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封(735年-800年6月8日)
字本立。鄧州南陽縣(今河南南陽)人,寓居兗州(今山東兗州)。唐朝中期名臣、詩人,在家族子弟中排行十三。
張建封自少慷慨尚武,常以武功自許。唐代宗時,歷任使府僚佐,一度入朝任職,但仕途坎坷,至唐德宗即位后,被貳臣盧杞外放為岳州刺史。淮西叛藩李希烈起兵后,張建封臨危受命,出鎮(zhèn)壽州,與江南西道節(jié)度使李皋等互為犄角,抵御淮西叛軍進攻,保全兩淮。
興元元年(784年),以功擢授濠壽廬觀察使。
貞元四年(788年),德宗升濠壽廬觀察為徐泗濠節(jié)度,任張建封為首任徐泗節(jié)度使。之后備受德宗寵遇,加官至檢校尚書右仆射。
貞元十六年(800年),張建封去世,年六十六。冊贈司徒,謚號“襄”。
張建封鎮(zhèn)守彭城十年間,治軍有方,禮敬文士,使徐州成為一方雄鎮(zhèn),一時名賢秦系、于良史、韓愈等均為其幕客。又能體察民弊,曾在入覲德宗時要求取消“宮市”。唐人權(quán)德輿稱其“歌詩特優(yōu),有仲宣(王粲)之氣質(zhì),越石(劉琨)之清拔”。有《張建封集》,已佚?!度圃姟芳啊度圃娡饩帯蜂浻衅湓姟?/p>
張建封的父親張玠,有豪俠之風(fēng),在安史之亂時勇殺叛將李廷偉,保全魯郡(今山東兗州)。其后口不言功,游蕩江南。張建封自幼受父親影響,胸懷大志,關(guān)心時事,又喜歡讀書,能作文章。
上元二年(761年)五月,太尉李光弼出任河南副元帥,鎮(zhèn)臨淮。當(dāng)時江南蘇州、常州一帶“草賊”蜂起,劫掠州郡,新即位的唐代宗遂命宦官馬日新與李光弼共同出兵征討寇亂。張建封聞訊,求見馬日新,請求派自己去勸降叛賊,馬日新允準(zhǔn)。張建封于是深入虎窟、蒸里等賊寇營地,以利害、禍福服人,成功說服數(shù)千賊軍歸降官軍,被放歸田間,避免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流血事件。
大歷(766年-779年)初年,道州刺史裴虬向上司、湖南觀察使韋之晉舉薦張建封,韋之晉于是征辟其為參謀,奏請朝廷授張建封為左清道兵曹。張建封不喜做吏役,遂離開湖南。此時,滑亳節(jié)度使令狐彰聽聞張建封的聲名,于是延請他為幕僚。但心向朝廷的張建封厭惡從未入朝覲見的令狐彰,便轉(zhuǎn)而向時任轉(zhuǎn)運使的名臣劉晏投上名刺,述說了自己的志向,以及不愿意擔(dān)任令狐彰幕僚的理由。劉晏得刺后,奏請朝廷任張建封為試大理評事,“勾當(dāng)軍務(wù)”。一年多后,他又被免職歸家。
張建封素來與名將馬燧志趣相投。
大歷十年(775年),馬燧出任河陽三城鎮(zhèn)遏使,請張建封擔(dān)任自己的判官,又奏請朝廷授他為監(jiān)察御史,賜緋魚袋。
大歷十一年(776年)五月,汴州大將李靈曜據(jù)城叛亂,與魏博節(jié)度使田悅互為掎角。馬燧奉命與淮西節(jié)度使李忠臣出兵平叛,張建封隨軍征討,馬燧經(jīng)常向他咨詢軍務(wù)。
大歷十四年(779年),馬燧升任河?xùn)|節(jié)度使,又奏請張建封為判官,朝廷特地加拜他為侍御史。
建中(780年-783年)初年,馬燧向朝廷舉薦張建封,宰相楊炎準(zhǔn)備任用他為度支郎中。但因與楊炎交惡的貳臣盧杞的阻擾,張建封被排擠出了朝廷,南下任岳州刺史。
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自矜軍功,逐漸“縱恣跋扈”,圖謀不軌,而壽州刺史崔昭數(shù)度與其書信往來?;茨瞎?jié)度使陳少游將崔昭這一行為上奏朝廷,唐德宗急令宰相擬定壽州刺史人選。盧杞素來厭惡張建封,但當(dāng)日倉皇無措,情急之下,向德宗舉薦了張建封來接替崔昭。
