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究竟有多重要

一個人的誠信究竟有多重要?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shù),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
季布因為他的誠信而保住了性命,而且也因為一諾千斤而聞名中華。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句話本質在我看來并不一定正確。誰能保證群眾都是誠信的人,且他們都沒有失去初心?所以在評論一個人到底有多壞時,這個壞的定義是沒有下限的,這不是簡簡單單的誠信問題。
我們的誠信體系愈發(fā)完善,但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整體還是偏低,商業(yè)欺詐、合同違法、制假售假、偷排污染物、偷逃騙稅、學術不端等不良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誠信缺失仍然是經濟社會發(fā)展中一個突出問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本質上是我們所有人的素質問題,但也有非常多的先進典型,是誠信的良好例子,不良行為只是個例,但個例足以說明問題,真的是誠信問題?還是教育問題?
假如你是一家企業(yè)的HR,現(xiàn)在兩個人來應聘,一個是信用良好,但是學歷是大專(高職);一個是985高校出身,但有信用污點(學術不端)。按照人們的主觀常理,肯定選信用好的,但是,如果這家企業(yè)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型企業(yè),真的會這樣選嗎?恐怕在相同付出工資的情況下,還是會去選985的。就目前的情形來說,小型企業(yè)為了自己的利益寧可選擇985,就不擔心企業(yè)自己的信譽。
所以我在想為何講誠信,只是因為誠信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沒有絕對的公平,有時候我就是這么覺得。
我又一次感嘆生不逢時,我多么希望我晚出生50年,做一個21世紀的50后,那時一定是已經建立健全激勵誠信、懲戒失信長效機制,那時候的人們應該做的就是感謝自己,感謝自己遵守這樣的機制,這不科幻,非常現(xiàn)實。
而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現(xiàn)實是如何講誠信,僅僅一條不忘初心,就能方得始終?未必。有時候我們因生活等各種原因不得不失去誠信。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這其實小到可忽略不計。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試問這篇征文有多少人是完完全全自己寫的?最常見的還是直接復制網(wǎng)絡上的全文吧。
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最后在想這些。
////////////////////////////////////
BY Z 本篇為學校誠信主題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