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參考文獻常見高頻問題,一次全解答!
1Q:參考文獻和他人文章的參考文獻相同篇數(shù)不能超過多少?
?
A:期刊會根據(jù)投稿類別來要求參考文獻的數(shù)量。例如,AMBIO期刊的注釋引用不得超過10個,研究文章或觀點的引用最多不得超過60個,而評論最多不得超過100個引用。
?
《加拿大林業(yè)研究雜志》要求作者“僅引用最相關的文獻,并且不得引用多篇文章來支持一個觀點?!笔聦嵣?,很難對參考文獻進行限制,盡管審稿人可能會指出多余、過時或不相關的參考文獻。
?
投稿時可以參考期刊的作者指南了解具體限制(如果有)。如果沒有,并且如果您認為參考文獻引用過多,可進行適當刪除。
?
2Q:SCI論文可以引用中文參考文獻嗎
?
A:在英文SCI論文中,有些同學會引用一些中文參考文獻,雖然SCI論文可以引用中文文獻,但是要少引用中文文獻,畢竟語言不通,審稿人沒法追蹤文獻,在必須引用的情況下,控制在1-2篇為宜。
?
3Q:我看到的資料是二次文獻,論文里該引用一次文獻嗎?
?
我讀了一篇作者A的論文,覺得對我的研究來說是個很好的文獻資源,文獻來源我覺得引用作者A的這篇文章就好了,但我后來知道他也引用了其他好幾個文獻。這時是不是可以只引用作者A的文章就好,還是我應該也要列出作者A引用的其他文獻呢??
?
A:通常我們有以下幾個選擇:
1.只引用文獻A,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節(jié)省寫作時間,不需要追溯原始文獻(一次文獻)
2.引用A文獻所引用的文獻,即一次文獻
3.既引用A文獻又引用它引用的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一同引用)
事實上,在寫論文的過程中,引用一次文獻是最妥當?shù)?。也就是我們列出的第二種引用方式。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你不能確定,在這篇文章A里總結(jié)的那些原始文獻的觀點是否準確。
所以,如果你不去閱讀原始文獻,而直接從A論文中摘取觀點,而二次文獻中的觀點并不忠于一次文獻,這樣一來,對于我們自身的研究嚴謹性和科學性都有可能造成傷害。
另一方面,A論文作者的這種對引用文獻的總結(jié)并不一定契合你的研究和觀點。一篇論文,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許多觀點和結(jié)論?;蛘吒鶕?jù)傾向性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當作者引用的文獻太多,想要一個一個找出源頭文獻并且仔細閱讀,確實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尤其是一些并不重要的觀點結(jié)論,看起來沒必要花費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追溯源頭。
那么,當你想只引用這篇二次文獻的時候,最好在文章中說明,你是從這篇論文的作者這里得到的想法,然后引用作者引用的其他來源,這樣一來可以避免之前說的因為總結(jié)或者翻譯造成的對一次文獻理解的歧義。
?
參考鏈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6876507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5823492
?
科學指南針擁有全球領先的專業(yè)潤色團隊,致力于為非英語母語的作者提供高質(zhì)的?SCI 英文論文潤色服務。此外,我們還擁有學術(shù)論文翻譯服務以及?SCI 論文全程支持服務(包含期刊選擇、同行評審、論文排版、投稿說明信撰寫等),幫助科研人員滿足期刊發(fā)表要求,讓您的研究成果成功登上國際舞臺!
科學指南針論文潤色服務內(nèi)容現(xiàn)有4大類
更多詳情請參考官網(wǎng):
https://www.shiyanjia.com/scipolish.html?
?
本文所有內(nèi)容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quán)均屬科學指南針網(wǎng)站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quán)不得以鏈接、轉(zhuǎn)貼、截圖等任何方式轉(zhuǎn)載。
更多干貨教程可掃碼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