建中四年(783年),李希烈率軍叛亂,屢破諸鎮(zhèn)官軍,兵鋒銳盛。涇原兵變后,德宗出逃奉天(今陜西乾縣),“賊鋒益盛”。陳少游眼見李希烈勢大,遂暗中與李希烈往來。李希烈自稱楚帝后,派部將楊豐攜帶著偽敕書兩道,分賜陳少游及張建封。楊豐抵達(dá)壽州后,被張建封囚于軍中。正好德宗派來的中使以及出使江南北歸的使者都到了壽州,張建封集眾觀看,當(dāng)者使者的面斬殺了楊豐,并將李希烈的偽敕書封送奉天,遠(yuǎn)近之人都為張建封的壯舉所震駭。陳少游擔(dān)心自己“陰持兩端”的投機行為被朝廷發(fā)現(xiàn),張建封果然將其“與希烈往來事狀”盡皆奏呈德宗。德宗返回長安后,陳少游驚懼交加,憂憤而死。
之后,李希烈派部將杜少誠為淮南節(jié)度使,計劃先攻下壽州,再直趨江都。張建封令部將賀蘭元均、邵怡等駐守霍丘秋柵,成功阻遏了杜少誠。杜少誠轉(zhuǎn)而南侵蘄、黃等州,又被江南西道節(jié)度使李皋部將伊慎所敗。李希烈企圖吞并兩淮的企圖破滅。不久后,德宗加授張建封為御史中丞、壽州團練使。
興元元年(784年)十二月,朝廷為嘉賞張建封的忠誠,授他為濠、壽、廬三州都團練觀察使,加兼御史大夫。張建封下令大規(guī)模修浚城池,又悉心撫綏百姓,遠(yuǎn)近之人都心悅誠服。自此之后,他的威望日隆。李希烈派悍將勁卒進攻壽州,與張建封相持許久,最終一無所獲,只得退去。李希烈之亂被平定后,朝廷進升張建封的階官封爵,賜封他的一個兒子為正員官。
徐州(治彭城,今江蘇徐州)是江淮運輸通道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重要。自建中二年(781年)徐州刺史李洧舉州脫離平盧軍、歸降朝廷后,徐州便因勢單力薄而“貧困不能自存”,受到來自平盧軍的巨大威脅。朝廷鑒于控扼徐州的重要性,早已打算派重臣鎮(zhèn)守。貞元四年(788年),德宗合并徐、泗、濠三州,建置徐泗濠節(jié)度于此,命張建封接任徐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徐泗濠節(jié)度、支度營田觀察使(徐泗節(jié)度使)。
張建封就職后,事必躬親,盡心創(chuàng)設(shè)軍隊。他性格寬厚,能容忍他人的過失,又能堅持依法處置,不隨便枉法赦免罪人。張建封每次建言,忠義奮發(fā),義形于色,既能使眾人畏懼其威嚴(yán),又能振奮士氣。
貞元七年(791年),朝廷加授張建封為檢校禮部尚書。
貞元十年(794年),張建封獲封南陽縣開國男。
貞元十二年(796年),加官檢校尚書右仆射。
貞元十三年(797年),張建封入朝覲見,德宗特地在雙日開啟延英殿,召見應(yīng)對,又令他上朝參見時入大夫班列,以示對他的寵遇。隨后,德宗又賜給他名馬、珍玩等。
張建封在長安時,聞知“宮市”的弊病,于是在覲見德宗時要求取消宮市。德宗雖未施行,但“頗深嘉納”。
貞元十四年(798年)三月初三,德宗為歡慶上巳節(jié),在曲江亭宴請宰臣及百官,特令張建封與宰相同座而食。張建封將要返回藩鎮(zhèn)時,德宗親自作詩送別。
自貞元元年(785年)以后,馬燧、渾瑊、劉玄佐、李抱真、曲環(huán)等勛臣返鎮(zhèn),沒有一個能得到德宗御制詩為其送行。德宗還令宦官攜自己所用的馬鞭賜給張建封,說:“因卿忠貞節(jié)義,如松柏歲寒不移,這支馬鞭為朕長久所執(zhí)用,故用以賜卿,以表彰卿之忠節(jié)?!睆埥ǚ庀虻伦讷I詩一篇,以督促、勉勵自己。
貞元十六年(800年),張建封病重,請求朝廷迅速派人接替自己。但新任徐泗行軍司馬韋夏卿尚未到任,張建封已于五月十三日(6月8日)在徐州病逝,享年六十六歲(一作六十五歲)。死后獲贈司徒(一作司空)。博士林寶原擬謚號為“忠”,經(jīng)博士崔韶建議,改謚為“襄”。
徐州是江淮漕運樞紐、軍事要地,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張建封鎮(zhèn)守徐州十余年,紀(jì)律嚴(yán)明,威望崇高,使徐州成為當(dāng)時著名雄鎮(zhèn)。
