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茶區(qū)有哪些山頭景區(qū)
普洱茶的產區(qū)中,倚邦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地方。倚邦茶區(qū)包含倚邦村寨周圍的大葉茶園,古茶樹分布較廣,老茶園較多,從曼拱到元江羊岔街,大部分倚邦轄區(qū)內的村寨都產茶。

倚邦茶山
勐臘縣境內的北部山區(qū),是普洱茶的產區(qū)之一,倚邦茶山位于勐臘縣境內北部,屬勐臘縣倚邦鄉(xiāng)轄區(qū),在易武茶山的東面。倚邦山是古六大茶山中比較特殊的一個茶山,是唯一的一個高海拔茶山。在曼撒茶山還沒有發(fā)現之前,倚邦茶山一直是被作為古六大茶山之首的。
從地形上看,倚邦茶山是從勐臘縣的南部一路向北延伸,是勐臘境內唯一的一座山脈,海拔近1400米,是易武茶鎮(zhèn)境內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高,山地多,是倚邦茶山最大的特點。倚邦的山頭也比較多,據說有五十多個山頭,歷來就有“五六十個山頭,三眼井倚邦”的說法?,F在比較著名的大山頭有曼拱、大葉種、倚邦、曼松、嶍峨、廟房等。
倚邦的山頭雖多,但除了曼松茶較有名外,其他的山頭名氣都不大。這主要是因為倚邦茶山的茶產量太低,低到每年的春茶產量還不足300公斤!產量低的原因主要是倚邦茶山的茶樹大多都是野放型的,加之倚邦的村寨比較分散,寨與寨之間的距離比較遠,每家每戶的茶園面積都不大,茶產量也不高。再者歷來倚邦的茶葉都不以量取勝,而是以質取勝。歷史上的倚邦茶都是精挑細選的茶青,幾乎全為芽茶,茶葉產量低,但價格很高。

現在的倚邦茶山還有種茶的農戶很少,大部分的茶園都荒蕪了沒有人管理。目前倚邦村年產量20噸左右。目前倚邦的茶葉以小葉種茶為主,大葉種茶很少。
總的來說,倚邦作為普洱茶中的名山是不可動搖的?,F在很多人開始收藏倚邦茶,還有的把倚邦單獨列為和易武并列的一個茶區(qū)。但其實在正式的地域劃分中倚邦還是歸在易武茶區(qū)內。
清末民初是倚邦鼎盛時期,至民國22年(1933年)為一提轄司駐地時達到頂峰。其行政范圍包括今象明鄉(xiāng)、易武鄉(xiāng)、老撾豐沙里以及越南萊州等地在內,轄區(qū)內居住著哈尼、彝、瑤、漢等民族約8000多人。而當時古六大茶山最盛時也只有8000擔左右的產量,在整個西雙版納州都是茶葉的出口基地。那時的倚邦是何等的輝煌與繁榮。

由于當時普洱茶屬于貢品之列要統(tǒng)一送至京都,倚邦的茶葉開采也比較早,一般都在農歷春節(jié)前后10天開采,最遲至驚蟄前開采。在茶葉加工制作上也十分考究,講究色、香、味俱全的曬青毛茶及蒸壓技巧嚴格的蒸壓技術??梢哉f當時倚邦的貢茶是普洱茶中的上品之品,其他的茶葉是無法與其相提并論的。
從葉底上來說:倚邦的古樹茶和大樹春茶的葉底彈性較好,持嫩度較好,不會像易武那樣大葉種葉底偏薄偏軟。條索顯毫且湯質油亮稠厚,有較強的刺激性,口感爽快而回味無窮。相比賀開古茶樹的葉底來說賀開古茶樹的葉底偏薄偏軟且小葉種的葉底顯薄偏小偏細長。

從湯香上來說:倚邦古樹和大樹春尖存放多年后其湯香顯棗香、荷香較多且湯香凝聚久久不散即使在泡了78泡后依然湯香凝聚沖勁不減且喝后回甘生津不斷。而賀開古樹貢茶存放多年后其湯香顯蘭香且香勢優(yōu)雅飄逸湯香散得較快通常泡了78泡后湯香已散去沒有了當初的湯香凝聚回甘生津不斷是賀開古樹貢茶存放多年后最明顯的表現。
———————— 七象茶業(yè),做原汁原味的云南茶,不辜負經典云南味!————————
七象茶業(yè)這個中高端品牌,起源于金庸《天龍八部》中,段譽遇見神仙姐姐的云南無量山,無量山為云嶺山系,東臨把邊江,西靠瀾滄江;七象的祖輩世代生活在無量山“雙江畔”,依托滇藏茶馬古道,以傳統(tǒng)種茶、采茶、制茶、運茶(馬幫漢子:我們不是茶的生產者,我們只是茶葉的搬運工?。?、售茶的古法討生活;“無量山”族人自小就接觸茶、學茶、種茶、制茶、喝茶、經營茶;茶,深深的融入了“無量山”族人的血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內容和圖片來源于:七象茶業(yè)↓↓私老喵說茶,享茶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