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民間魔改版《植物大戰(zhàn)僵尸》,我自閉了一星期

真新鎮(zhèn)小茂 | 文
總有些東西是不會過時的。
幾乎人人都接觸過《植物大戰(zhàn)僵尸》(簡稱PVZ)。不提別的,光是開場那段電子樂已經足夠洗腦,能刻進游戲玩家DNA里的那種。
極易上手的核心玩法、特色鮮明的美術風格,外加搭上智能手機崛起的順風車,這款于2009年發(fā)售的塔防游戲順理成章火遍全平臺,在老中青三代人中都有不少受眾。

不過后來,開發(fā)商寶開被EA收購后推出的幾部續(xù)作都不溫不火,還整出過一系列騷操作。頗具代表性的是《植物大戰(zhàn)僵尸2》的國區(qū)特供版,關卡難度遠超國際版,植物獲取方式也變成氪金,屬實把“因地制宜”玩明白了。

于是大家揀回1代,愈發(fā)察覺出它的經典,不僅長年都有批忠實簇擁,還誕生了專門的澀圖文化。

不過今天我們不整別的,來聊回這款游戲本身。最近一段時間,你可能經常在抖音、B站刷到過關于PVZ的二創(chuàng)視頻。只是有時你未必能認出來,它們看著和我們熟悉的模樣相差甚遠。

甚至還有像@b站南瓜君這樣的UP主,僅僅將游戲素材排列組合,便營造出無窮史詩感,用來演繹一場場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

仔細觀察,會發(fā)現近兩三年時間里《植物大戰(zhàn)僵尸》的玩家生態(tài)正經歷“文藝復興”。這個詞甚至都不足以形容,播放量數百萬的二創(chuàng)視頻正不斷涌現著,內容覆蓋面極廣。有人被復雜攻略折服、被自創(chuàng)植物逗樂,亦或被小劇場感動......它似乎有一種魔力能滿足所有人。


這事就離譜,怎么一款13年前發(fā)售的老古董,又在網上火起來了?
某種處理極其“微妙”的游戲平衡+高自由度,便能創(chuàng)造無窮無盡的樂趣。我接觸的一些PVZ玩家異口同聲這樣告訴我。
可能唯一的缺點是,作為塔防游戲,它的主線難度對于核心玩家有些簡單了,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鉆研無盡模式。時間一長,游戲的民間魔改版便有了發(fā)展空間。
為了搞明白PVZ改版文化的發(fā)展歷程,我聯系到了B站UP主盡七七。過程非常簡單,前不久他的視頻上了B站活動首頁,算是這波熱度中的一個代表。

一眾UP主中,盡七七的入坑時間并不算早。他在2020年2月25日,恰好是兩年前的今天上傳了第一支視頻。而如今他的視頻投稿數已經超過200,絕大多數都是自制關卡、植物、小劇場等高創(chuàng)內容,你就能想象到他的爆肝速度有多恐怖。

況且現實里的盡七七是剛到20歲的在校大學生,需要兼顧學業(yè)和創(chuàng)作間的沖突。我聯系到他是在上午,真正說上話已經接近午夜。
盡七七告訴我,自創(chuàng)植物起初不算特別熱門的玩法,素材制作遠比我們看到的復雜。在擁有專業(yè)工具的條件下,原創(chuàng)植物的戰(zhàn)斗風格、形象設計、圖層繪制,以及每一幀的動畫制作都得一點點調試,輕而易舉就能吞掉你一周多時間。


《玉米加農炮機甲?!僵王都能秒殺??》
這只是美術層面,想做到游戲內可玩還離不開代碼支持。通常是在Cheat Engine修改器里進行代碼反編譯,不比從零寫代碼簡單多少,需要一定的編程基礎。

因此創(chuàng)意并不值錢,實現創(chuàng)意的方法才最重要。PVZ誕生之初、也是游戲最火的時候,彼時還尚未形成這般濃郁的民間二創(chuàng)氛圍。
改變出現在18、19這兩年,始于百度貼吧吧友“冥谷川戀”制作的一個俗稱“植物大戰(zhàn)僵尸95”的民間版本。

顧名思義,植物大戰(zhàn)僵尸95是在原版基礎上修改95次誕生的版本,比起后來的魔改版并不花里胡哨。它的主要特點是全面強化了植物性能和關卡難度,比起原版觀賞性大幅提升,吸引了非常多玩家、UP主和游戲主播慕名游玩。

這不是全部,盡七七告訴我。伴隨PVZ95誕生的還有一個功能強大、上手簡單的修改器,才可以讓很多UP主把創(chuàng)意做出來,對自制有更大興趣,漸漸使得改版文化流行開來。
不過具體到每個UP主身上,平均能獲得的流量并不算多。絕大多數人還是默默進行創(chuàng)作,上活動首頁的機會非常難得。

即便如此,盡七七還是能感受到這些創(chuàng)作帶來的正面反饋。自己感興趣的繪圖、動畫、配音等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還因此結交到不少圈內好友。