張建封禮賢下士,無論賢達(dá)與否,只要來到他的門下,均以禮相待。天下名士聞風(fēng)向往,如歸家一般迅速前來投奔。當(dāng)時的著名文士如許孟容、韓愈等人,都曾擔(dān)任他的幕僚。張建封自少喜好作文,慷慨負(fù)氣。鎮(zhèn)守徐州時,禮敬文士,當(dāng)時著名的士人秦系、于良史、韓愈等都被他延請為幕客,張建封經(jīng)常與他們互相唱和。
中唐文學(xué)家權(quán)德輿稱張建封“歌詩特優(yōu)……有仲宣(王粲)之氣質(zhì),越石(劉琨)之清拔”,并舉出他數(shù)篇代表作品的風(fēng)格:《韓君別錄》“辨古人心源,定是非于群疑之下”;《投元杜諸宰相書》“痛詆時病,以發(fā)舒憤懣”;他入朝覲見唐德宗時所作的《獻朝天行》一篇,則“因喜氣以攄肝膈”,“覽其詞者,見公之心焉”。
《新唐書·藝文志》載《張建封集》二百三十篇,已佚?!度圃姟反嬖?首,《全唐詩外編》補收2句 。
尚書裴寬解職西歸,一日,船停泊靠岸時,見一人坐在樹下,衣著寒酸。裴寬感到好奇,于是下船。一番交談之后,裴寬大為驚奇,預(yù)料他日后必然不凡,便說道:“以你的才識,必然會顯貴,為什么會貧窮呢?”將所乘之船以及船上的錢帛、奴婢都送給他??腿艘膊晦o讓,與裴寬交談后便上船,并鞭撻驕橫的奴婢。裴寬因而更加感到驚異。此人便是還未顯達(dá)的張建封。
張建封鎮(zhèn)守徐州時,任命李藩為巡官校書郎(負(fù)責(zé)執(zhí)掌文籍的小官)。一天,衙門內(nèi)來了一位新羅僧人,說是會為人看相,見了張建封之后言其不能做到宰相,張心中不快;又叫他看看別的大小官員,新羅僧看后說:“全都沒有可做到宰相的。”張建封更加不快;因問:“我手下這么多幕賓僚屬,難道沒有一個可做到宰相的嗎?”又問手下人說:“是否有漏掉的人?”查后回復(fù):“有李巡官尚未看?!睆埍阆铝钭尷罘賮?,時尚未進門,新羅僧已走下臺階相迎,并對張建封說:“這位巡官是紗籠中人,以后你也不及他?!睆埥ǚ饴牶蠛苁歉吲d,忙問“紗籠”一事,新羅僧說:“凡命里當(dāng)為宰相者,冥司必暗以紗籠保護,恐為異物所傷,別的官員都沒有?!敝链擞∽C了胡蘆生與高員外的說法,后來李藩真的做了宰相。
崔膺是唐代才子,但他性情狂傲,張建封愛他的文采,接納他為賓客,并隨同自己去行營。睡到半夜,崔膺忽然大喊大叫,驚動了軍營。士兵們都大怒,非要斬殺他吃肉不可,張建封將他藏起來。次日聚宴,監(jiān)軍在宴席上說:“我有件事與尚書你相約,一經(jīng)約定你我都不能違背它?!睆埥ǚ庹f:“可以?!北O(jiān)軍說:“我要請一個人,請的就是崔膺。”張建封回答說:“可以按約定的辦。”四處看了看,說:“我也要請一個人,請的也是崔膺?!毖缦系娜硕脊笮?。此后,崔膺才得免一死。
張建封擔(dān)任徐泗濠節(jié)度使時,韓愈投到他的門下。張建封比韓愈年長許多,見韓愈一家生活無著落,二話不說,命人先安頓好韓愈的家人。
張建封喜愛擊毬運動。這項運動原是軍事演練的方式之一,運動時駕馭駿馬,手持球桿,往來馳騁,左右盤旋,頗能展現(xiàn)騎手的勇健和靈活。張建封甚好此道,韓愈卻認(rèn)為擊毬會使戰(zhàn)馬疲勞,發(fā)生意外時會傷人。同時,韓愈還發(fā)現(xiàn),淮西節(jié)度使已不奉王命,大有反叛跡象,就勸張建封不要擊毬疲馬,要保持馬的戰(zhàn)斗力,他還寫了一首《汴泗交流贈張仆射》呈給張建封,詩中最后兩句,直接點題說當(dāng)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忠臣不可多得,你張仆射的戰(zhàn)馬,不應(yīng)跑在擊毬場上,應(yīng)奔馳在戰(zhàn)場上殺敵。
對于張建封好擊球,韓愈除了作這首詩以外,還寫過《上張仆射諫擊毬書》一文來諷勸。文章中極力陳說擊毬的害處,說理明白透徹。
