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鼎投顧:大牌開始擺攤,是擺爛還是另辟蹊徑?
近年來,從各電商平臺的暴利到直播帶貨的興起,消費者的購物渠道愈加豐富多元,線上營銷成本水漲船高,線上流量紅利也因而逐漸消失。在這個競爭日益白熱化的存量市場下,越來越多的大牌選擇開始線下擺攤,以降本增效。
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對于消費購物的態(tài)度愈加謹慎理性,而大品牌們的營銷方案也隨之改變。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大背景下,曾經被輕視的地推、路演活動再次被品牌方們重視起來。當眾多品牌拒絕參展,而是不約而同選擇在熱門商場開設各類快閃店時,營銷推廣活動的風頭早已從線上轉向線下了。
事實上,近年來深耕實體門店的企業(yè)都相對滋潤。相比于線上營銷,線下投資更可控,可持續(xù)性和體驗感更強,而且毛利率更高。以奧妙為例,2022年在全國共舉辦了200多場廣場舞,比賽日平均引流1200多人次;檔期內門店的奧妙銷量同比增加27%,織物清潔品類銷售同比增長21%。
無獨有偶,曾經熱衷排場的高端大牌們也紛紛開始“擺攤”。今年4月初,阿迪達斯為上海半程馬拉松舉辦的線下活動,以“上海爭鮮”為主題,向行人送春筍。4月中,歐萊雅在上海開展名為“歐萊雅美白院線 濱江限時體驗空間”的活動,贈送飛盤和滑板。
當然,線下宣傳活動也不簡單,對品牌、渠道的數(shù)字化程度以及倉儲物流體系或有一定的挑戰(zhàn)。不過,對于一直囿于線上營銷的大牌們來說,走向線下或是一個不錯的開始。畢竟,直面消費者,和真實消費者產生更實際、更緊密的關系,才是營銷的終極目的。

本文部分數(shù)據(jù)及觀點來源于:新零售商業(yè)評論
舒曉飛投顧編號:A1150613120001
以上數(shù)據(jù)、信息均來源市場公開消息,觀點僅供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操作風險自擔。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