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荒簡析-機制篇9——溫度,保暖與冬夏季應(yīng)對策略

溫度機制,是在冬天由于環(huán)境溫度寒冷,會快速降溫,低到5°會開始感到寒冷(rog中10°),0°開始以一個六親不認(rèn)的速度掉血,在夏天則是32°過熱,35°掉血,(rog中更高)。
角色的溫度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變化,若角色溫度低于環(huán)境溫度,則降溫。
反之則升溫。
大部分時間里,環(huán)境溫度都是白天溫度大于夜晚溫度,地表溫度大于洞穴溫度。
保暖
于是就到了衣物的保暖機制的問題。
我們用mod看到的數(shù)字(60、60、120、240)這些都是衣物的保暖值,并不是保暖xxx秒,它們是用于減緩溫度下降的計算的,當(dāng)周圍溫度低于玩家溫度,溫度每秒下降“30除以30+玩家身上總保暖值”,例如牛帽的保暖值是240,在冬天當(dāng)玩家身上只有牛帽時,溫度將會以30÷30+240的速度下降,也就是每秒9分之1度。
換個方式來說,就是戴上牛帽時,一度可以在外浪九秒,當(dāng)你烤火后溫度為40°,那么可以降40度不掉血,40乘9=360秒,最多可以六分鐘不掉血(大半天時間),這樣按照公式計算,就可以得出可以浪多少秒。
接下來就是暖石問題,暖石有一個獨立的溫度,這個溫度高于玩家會使玩家升溫,隨著暖石溫度的下降,不能提供之前的溫度,玩家溫度就會下降。
暖石溫度下降大概三四秒一度,實際上只要有一個暖冬帽120就可以效果超過它。
因為它提供溫度,與衣物不同,當(dāng)玩家身上溫度下降沒有暖石快,可以想象,暖石作用全無甚至成了累贅。
所以冬天出門無需帶暖石,但如果你溫度沒有暖石高,又急于出門可以帶上它(但占用一個背包格子)。
暖石放在背包中是有bug的,會比實際效果高,放多個可以疊加增溫速度及溫度上限(正常用暖石只能升到56度)。
由于這個bug,可以放一個裝暖石的背包在火坑邊,一冷就加燃料并撿起背包,升溫超快。
冬天,十分重要的任務(wù)就是打海象,因為海象牙和帽子都有大用處,于是最好放個火坑在海象屋附近,然后可以在火坑邊上放一個暖石,打狗靠暖石保溫木甲豬皮帽走位或者直接站擼,追海象可以換回衣服。
過冬與過夏裝備
過冬:推薦牛帽冬象背心,480的保暖可以扛一天半,但是背包有八個空間,選誰看喜好(五格mod笑了),這里我推薦象衣。
實在沒有就冬帽吧,盡量搞出象衣。
普通象鼻背心60的保暖毫無卵用且浪費蜘蛛網(wǎng)。
過夏:溫度上升公式:30÷(30+隔熱值)
一般都用眼球傘,帶著它240的隔熱值特別實用。
夏天第一天就可以去沙漠溜一圈,打打狗順便搞仙人掌花做襯衫,和眼球傘加起來一共480的隔熱。
雨傘也有120隔熱,所以隔熱值可以達到600,不過需求大量針線包(一次加五天的耐久)。
冰塊帽我一般不用,因為有眼球傘有副作用。
至于降溫可以把暖石放冰狗箱,兩個暖石一個放背包,一個放狗箱,循環(huán)切換。
冷火也是很有用的,不過千萬不要放在滅火器范圍內(nèi)。
要小心悶燒。
這里提供一個保暖和隔熱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