在明代沈自征的雜劇《鞭歌妓》,寫張建封的窮困遭遇及高傲嚴(yán)正氣概,大長儒士之志氣。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jì)第十三》:(貞元十六年)五月……庚戌,韓全義與蔡賊將吳少誠戰(zhàn)于溵水南,王師敗績。徐泗濠節(jié)度使、檢校尚書右仆射、徐州刺史張建封卒。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張建封,字本立,兗州人。祖仁范,洪州南昌縣令,貞元初贈鄭州刺史。父玠,少豪俠,輕財重士。安祿山反,令偽將李庭偉率蕃兵脅下城邑,至魯郡;太守韓擇木具禮郊迎,置于郵館。玠率鄉(xiāng)豪張貴、孫邑、段絳等集兵將殺之。擇木怯懦,大懼;唯員外司兵張孚然其計,遂殺庭偉并其黨數(shù)十人,擇木方遣使奏聞。擇木、張孚俱受官賞,玠因游蕩江南,不言其功。以建封貴,贈秘書監(jiān)。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建封少頗屬文,好談?wù)?,慷慨?fù)氣,以功名為己任。
《舊唐書·卷十·本紀(jì)第十》:(上元)二年……五月……李光弼來朝,進位太尉、兼侍中,充河南副元帥,都統(tǒng)河南、淮南、山南東道五道行營節(jié)度,鎮(zhèn)臨淮。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寶應(yīng)中,李光弼鎮(zhèn)河南,時蘇、常等州草賊,寇掠郡邑,代宗遣中使馬日新與光弼將兵馬同征討之。建封乃見日新,自請說喻賊徒。日新從之,遂入虎窟、蒸里等賊營,以利害禍福喻之。一夕,賊黨數(shù)千人并詣日新請降,遂悉放歸田里。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大歷初,道州刺史裴虬薦建封于觀察使韋之晉,辟為參謀,奏授左清道兵曹,不樂吏役而去。滑亳節(jié)度使令狐彰聞其名,辟之;彰既未曾朝覲,建封心不悅之,遂投刺于轉(zhuǎn)運使劉晏,自述其志,不愿仕于彰也。晏奏試大理評事,勾當(dāng)軍務(wù)。歲余,復(fù)罷歸。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建封素與馬燧友善,大歷十年,燧為河陽三城鎮(zhèn)遏使,辟為判官,奏授監(jiān)察御史,賜緋魚袋。李靈曜反于梁、宋間,與田悅掎角,同為叛逆,燧與李忠臣同討平之,軍務(wù)多咨于建封。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及燧為河?xùn)|節(jié)度使,復(fù)奏建封為判官,特拜侍御史。建中初,燧薦之于朝,楊炎將用為度支郎中,盧杞惡之,出為岳州刺史。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時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乘破滅梁崇義之勢,漸縱恣跋扈,壽州刺史崔昭數(shù)書疏往來?;茨瞎?jié)度使陳少游奏之,上遽召宰相令選壽州刺史。盧杞本惡建封,是日蒼黃,遂薦建封以代崔昭牧壽陽。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李希烈稱兵,寇陷汝州,擒李元平,擊走胡德信、唐漢臣等,又摧破哥舒曜于襄城,連陷鄭、汴等州,李勉棄城而遁。涇師內(nèi)逆,駕幸奉天,賊鋒益盛。淮南陳少游潛通希烈,尋稱偽號,改元,遣將楊豐赍偽赦書二道,令送少游及建封。至壽州,建封縛楊豐徇于軍中。適會中使自行在及使江南回者同至,建封集眾對中使斬豐于通衢,封偽赦書送行在,遠(yuǎn)近震駭。陳少游聞之,既怒且懼。建封乃具奏少游與希烈往來事狀?!囻{還京,陳少游憂憤而卒。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希烈又偽署其黨杜少誠為淮南節(jié)度使,令先平壽州,趣江都。建封令其將賀蘭元均、邵怡等守霍丘秋柵。少誠竟不能侵軼,乃南掠蘄、黃等州,又為伊慎所挫衄。