“一點點進步吧,被流量狂砸也未必是好事。天南海北的人因興趣聚集在一起,本身就是件挺酷的事情?!?/strong>
有關PVZ改版和二創(chuàng)的內容先介紹到這里,但PVZ圈子還不止這些,接下來我們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比起流傳廣泛、偏娛樂的二創(chuàng)視頻,在更多人看不見的角落里,還有一批人皓首窮經十幾年,將植物大戰(zhàn)僵尸發(fā)展成了一門學術。這個神奇的地方是貼吧,在這里,你將會看到更進一步的東西。

我又很喜歡發(fā)哥在電影《無雙》里的一句臺詞??紤]到這一點,將其形容為藝術也不過分。

記得我上面提到的“植物大戰(zhàn)僵尸95版”是吧友冥谷川戀的創(chuàng)作嗎?其實這只是貼吧輝煌成果的一小部分。光看我在精品區(qū)隨手截的兩張圖,你會不會以為這群人在搞什么科學試驗?

這絕不是吸引眼球的標題黨。點進去會發(fā)現,吧友已經用高等數學方法,徹底將這款休閑游戲學術理論化了。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滿屏寫的都是一行字:“您的智商余額不足”!

“神之六炮:c4u-36s:P|P|I-P”

“例陣分析:PE單冰十六炮”

后來我大致了解到,吧友帖子里所謂“c4u”、“ICE2”、“PSD”等名詞就是類似某個復雜陣型里“玉米炮——冰西瓜——玉米炮”的操作模式。x、px、cs等則對應的是敵人坐標、位置偏移量、單次攻擊時間等單位。不過這些也只是皮毛,更復雜的我就不懂了,只是感慨自己要有這學術研究思維,現在可能就在某個大學攻讀博士了。

“這種學術研究的氛圍早在10年前就已經形成了。有趣的是直到今天,它在植吧仍是主流(笑)”
植物大戰(zhàn)僵尸吧現任吧主野澤萘古告訴我。因為B站id名為“宮崎雪慧”的原因,野澤萘古又被吧友親切地稱為“雪姐”(其實是男生,所以雪姐告訴我叫他雪就好了)。
和UP主盡七七類似,雪在現實中也是位20歲出頭的大學生,只是他的入坑時間要更早,大概在12年左右——至今也算“十朝元老”了。
雪告訴我,貼吧這種學術風格是早期的幾代吧主人為選擇的結果??赡芤驗槌晒娴暮芰裂郏蓛纫恢庇泄赡哿臀?,沒費多大勁就傳承了下來。

隨著網絡泛娛樂化普及,吧務也曾有段時間計劃往輕松娛樂的方向轉型,但沒有持續(xù)太久。因為大家紛紛覺得少了技術研究這個核心,植吧在抖音B站面前似乎沒有什么競爭能力。
雪向我分享了他認為植吧最具代表性的創(chuàng)作——神貼《九章陣華錄》。這是吧友“平淵”與“czmppppp”在2017年的創(chuàng)作,匯總了吧友長年以來在無盡生存模式中研究出的陣型,以撲克方式記錄下來。這是無數天才的意志結合、是一段絕妙的旅程見聞,更是他們作為游戲玩家的榮光。


對于其他風格的二創(chuàng),吧務組的態(tài)度還是比較開放的。他們也會鼓勵改版研究,但前提得是優(yōu)秀創(chuàng)作,不能影響吧里一直維持的創(chuàng)作氛圍。

談到自己的游戲經歷,雪則將其分為3個階段:12-16年間極為入迷,16-20年間有些退坑。后來他總覺得自己應該為這款游戲、為國內PVZ圈做點什么,就每天堅持管理貼吧,即使自己不是那么常玩PVZ了。
“這么多年來對PVZ、植圈和朋友們的感情,應該是支持我留下來的主要理由吧?!?/strong>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玩家創(chuàng)作的流行,是對游戲工業(yè)化的反擊。改版、二創(chuàng)等廣泛流行的內容算不上什么先進技術,貼吧的硬核攻略也不是從業(yè)人員的精心策劃。創(chuàng)造了PVZ的寶開無法拒絕鈔能力成為資本的一部分,試圖用每日簽到和648將我們調教成巴普洛夫乖乖聽話的狗。

但實際呢?玩家更像是難以馴服的貓,期待的體驗沒有標準答案,便開始創(chuàng)造自己的故事。所以當市面上的游戲都變得更加復雜,偶爾停下腳步,我們仍會懷念當年的感覺。

何況PVZ原本就很酷。對于游戲玩家,它上手簡單卻足夠有趣,陪伴我們度過了無數電閃雷鳴的夜晚和鳥叫蟬鳴的夏天;對于創(chuàng)作和研究者,它又有近乎無窮的自由度,一雙雙圓滾滾的眼睛背后,潛藏著無限可能。

一切開始的地方
怎能不愛植物大戰(zhàn)僵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