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你讀過我的詩,你見過我的字嗎?

1、杜甫

杜甫是詩圣,這是人所共知的。??
但是,杜甫的字,據(jù)說也很不錯。
杜甫自己在詩里吹過好幾回:
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壯游》)
集賢學(xué)士如堵墻,觀我落筆中書堂。(《莫相疑行》)
據(jù)看過的人說,杜甫的字確實還不錯,只可惜今天已沒有流傳:
世號詩史,于楷隸行草,無不工者。(元·陶宗儀《書史會要》)
太白得無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元·鄭杓《衍極》)
2、薛稷

作為書法愛好者,杜甫見過不少好東西,比如說薛稷的作品。??
薛稷,和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并稱“四大家”,代表作是《信行禪師碑》。
薛稷曾給普贊寺題額,據(jù)說每個字都三尺見方。??
杜甫在《觀薛稷少保書畫壁》里說了他的觀感: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
郁郁三大字,蛟龍岌相纏。
除了薛稷,杜甫還見過草圣張旭的作品。
關(guān)于張旭,杜甫在《飲中八仙歌》里有一個傳神的描繪: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杜甫有一首《殿中楊監(jiān)見示張旭草書圖》,是這么夸張旭的草書的:
鏘鏘鳴玉動,落落群松直。
連山蟠其間,溟漲與筆力。
3、李潮

杜甫還有個熱愛書法的外甥,名叫李潮,杜甫給他寫過一篇長詩《李潮八分小篆歌》。??
正是在這篇長詩,杜甫提出了他的書法審美:
書貴瘦硬方通神。
詩歌不是論文,很多事只是點到為止。
所以我們不能確定,這個“書貴瘦硬”有沒有限定條件,是不是針對某種書體,是不是對時代書風(fēng)的回應(yīng)???
有人認為“推崇瘦硬”是杜甫一貫的美學(xué)風(fēng)格,他也是這么評論畫的,他在《丹青引贈曹將軍霸》里曾吐槽韓干畫馬不夠瘦硬:
干唯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不是所有人都認可“書貴瘦硬”這個觀點,最出名的反對意見來自蘇東坡。??
也是,看蘇東坡的書風(fēng),會同意“書貴瘦硬”就見了鬼了。
蘇東坡在《孫莘老求墨妙亭詩》里寫了這么幾句:
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
短長肥瘦各有態(tài),玉環(huán)飛燕誰敢憎。
就跟環(huán)肥燕瘦都是美人一樣,憑什么說書法一定要瘦硬?
其實,蘇東坡的潛臺詞是,難道寫成我這樣就不好看嗎???
4、張旭

說回《李潮八分小篆歌》,杜甫在詩里吹李潮,說他的小篆直追李斯:
況潮小篆逼秦相,快劍長戟森相向。
為了捧一個,甚至不惜打一個,杜甫說雖然張旭的草書很好,但草書不如篆書高古:
吳郡張顛夸草書,草書非古空雄壯。
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不管是當(dāng)時,還是后世,人們都不認為李潮的書法有多好,跟張旭更是沒得比。?
是杜甫的審美有問題嗎,還是杜甫睜著眼睛說瞎話?

關(guān)于這事,學(xué)界還有爭議。
有人說是杜甫偏愛自己的外甥,但李潮的外甥身份其實很成疑。
考察杜甫詩文,他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但他的妹夫姓韋,不可能有姓李的外甥。??
或許,李潮是什么遠房外甥,又或許,李潮就是來碰瓷的。
杜甫在詩的最后說:
巴東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我在巴東碰到李潮,他求我寫詩求了一個多月。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老糊涂了,李潮啊李潮,我該拿你怎么辦?。?/p>
所以當(dāng)時很可能是這樣的,李潮逮著杜甫,讓他寫詩夸自己,杜甫怎么也推不掉,于是只好寫了這么一篇。??
但杜甫心中并不認可李潮,于是故意夸得很離譜,因為過分的夸獎其實是一種挖苦……
文字 | 寫字作詩都不會的咸魚癸
想學(xué)習(xí)書法或想了解關(guān)于書法的更多知識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大凝書房」
或直接加教務(wù)長為好友,咨詢相關(guān)事宜
?教務(wù)長3(大凝愛書法的全拼小寫:daningaishu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