尋加建封兼御史中丞、本州團練使。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興元元年十二月,乃加兼御史大夫,充濠壽廬三州都團練觀察使。于是大修緝城池,悉心綏撫,遠(yuǎn)近悅附,自是威望益重。李希烈選兇黨精悍者率勁卒以攻建封,曠日持久,無所克獲而去。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及希烈平,進階封,賜一子正員官。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初,建中年,李洧以徐州歸附。洧尋卒,其后高承宗父子、獨孤華相繼為刺史。為賊侵削,貧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據(jù)江淮運路,朝廷思擇重臣以鎮(zhèn)者久之。貞元四年,以建封為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徐泗濠節(jié)度、支度營田觀察使。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既創(chuàng)置軍伍,建封觸事躬親;性寬厚,容納人過誤,而按據(jù)綱紀(jì),不妄曲法貸人。每言事,忠義感激,人皆畏悅。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七年,進位檢校禮部尚書。
《乾隆孟縣志·司空張公墓志銘》:十年,加檢校中郎、尚書、南陽縣開國男。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十二年,加檢校右仆射。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十四年春上巳,賜宰臣百僚宴于曲江亭,特令建封與宰相同座而食。貞元已后,藩帥入朝及還鎮(zhèn),如馬燧、渾瑊、劉玄佐、李抱真、曲環(huán)之崇秩鴻勛,未有獲御制詩以送者,建封將還鎮(zhèn),特賜詩曰:“牧守寄所重,才賢生為時。宣風(fēng)自淮甸,授鉞膺藩維。入覲展遐戀,臨軒慰來思。忠誠在方寸,感激陳清詞。報國爾所尚,恤人予是資。歡宴不盡懷,車馬當(dāng)還期。谷雨將應(yīng)候,行春猶未遲。勿以千里遙,而云無已知?!庇至罡咂分惺龟宄K鶊?zhí)鞭以賜之,曰:“以卿忠貞節(jié)義,歲寒不移,此鞭朕久執(zhí)用,故以賜卿,表卿忠節(jié)也?!苯ǚ庥肢I詩一篇,以自警勵。
《乾隆孟縣志·司空張公墓志銘》:十六年夏,寢疾,抗表求解職,歸東都就醫(yī),皇恩弗許。五月十三日庚戍,薨于鎮(zhèn),享齡六十有五。勅贈司空,郎官二人吊祭,贈物五百。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十六年,遇疾,連上表請速除代,方用韋夏卿為徐泗行軍司馬。未至而建封卒,時年六十六,冊贈司徒。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建封在彭城十年,軍州稱理。復(fù)又禮賢下士,無賢不肖,游其門者,皆禮遇之,天下名士向風(fēng)延頸,其往如歸。貞元時,文人如許孟容、韓愈諸公,皆為之從事。
《幽閑鼓吹》:裴寬尚書罷郡西歸,汴流中日晚維舟,見一人坐樹下,衣服極弊。因命屈之與語,大奇之,遂為見知:“以君才識,必自當(dāng)富貴,何貧也?”舉船錢帛奴婢貺之??鸵嗖蛔屗?,語訖上船,奴婢偃蹇者鞭撻之。裴公益奇之。其人乃張徐州也。
《芙蓉鏡寓言》:壺公曰:裴奇,張更奇。錢虜必縮頸矣。又曰:建封時未知名。
李適:①牧守寄所重,才賢生為時。宣風(fēng)自淮甸,授鉞膺藩維。入覲展遐戀,臨軒慰來思。忠誠在方寸,感激陳情詞。報國爾所尚,恤人予是資。歡宴不盡懷,車馬當(dāng)還期。谷雨將應(yīng)候,行春猶未遲。勿以千里遙,而云無已知。(《送徐州張建封還鎮(zhèn)》)②以卿忠貞節(jié)義,歲寒不移,此鞭朕久執(zhí)用,故以賜卿,表卿忠節(jié)也。(《舊唐書》引)
