。所以,買蔚來車型的人,不走Baas方案我是很難理解的,這其實是廠家補貼政策,你也可以理解成是給你的貼息優(yōu)惠,結果你給放棄了。然后車價固定不變,你還追著銷售問能不能再給點優(yōu)惠。
我是可以理解蔚來的Baas銷售策略,但是我不能理解NAD自動駕駛功能“按月開通、按月付費”,服務費680元/月,這是什么騷操作?我實在是看不懂。按此我相信對于月薪5、6千的人恐怕是更難理解,這680元買的到底是個啥?就是為了體驗一下他的19項輔助駕駛功能嗎?有人說月薪5、6千能開的起ET5嗎?哎,你別小看人家。30萬的BBA車型,貸款首付也就10幾萬,保險可以買少點,平時可以少開點,保養(yǎng)只做最基本的,人家照樣可以開的起??墒琴I了蔚來,無憂服務,電池月費,NAD自動駕駛功能月服務費,是不是讓在座各位倍感壓力?

有壓力就說明你不是蔚來的客戶群,目前蔚來客戶質(zhì)量真的相當高,我參加過幾次車主活動,遇到了好幾位熟人,都是財務自由或者接近自由的老板。當然,創(chuàng)業(yè)的車主肯定也有,企業(yè)上班的車主也有。但總體來說,要跟著蔚來這群車主一起玩,你的經(jīng)濟實力和社會背景一定要相當奧利給。不然,就算你在蔚來的社群里,大概率也只是一個隱形人,湊數(shù)而已。所以,有些人說蔚來賣的不僅是車,實際上是高質(zhì)量的社群。我這里給大家加一句,你不是高質(zhì)量人類,進入了高質(zhì)量社群也沒有意義。
這次ET5還玩了個全景數(shù)字座艙的概念,號稱是搭載了AR/VR技術。結果一看發(fā)布會的介紹,我大跌眼鏡,原來是跟第三方公司開發(fā)了一款AR眼鏡,可投射出視距6米,等效201英寸的超大屏幕。還有與第三方合作開發(fā)的 VR Glasses光學鏡片,可實現(xiàn)雙目4k顯示。估計很多人都看懵了,啥意思?你讓我開車的時候帶上這幅AR/VR眼鏡?用它來偵測一下隔壁車友的戰(zhàn)斗力?確定戰(zhàn)斗力比我低,就直接加塞到它前面去?

開個玩笑,當然不是這樣。蔚來高管說這只是在停車之后,給副駕用來娛樂的,核心理念就是突破車內(nèi)屏幕的極限。我覺得他說的話沒有錯,回頭我就下單買個小米VR眼鏡,才幾百塊錢,讓我的車也增添一個新功能,大家趕緊去評論區(qū)夸我是個大聰明。
最后我們再聊一聊這臺車的數(shù)據(jù),長寬高和軸距,ET5都大Model 3一點點,4790mm的長度,2888mm的軸距,前后雙電機,最大輸出總功率360kW,峰值扭矩700N·m,百公里加速4.3秒。選裝高性能剎車,百公里到零制動距離33.9米。了解過新能源車的人,看到這些數(shù)據(jù)都已經(jīng)麻木了。
30萬級的電動車是最內(nèi)卷的,空間、配置、性能、品牌調(diào)性一個都不能少,最后還要便宜,還要套路少,對外宣傳還一句話都不能說錯,不然就會被車主反水。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之前極氪001剛上市好評如潮,現(xiàn)如今提車客戶陸續(xù)增多,車機吐槽一片連著一片。所以ET5未來會怎樣,還不得而知,但目前來看反響并不是那么強烈,這不一定是好事,也不會是什么壞事。至少有李斌“想不通為什么還有人買燃油車”這個熱門事件,帶動了ET5的曝光,該買的自然還是會買的。
最后,跟第一次接觸新造車勢力賣車模式的朋友介紹一下訂車的方式。ET5公布售價后,現(xiàn)階段在網(wǎng)上支付2000元屬于“小定”,或者說是“預定金”,主要是為了鎖定首批車主的權益,比如贈送價值8000元的設計套裝、老車主還可以獲得30000積分或50000積分,還有什么10年不限里程免費質(zhì)保、終身免費換電、免費救援、免費專屬充電樁等等。
如果你不交小定,這里面很多權益,后期就不會給你。小定,就好比去飯店吃飯在門口拿的小票,用來排隊等號。小定期間,配置是可以更改,甚至預定金也可以退回的。然后等廠家正式生產(chǎn)出來這款車,他就會宣布大定的日期。比如蔚來ET7,去年1月就公布價格開始小定,11月正式下線,12月公布明年1月20日開啟大定,也就是官方說的“鎖單”。鎖單的概念,就是讓你補足定金,你原來小定2000元,現(xiàn)在再補18000元,等于大定2萬,你交的越早提車時間越早。

有些人比較猶豫,一直沒摸到車,想等ET7到店試駕后再決定,那也行。反正2000元小定揣在廠家兜里,從心態(tài)上講,他主動你被動。只要你補足大定的尾款,鎖單成功后就不能更改配置了,更別想退單了。我也曾遇到大定第二天就后悔的,來找我?guī)兔f(xié)調(diào)。我說現(xiàn)在這些新造車勢力,都是直營模式,你去店里吵鬧都沒用,不像以前在4s店,鬧的兇一點,總經(jīng)理出面簽個字,就把訂單給你退了。目前,我還沒有看到有蔚來和特斯拉,有客戶鬧退單,私下給解決的案例。所以,大定的時候各位一定要謹慎。
今天聊了這么多關于蔚來ET5我的理解,總結來講,大家以為他與特斯拉Model 3是對手,實際上,他倆是隊友。因為電動車的豪華品牌不可能一家獨大,特斯拉和蔚來都希望對方更好,他倆也一直在共同開發(fā)歐洲的電動車市場。所以,國內(nèi)特斯拉和蔚來的對立面,毫無疑問是奔馳、寶馬和奧迪。每賣出去一臺ET5或者Model 3,百分百BBA這三家就要少一臺車的銷量,這絕對是零和博弈,必須拼到你死我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