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褂究竟是什么shǎi(2)——爐鈞釉與爐鈞藍

本期合作撰文@做個開心的小胖子
上一期我們討論了周九良老師茶葉末綠的大褂,這一期我們再來討論一件大褂。2023年2月5日播出的《東方衛(wèi)視超好笑元宵夜》以及2023年2月16日天津大禮堂演出的《規(guī)矩論》,周九良老師穿著的這件大褂兒,是什么shǎi呢?

這件大褂兒的顏色,我想稱其為爐鈞藍。因為這件大褂兒給我的感覺與爐鈞釉瓷相似,皆是藍色為底,淺色的花紋仿佛釉滴流淌之感。
請聽我娓娓道來……

鈞窯/鈞釉
鈞窯源于唐代,興盛于北宋中晚期,它與汝、官、哥、定窯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鈞瓷產(chǎn)自河南禹州,隸屬于北方青瓷系列,亦謂之“鈞釉”。


由于鈞瓷變幻莫測的釉色及端莊典雅的造型深受人們喜愛,所以歷代均有仿制,爐鈞釉瓷就是其中一種。

爐鈞釉的創(chuàng)燒
爐鈞釉,是清代雍正年間景德鎮(zhèn)官窯在仿燒鈞釉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個低溫窯變花釉新品種。
爐鈞釉呈色豐富,唐英在《陶成紀事碑記》載道:“一爐鈞釉,色在廣東窯與宜興掛釉之間,而花紋流淌變化過之?!?/p>

不同時期爐鈞釉的藝術(shù)特色
雍正年間的爐鈞釉,釉的流淌較大,極富動感,釉色以紅藍為主。藍色斑暈似綠松石,藍中泛綠。紅色斑點紅中泛紫,似剛成熟的高粱穗色,故有“高粱紅”之稱,又名“紅爐鈞”“葷爐鈞”。


乾隆初期的爐鈞釉仍承襲雍正工藝與藝術(shù)傳統(tǒng),釉質(zhì)凝厚,器形規(guī)整,夾雜著明顯的“高粱紅”斑點。


乾隆中期以后,爐鈞釉瓷的燒造工藝與裝飾藝術(shù)逐漸演變,形成新的時代風尚。
釉面以藍色為主,呈現(xiàn)藍、綠、月白各色條紋和垂流狀小片斑。這種無紅色斑點的爐鈞釉,也稱“藍爐鈞”“素爐鈞”。

嘉慶爐鈞多紅、藍交融之色,松石綠中泛紅,紅中略寓青紫,釉面幻化繽紛,自然天成。


道光爐鈞多以淺藍或月白色斑點映襯在藍底釉色之上,其狀如溪水飛濺,神似湖面星光,靜謐恬淡。


聽了我的介紹,再對比一下周九良老師穿的這件大褂兒,您覺得和本篇中展示的哪件爐鈞釉最像呢?這件大褂兒叫爐鈞藍是否貼切呢?
最后,依舊是期待周九良老師多多給予我們驚艷的表演,也期待周九良老師五彩繽紛的大褂兒。

注1:發(fā)貼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周九良老師在舞臺上的藝術(shù)設計,以及藝術(shù)設計背后的文化知識,從而理解周老師為作品付出的努力。
注2:所有內(nèi)容僅針對【作品】和【角色】進行分析,不針對任何人,不與其他人橫向?qū)Ρ?。知識性錯誤懇請指正!感受性抬杠直接拉黑。
注3:參考資料
[1] 王梅.淺析旅順博物館館藏清代官窯仿鈞釉瓷器——爐鈞釉與窯變釉[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6,(12):4-11.
[2] 楊俊艷.話說歷代爐鈞釉瓷[J].收藏,2019,(04):24-27.
[3]張軍召.爐鈞燒造工藝及藝術(shù)特色芻議[J].許昌學院學報,2021,40(03):39-42.
[4]李建峰.鈞瓷的興衰與發(fā)展[J].中國陶瓷,2011,47(08):36-38.DOI:10.16521/j.cnki.issn.1001-9642.2011.08.005
[5]圖片-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