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小龍:一條龍離去了,三條龍老了!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香港四小龍,是指“李小龍、成龍、狄龍、梁小龍”這四個人。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于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zhèn)。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qū)者、武術(shù)技擊家、武術(shù)哲學家、UFC開創(chuàng)者、MMA之父、武術(shù)宗師、功夫片的開創(chuàng)者和截拳道創(chuàng)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

李小龍幼時身體不太好,7歲時便教練習太極拳,1954年,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此外,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腳、節(jié)拳、白鶴拳等,并在此基礎上自創(chuàng)了截拳道。

李小龍曾自信地在一張便箋上寫道:“我的明確目標是,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15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惜,他在香港節(jié)節(jié)高升的時候,出現(xiàn)了意外,有人說是意外,也有人說是謀殺,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李小龍逝世前還留下了七大本學武筆記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二節(jié)棍法》、《布魯斯-李拳術(shù)圖解》(英文版)和《布魯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他的書籍、武術(shù)至今被廣大武術(shù)愛好者學習、研究,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

李小龍代表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斗、死亡的游戲、青蜂俠等。

成龍:1954年4月7日出生于香港中西區(qū),中國香港男演員、導演、動作指導、制作人、編劇、歌手。

成龍早期拜于占元為師,他與元龍、元泰、元華、元彪等人合成“七小福”。他憑著自己的刻苦努力一步一步,終于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后來還打入好萊塢,與周潤發(fā)、周星馳一起被稱為“”雙周一成。

他將武術(shù)與戲曲雜耍嫁接,在注重動作的觀賞性的同時,大幅度地降低了功夫電影中常見的血腥暴力場面,并由此開創(chuàng)出功夫喜劇的先河。當功夫喜劇開始泛濫時,他又打出高危動作、杜絕替身的招牌,還吸收了好萊塢的電影元素,從而形成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當銀幕上的“拼命三郎”越來越多時,他又開始嘗試更刺激的挑戰(zhàn)。

成龍是圈中大哥,多年來一直熱心慈善,為各項公益事業(yè)捐出了不少錢,很讓人敬佩。曾入選《福布斯》雜志評出的“十大慈善之星”。
成龍代表作品: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尖峰時刻系列、A計劃系列、十二生肖等。

狄龍:本名譚富榮,1946年8月19日生于廣東新會。動作演員、導演、編劇。

狄龍威武帥氣,是武俠電影中的美男子,深得觀眾的青睞,雖貴為影帝,但對待工作還是非常嚴謹認真,他拍的戲許多都有有不少武打鏡頭,他無論是摔是打,堅持不用替身演員。為此他的夫人陶敏明還和他鬧別扭。

他的武打招式豐富多彩,主演的電影曾在港臺東南亞風靡一時,他的演技也聲譽遐邇。

1986年與周潤發(fā),張國榮主演的電影《英雄本色》獲得了當年香港電影的票房冠軍,他飾演有情有義的黑社會老大宋子豪,與張國榮扮演的宋子杰是兄弟,這部片至今印象深刻,也成為了一部無法逾越的經(jīng)典。

狄龍代表作品有:刺馬、楚留香、新獨臂刀、魔劍俠情、英雄本色、中原鏢局等。

梁小龍:1948年4月28日出生于廣東中山,武術(shù)家、演員。

他成長于香港一個貧寒的家庭,15歲時進入武行,最開始只能做替身演員。

他叔叔梁小松在他15歲時就傳他武功,他不但學習了北派腿法,還習練過詠春拳,并正式拜日本空手道黑帶高手山口為師學習空手道。他一次在九龍油麻地平安大廈自己武館的梯間,遭十多名持利器男子伏擊,他手無寸鐵卻將對方全部打倒,自己只受輕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