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月球旅行大概要花多少錢?粗略計算居住一年的費用!
隨著陽光的變化,在夜晚的形狀會發(fā)生周期性的改變;這就是距離我們生活的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話雖如此,月球和地球之間也隔了近38000千米。剛誕生時,它們還相距不遠;可隨著時光推移,它們漸行漸遠。
眾所周知,月球繞著地球公轉(zhuǎn)時,面向地球的永遠是同一側(c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月球的另一側(cè)。說到其成因,人們提出了各種猜測,我們在網(wǎng)上可以輕松查詢?yōu)g覽。
有的人滿足于此;但有的人還想更進一步,想用自己的雙眼近距離觀察月球,想要踏上月球,眺望藍色的地球。我就是其中一員。
現(xiàn)在已有一家名為太空旅行的宇宙旅游公司推出月球旅行,花費大概150億日元,數(shù)額之大令人難以想象。
這個定價倒對得起它的內(nèi)容,但也絕不是平民大眾負擔得起的。為什么去月球旅行這么昂貴?接下來,本文將為你計算在月球居住一年的成本。
人類最初的偉業(yè),阿波羅計劃五十年后
60年前,人類首次登錄月球。
時值美蘇冷戰(zhàn),為了拉開與蘇聯(lián)的差距,美國提出一項意義重大的太空開發(fā)計劃——阿波羅計劃。在此之前,蘇聯(lián)于1961年成功發(fā)射東方一號,實現(xiàn)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在太空開發(fā)競爭中領先美國一步。這讓美國國民焦慮不安。對此,當時的肯尼迪總統(tǒng)動員到,他們必將在尚且無人成功的登月偉業(yè)中戰(zhàn)勝蘇聯(lián)。自此,美國開始大力推進阿波羅計劃。
1961年,阿波羅計劃啟動;1969年,阿波羅11號成功著陸,實現(xiàn)人類第一次登月。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也成為第一個來到月球的人。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p>
這句話振聾發(fā)聵,說出了人類科學發(fā)展的最高成果。阿波羅計劃雖是美國為對抗蘇聯(lián)提出的,但它的豐功偉績無可指摘。
阿波羅計劃
阿波羅計劃為什么被叫停?
登月成功讓當時的人們激動不已,直到今天,我們也能想象六十年前的感動與興奮。然而阿波羅計劃在實現(xiàn)6次成功登月后,于1972年被叫停,阿波羅17號完成了NASA最后一次登月。相比前往遙遠的火星,登月看起來更簡單一些,但為什么我們不再前往月球?
最重要的原因是性價比。一次登月需要大量的成本,然而從中獲得的利益卻微乎其微。
阿波羅計劃的預算在1000億美元以上,如今來看,阿波羅計劃的推行無疑是草率的。但在當時美蘇冷戰(zhàn)的特殊形勢與輿論背景下,阿波羅計劃變成一個不得不做的選擇。
實際上,十多年前布什總統(tǒng)也曾經(jīng)提出過重返月球;但最終因為預算不夠,沒能通過議案。而中國與印度則在當前的太空開發(fā)競賽中大為活躍,并將登月提上議程。在此筆者由衷地希望,日本也有登月的計劃。
開展探月活動的不只有官方,民間同樣熱衷。X大獎基金會舉辦了2000萬美元的無人月球車登月比賽,本網(wǎng)站曾對此進行過詳細報道,請點擊以下鏈接。
日本首次的民間探月!再次體會隼鳥號的感動
月球旅行花費150億日元!旅游行程有什么?
