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答案
對手孩子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我們不可以直接說:?“錯?!?因為這樣會打擊孩子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相反,我們可以這樣說:嗯,很有創(chuàng)意,不過再想想,還有沒有更好的想法?!币源思詈⒆痈M一步地思考,我們可以鼓勵他:“嗯,再好好想一下。”總之,我們的回答一定要以激發(fā)孩子積極思考問題,不要輕易扼殺他的想象力。
同時,在給出標準答案之前,我們也要肯定孩子充滿想象力的同答,這樣才能既保護她的想象力,又讓他掌握一定的知識。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想象力比知識更為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力卻推動著知識的進步,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钡拇_,想象力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孩子認識到更為廣闊的世界,從而使有限的知識得以在生活中實踐。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只想早點讓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便證他從小就接受早期教育。結(jié)果呢?孩子看到圓圈,只會說它是數(shù)字“0語字母“0″,卻再也不能說出“太陽”“雞蛋”“氣球”“肥皂泡泡”之類的答案了。
單從知識角度來說,我們給孩子傳授知識不可謂不正確,但是如果我們只要求孩子遵照“標準答案”而不可越“雷池”一步,結(jié)果只能把他打造成“流水線”上生產(chǎn)出來的“標準件”。這怎能不讓人嘆息呢?
因此,在孩子童年時期,我們盡量不要讓他過早地接觸所謂的“正確的知識”“標準的答案”,而是先讓想象力和思考力在他的大腦里“安營扎寨”。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鼓勵孩子拓寬思維,讓他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不必搞“標準答案”。比如,我們可以和孩子做游戲,用筆畫一個圓,?問他“這是什么”,其答案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我們和孩子可以一人說個答案,以此發(fā)散孩子的思維,培養(yǎng)他的想象力。或者看到某一樣陌生的東西,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猜猜這件東西是什么,有哪些用途….
此外,在孩子做數(shù)學(xué)題的時候,會遇到“一題多解”的情況,我們也要鼓勵他嘗試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