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的秘密》:呵護好孩子們的好奇心
為了準備本周五的組會報告,我前幾天一口氣讀完了這本《好奇心的秘密》。
這么說吧,這本書的作者深諳人性,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愛看故事,因此這本書幾乎是一個故事大全和名言大全。雖然組會報告結(jié)束之后,我對未來的研究之路更加迷茫了,但是,讀完了這本書,讓我對如何正確地激發(fā)與呵護孩子們的好奇心,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讓我們還是從兩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開始講起。
第一個故事是關于理查德·費曼的。童年時期,費曼的父親就極力為孩子提供思考的機會。父親帶孩子玩的時候提醒他:一只鳥在走動的時候,總是在啄自己的羽毛。他問,鳥為什么這么做呢?
費曼回答,大概是它們在飛的時候把羽毛弄亂了,所以想把羽毛恢復平整吧。于是父親提議用一個簡單的辦法檢驗費曼的想法是否正確?
你能猜到是什么方法嗎?
父親指出:如果費曼的猜想是對的,那么剛剛著陸的鳥會比那些已經(jīng)在地面上走動過一會兒的鳥更頻繁地梳理羽毛。
是不是超級簡單的驗證方法?可是我們能想出來嗎?這其實就是最簡單的科學研究方法:操作化定義——提出假設——驗證假設。
于是父子倆觀察了一些鳥,同時數(shù)著這些鳥在沙灘上走動之后以及剛著陸時梳理羽毛的次數(shù)。再做一個簡單的對比,他們最后發(fā)現(xiàn)這兩類鳥的梳理次數(shù)沒有差別(假設不成立),于是,費曼便意識到自己的猜想可能是錯誤的。于是便詢問父親答案。父親說,鳥梳理自己的羽毛是因為鳥的羽毛上面有虱子。
費曼若有所思。這個童年故事看起來平常,但是卻讓我很是驚艷。當面臨著孩子五花八門的好奇心,我們成年人常常會直接告訴孩子答案,甚至于我們自己也很少費心去觀察、尋找一些常見現(xiàn)象的答案,可能是因為我們早早地就把自己的好奇心給了短視頻和百度,也可能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早就扼殺了我們的好奇心,但是孩子不一樣,他們天生就有著旺盛的好奇心。
有人說:地球上每誕生一個孩子,就多了一份好奇心。
然而我們在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時,其實我們是在剝奪孩子們發(fā)現(xiàn)答案的樂趣。這實在是扼殺好奇心最粗暴的方法了。
再來看第二個故事:這是一個有關作者自己女兒的故事。
他最小的女兒讀中學的時候,班上的學生需要選擇完成一項科研項目。雖然我家孩子才上一年級和幼兒園,但是我們也經(jīng)歷過不少這樣的項目,這些項目考驗的其實不是孩子,而是家長,作者也是一樣,他一直認為這是學校給家長們布置的苦差事。
小女兒回到家中,問父親好的科研項目可以是什么,作為心理學家的父親想都沒想,就說可以試試用不同的方法測量自由落體的加速度啊等等,結(jié)果他的女兒毫不猶豫地指出,那些實驗都太無聊了,她決定自己想個題目。
幾天之后,女兒告訴父親,她看了一個廣告,那個廣告說他家設計的口紅可以用很久,比市面上其他口紅的使用時間都長,所以她想測量一下這種口紅使用的次數(shù)是不是最多。
孩子的想法太出人意料了!對不對?但是如果是你的女兒想研究這個,你會給一個什么樣的回應呢?一些普通人可能會想,女孩子這么不務正業(yè)!這么小一點兒,研究什么口紅啊?
還有父母可能會想,怎么測呢?這要是有辦法測出來才怪呢?難道要學李佳琦,把自己的嘴唇都抹破?
說實話,我極有可能就是第二種父母。
作者在初聽這個想法表現(xiàn)出驚訝之后,緊接著就會想該如何去測量呢?然后女兒說,她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選擇十種口紅,她涂上其中一次口紅,然后在一張薄紙的不同位置抿10次。然后他們在她涂抹口紅前后測量紙張的重量,以此測量出粘在紙上的口紅的重量。
之后可以對這10種品牌的口紅一一進行操作。最后看哪種口紅留在紙上的重量最少,那個留下重量最少的口紅品牌,就說明這種口紅就是比較耐用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實驗,當然在實際操作中,也是要借助本身就是科學家父母的幫助。最后,她的女兒贏得了科學競賽的一等獎。
讀完這兩個故事,是否對我們?nèi)绾魏亲o孩子們本身的好奇心有一些啟發(fā)呢?
好奇心的秘密,其實就是“好奇心”本身。
?
近期熱文:
《哈佛幸福課》學習筆記(已完結(jié)):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會出現(xiàn)
轉(zhuǎn)念:識別腦海里冒出的自動化想法,破除負面情緒的魔咒
新冠第一輪,我們家?guī)缀酢叭姼矝]”……
“積極微習慣”是誰?哪些微習慣培養(yǎng)起來,能讓我們受益終身?
打敗“完美主義”的“最低任務”法:做不到100%時,先做1%吧!
我目前正在做的事:
1)讀研、上課、看文獻
2)帶娃、尋開心、解放
3)寫作、閱讀、冥想、運動、背書
4)努力認識我自己,并與更多的人、更大的世界連接
立足于“微習慣”和“積極心理學”兩大基礎工具的大型成長類社區(qū)開放啦,如果您也渴望終身成長,可采用以下方式加入我們的積極心理學實踐營,跟清華大學應用心理研究生一起,邁進蓬勃的正向人生!
1.掃描下方知識星球二維碼,或長按2秒識別圖中二維碼加入。
2.保存二維碼到相冊,打開微信掃一掃,選擇相冊中對應二維碼圖片。
3. 下載“知識星球APP”,搜索“積極心理學”或“積極微習慣”星球加入。
點個“在看”,傳遞積極心理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