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O同人」記憶之潮
記憶之潮
??順著那腐爛或半腐爛的氣味,忍受住愈發(fā)濃烈的酒精味,你能夠找到在貝加爾湖畔的這個小地方。
??即便在戰(zhàn)后俄羅斯的廢土上,這里也算不上熱鬧。幾乎所有正經(jīng)人都要為了生計而拼上全力,所以只有寥寥的幾個閑人會在這種地方消磨白天的寶貴時間。這其中,常常有一個戴著眼鏡的老人,雖然馱著背,但坐在那里的姿勢卻并不如同齡的酒客一般晃蕩,沒有人聽他說過話,也沒人見他喝醉過。
??只是一個人在那里終日喝著悶酒。
??他叫做奧拓·布勞恩,曾經(jīng)應(yīng)該是個軍人——或者是個黨員,這個老人應(yīng)該也背負了一段故事,歷經(jīng)了各種榮耀悲歡。但榮譽在這個失落的國家里一文不值,在蘇聯(lián)毀滅之后,西伯利亞便滿是這樣的老家伙,終日惆悵,游蕩,滿腹牢騷。
但在這片土地上沒人愿意用美酒換你的故事,他們生活中的苦難已經(jīng)夠多了,他們等不及借著醉意,暫時地逃離這個混蛋的現(xiàn)實,哪怕只有幾個小時,哪怕劣質(zhì)的伏特加的后勁會讓人感覺腦子被拳擊了。
“您就是布勞恩嗎?”
“ist?!?/p>
一個穿著軍裝的年輕人不知在什么時候坐到了他的旁邊,他穿著軍裝,約么只有二十歲出頭。
“薩貝林。”年輕人自顧自的開始了自我介紹,“瓦雷里·薩貝林,是紅軍的。”
“雅戈達的人找我這個老家伙有什么事?”
“我想和您聊聊。”
“沒什么好聊的?!彼麑⑹种械木埔伙嫸M,又倒出一小杯。
“聽說您以前在亞洲和歐洲都參加過運動。能和您聊聊列寧嗎?”
列寧?多么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明明這是多年以來頭一遭聽到這個名字,布勞恩的內(nèi)心卻泛起一絲暖意。但他的雙眼仍緊緊地盯著酒杯,“列寧早就死了。他留下來的也都毀了。就連尸體現(xiàn)在都不知道到了哪個混蛋手里?!?/p>
??年輕人停頓了一下,“他肉體死了,但精神不滅?!?/p>
??“喝?!甭牭竭@話,布勞恩嘴角微微抬起,發(fā)出不屑的短聲,“蘇聯(lián)已經(jīng)沒了,世界上現(xiàn)在還有幾個人信他的?哪怕在這西伯利亞,希特勒的書都比他的要暢銷多了。”
??“列寧的蘇聯(lián)其實在1922年就已經(jīng)毀滅了,當(dāng)布哈林……”
??如果剛剛年輕人的話僅僅讓他揚起了嘴角,那么聽到這句話之后,他差點笑出聲來?!?0年在德國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認為搞先鋒隊違背了盧森堡的主張。37年在中國的時候,也有人覺得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是背叛……結(jié)果現(xiàn)在呢?”講到這里,他嘆了一口氣,“搞本本主義的,搞修正主義的,不管是左傾還是右傾,到頭來不都被法西斯搞了?”
??青年頓了頓,似乎是在消化布勞恩剛剛的話。
??“奧拓·布勞恩先生,我想請您想想自己當(dāng)年為什么要參加運動?!?/p>
??“為什么……”老人凝視著杯中之酒,似乎要從這澄澈的液體中望見自己最深沉的記憶,“1918年,基爾港的水兵們起義了。我當(dāng)時只想著早點結(jié)束戰(zhàn)爭,就也倒戈了。后來從《前進報》上,我才明白了不是所有德國人都平等地承受著戰(zhàn)敗之苦。將幾百萬人送上前線讓克虜伯賺了幾百億馬克。所以我唾棄納粹的說辭。之后便是入黨,敗選,國會縱火,污蔑,受審,鋃鐺入獄……”
??“我想您應(yīng)該是為了公正,為了消滅天底下人剝削人的現(xiàn)象而挺身而出的?!?/p>
??“我沒這么偉大……沒這么偉大……”老人嘟囔著,又灌下了一杯酒。
??“我相信只有為了這個目的奮斗的人才是真正的列寧主義者?!?/p>
??“列寧……”老人想起30年代的一個下午,他翻看著《國家與革命》,犀利的筆鋒,嚴密的邏輯,這位來自俄國的革命家的文章引得他連連稱道。是啊,自己不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決定追隨這個俄國人嗎?
??“如今列寧死了,他的理想被背叛,他一手建立的聯(lián)盟四分五裂。但我們?nèi)杂袡C會——因為真理在我們這一邊,人民也會跟我們一起的……”
??抬頭,老人看向這個年輕人,稚氣未脫,仍對這個世界抱有幻想……最重要的是,他還有理想,還愿意為了解放全人類的理想而燃燒自己的青春,老人仰視著,他感到自己不像是在看人,到像是直視著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充滿了朝氣,在西伯利亞的寒風(fēng)中滲出點滴溫?zé)岬墓狻H绻黄?,說不定還有希望——看著這樣的青年,老人突然萌生了這樣的想法。
????“我太老了……”
????“革命者永遠年輕——歡迎入伙,布勞恩先生。”
?
我們都知道《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這段名句——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yīng)該是這樣度過的:當(dāng)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jīng)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p>
奧拓·布勞恩,絕對是這句話的完美反面。
他將生命的大半獻給了這個事業(yè),被自己的祖國視為叛徒,從蘇聯(lián)一路輾轉(zhuǎn)到了東方,最后棲身于這個苦寒之地。卻只能親眼見證著整個事業(yè)從頭到腳的崩壞了,自己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而在自己的晚年,只能喝著酒,慨嘆著一生的碌碌無為……
歷史的發(fā)展是不受個人的意志影響的,與薩貝林的相遇給了他又一次機會——或許是最后的機會——來為這個事業(yè)而效力,他也欣然接受了。
他的一生絕不能說是白費,他豐富的經(jīng)驗與閱歷,總能使他在委員會中成為一個穩(wěn)定器,為理想主義的薩貝林提供作為革命前輩的腳踏實地的建言。但他也很是古板,難以跳出過去布哈林主義的影響去考慮問題。
或許他們的努力可以讓社會主義最終涅槃重生?或許他們最后也只能如飛蛾撲火。
但現(xiàn)在還猶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