現(xiàn)在讓我們進入正題,來談談月球旅行的花費。文章開頭也曾提及過,一趟月球旅行要花費相當一大筆錢,150億日元。
但并非坐地起價,本文將簡單介紹旅游行程。
在俄羅斯的加加林宇航員訓練中心接受訓練
乘坐聯(lián)盟號運載火箭前往太空
在低軌道和上級助推器對接后前往月球
在距月球表面100千米的上空繞月一周,參觀月球背面
欣賞月球獨有的風景——地球版“日出”
太空旅行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向大眾提供前往月球旅行的公司,它在官方網(wǎng)站上寫道,目前只接受兩人席位的預約,即每趟旅行只有兩個人能參加。
以當前的科技力量,一個人前往月球需要花費數(shù)十億。太空旅行雖說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夢,但在成本問題和技術方面仍存在嚴重的問題。此外,所謂的月球旅行也不意味著能踏上月球。即使這樣,在當前的日本也應該無人能夠負擔。
阿波羅計劃以后,再沒有其他人登陸月球。這個情況將持續(xù)下去。
太空旅行
順帶一提,太空旅行公司還有其他太空旅行線路,如果只是想去太空看一眼的話,可以選擇更經(jīng)濟實惠的線路。
最具代表性的是亞軌道太空旅行。亞軌道太空旅行將利用長長的滑行道飛行至100千米處的高空,供游客眺望藍色的地球。在此期間,游客可以體驗5分鐘左右的零重力狀態(tài)。
這個僅需1000萬日元,月球旅行的1000分之一,便宜了不少,卻仍舊不是一般大眾消費得起的。如果縮衣節(jié)食、拿出一生積蓄,倒可以參加一次,但這對于大眾來說未免風險太高。當然,中獎就另當別論了(笑。
不如來看看看更便宜的零重力飛行。
【什么叫在地球上體驗無重力的飛行?】
乘坐特別改造后的波音727,在30秒內(nèi)體驗約15次類此零重力的狀態(tài)。
在這趟飛行中,游客可以反復體驗到零重力狀態(tài),并像宇航員在太空中一樣喝水。零重力飛行并沒有真正抵達太空,因此只需63萬日元,普通大眾就可以體驗一次。登錄油管,可以看到不少up主拍攝的乘坐零重力飛行的視頻。
假如在月球生活一年,需要多少錢?
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介紹的都是月球三日游的花費。
那么假如要在月球住一年,又要花費多少呢?或者說,憑借當前的科技力,我們能在月球住一年嗎?從理論上說,可行!
問題是成本費用。在月球居住一年的開支相當大。
具體要花費多少請看下面的視頻。
假設有四個宇航員前往月球。地月距離約38萬千米,當前可使用的載人火箭是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土星五號是阿波羅計劃時使用的多級可拋式液體燃料火箭。)
為了成功發(fā)射火箭,需要充足的燃料和月球著陸器;抵達月球后,為了定居,需要防護所和足夠保存一年的充足的食物、水和氧氣。簡單計算可得出成本如下:
運輸費:110億美元
燃料:14億美元
防護所:145億美元
食物:50億美元
水:30億美元
氧氣:2.5億美元
總共需要約360億美元,相當于約4兆日元。
僅僅是在月球居住一年就要花費如此大的金額,國家財政也難以支持,難以付諸實際。
當然,這是四個宇航員居住一年的情況,如果把人數(shù)減半,居住時間也縮短至半年或三個月,就可以省下一大筆費用。在月球長期生活,必須要考慮經(jīng)濟問題。(廁所和洗浴等問題也必須解決。)
※太空探索計劃公司(Space X)的埃隆馬斯克計劃用火星代替月球,實現(xiàn)人類移民。詳情請看之前的報道。
太空探索計劃公司的火星移民計劃能超越NASA嗎?
總結(jié)
至此,去月球旅行的費用和在月球居住的費用就介紹完畢了。
月球是稀有金屬的寶庫,如果真的能在月球建設基地,開發(fā)資源,將會極大推動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月球旅行成為普羅大眾的選擇或許還在遙遠的未來,但向往宇宙、擁抱浪漫的人已比比皆是,我們盡可以期待他們的創(chuàng)造。
BY: hideo002
FY: 雪繪
如有相關內(nèi)容侵權,請在作品發(fā)布后聯(lián)系作者刪除
轉(zhuǎn)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