韓愈:南陽公文章稱天下,其所辟,實所謂閎辨通敏兼人之才者也。后之人茍未知南陽公之文章,吾請觀于三君子;茍未知三君子之文章,吾請觀于南陽公可知矣:蔚乎其相章,炳乎其相輝,志同而氣合,魚川泳而鳥云飛也。(《徐泗豪三州節(jié)度掌書記廳石記》)
柳宗元:慷慨張徐州,朱邸揚前旌。(《韋道安》)
權(quán)德輿:贊勛伐,表丘隴,銘器敘事,放言旨理。皆與作者方駕。而歌詩特優(yōu),有仲宣之氣質(zhì),越石之清拔,如云濤溟漲。浩漾無際,而天琛夜光,往往在焉。其入覲也,獻《朝天行》一篇,因喜氣以攄肝膈。覽其詞者見公之心焉。其還鎮(zhèn)也,德宗皇帝紓天文以送別,湛恩異倫,輝動中朝。至于內(nèi)庭錫宴,君唱臣和,皆酌六義之英,而為一時之盛。(《徐泗濠節(jié)度使贈司徒張公文集序》)
李漼:貞元初,張建封以威名寵任,特貼濠、泗兩州。(《降徐州為團練使敕》)
劉昫:①建封在彭城十年,軍州稱理。復(fù)又禮賢下士,無賢不肖,游其門者,皆禮遇之,天下名士向風(fēng)延頸,其往如歸。貞元時,文人如許孟容、韓愈諸公,皆為之從事。(《舊唐書》)②韋南康、張徐州,慷慨下位之中,橫身喪亂之際,力扶衰運,氣激壯圖,義風(fēng)凜凜,聳動群丑,舂盜之喉,折賊之角,可謂忠矣!而韋公季年,惑賊辟之奸說,欲兼巴、益,則志未可量。徐州請覲,頗有規(guī)諫之言,所謂以道匡君,能以功名始終者。盧載初喻少誠,還地券,君子哉!三子之賢,不可多得。(《舊唐書》)③南康英壯,力匡交喪。張侯義烈,志平亂象。見危能振,蹈利無謗。韋德不周,張心可亮。(《舊唐書》)
宋祁:①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軍大治。善容人過,至健黠亦未嘗曲法假之。其言忠義感激,故下皆畏悅。性樂士,賢不肖游其門者禮必均,故其往如歸。許孟容、韓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傳于時。(《新唐書》)②皋、建封、弘本諸生,震興田畝間,未有以異人,及投隙龍驤,皆為國梁楹,光奮一時。使不遭遇,與庸夫汩汩并胔而腐可也。(《新唐書》)
宋祁:①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軍大治。善容人過,至健黠亦未嘗曲法假之。其言忠義感激,故下皆畏悅。性樂士,賢不肖游其門者禮必均,故其往如歸。許孟容、韓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傳于時。(《新唐書》)②皋、建封、弘本諸生,震興田畝間,未有以異人,及投隙龍驤,皆為國梁楹,光奮一時。使不遭遇,與庸夫汩汩并胔而腐可也。(《新唐書》)
沈作喆:建封居然受之,若所素有,略無愧謝之色,尤為雄偉,其器度可想見也。(《寓簡》)
金維寧:德宗朝為節(jié)度使,鎮(zhèn)徐泗四十余年(此處或有誤),民安盜息。夫?qū)挘ㄅ釋挘┲R建封,猶田仲良之識劉秉忠也,而建封之得韓愈、李藩又與左雄之得陳蕃、李膺后先媲美。(《垂世芳型》)
李慈銘:夫自來賢杰,孰不興于卑微,而子京獨有感于之?dāng)?shù)公者,以唐代重進士制科,數(shù)公皆書生不由科第,因時自奮,為中興名臣,身備將相,以福壽終,故特有慨于科目之限人。使當(dāng)日者,南康無楚琳之難,徐州無希烈之釁,許國無其舅劉玄佐之憑藉,即得一官,亦浮湛僚裨間耳……故國家屯蹇之際,誠志士屈抑自信之時也,要不能不階尺寸,白為風(fēng)云。如韋以隴州,張以馬燧之薦,嚴(yán)以韋稹之治狀,韓以外家,否則山澤終槁,若數(shù)公者,正未可凄指矣。嗚呼,可感也夫!(《越縵堂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