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式科幻
TAG一打出來,收到無數(shù)用戶的反饋,這確實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我們非常非常非常感激大家對行界的關注?!境^90°的鞠躬】
有支持的,有疑惑的,也借此機會和大家解釋一下大家關于我們對中國式科幻的一些理解,拋磚引玉,期待和大家一起探討,碰撞出更好的內容,也因為部分話題敏感,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更多的包容一下,盡量不要引戰(zhàn)。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進行過長久的思考。
機器人穿個漢服打架就是中國式科幻了嗎?科幻還分國界?
?
靈感的最初其實很單純,來源于團隊中人員對內容的偏執(zhí),團隊都是科幻愛好者,并且主文案又極其熱愛傳統(tǒng)文化,我們希望把這兩個各具魅力的內容結合在一起,畢竟創(chuàng)作來源于狂熱的愛好。
?
最初的行界,以科幻為主要載體,在設定和背景方面用了一些中國元素作為特別的添頭。

我們虛構了一個以我們所熟悉的文化原型為背景的城市。
以古代官署命名的機構,來自古代神話的機器人的命名體系,參考了國風衣著的服裝設計,襦裙,盤扣,中山裝等,城市里的雕梁畫棟、充滿煙火氣的地攤招牌,大家在pv里可以看到的“蓬萊大藥房”“招待所”,堅持用國語作為全劇情的配音等等……
從古代的瑰寶到今日我們身邊的特色元素,我們盡力地脫離國外作品的桎梏,嘗試創(chuàng)造一個我們所熟悉的故事環(huán)境。
?
19年《流浪地球》春節(jié)上映,整體將國內的科幻推高到一個臺階,我們看到了春節(jié)十二響,看到了國人獨有的對故土的依戀感,帶著地球一起流浪。
?
有了更深的一些啟發(fā),我們希望在游戲中加入更多屬于我們特色的故事。
后面測試大家能有機會看到,比如一些普通公民需要還房貸,青少年的升學壓力,甚至有一些“打官腔”的描寫(寫到這里有點害怕,大家把保護打在公屏上TAT····)都能讓大家在看到的時候感同身受地會心一笑,感覺到行界是一個很有溫度的故事。
而再往上走,行界想要講述的核心,在于中國式的精神內核。
我們不敢妄下結論,對家園的熱愛,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這些都是偉大的民族精神,但它并非是中華民族所獨有的。
而我們想要用行界這個故事來表達的一個核心精神是——
天人合一,人定勝天。
?
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規(guī)律,是“神”這個象征。
天人合一,和諧相處,共生共榮,是農耕文明對土地的眷念。對于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天”,是一位朋友。
那么,當這位朋友翻臉了,怎么辦?
《尚書》里“天命靡常,維德是輔?!边@句話的意思是,上天給予的天命是不固定的,它只輔助有德行的人。這句話是對君權的一種解釋,有它的時代局限性,但我們可以從中獲取到一些本質的信息:首先,上天對于人,不是安排,而是輔助。第二,既然天命是無常的,那人憑什么要聽天由命呢?
憑什么?
中華民族,不看誰的臉色而活,天也不行。
“洪水從天上漏下來?那就把天補上?!?/p>
“九個太陽使民不聊生?那就把它射下來。”
“想知曉太陽的盡頭在哪里?那就去追逐?!?/p>
“滄海葬送了生命?那就把它填上。”
“門前的山擋住了自己的路?那就把它移走?!?/p>
你是我的朋友,我就跟你和諧相處。
你要給我?guī)頌碾y,我就戰(zhàn)勝你。
在過去,在神話里,歷史里,我們與天戰(zhàn)斗。
在現(xiàn)在,在2020,我們與天戰(zhàn)斗。
?
在《流浪地球》里,劉慈欣老師對這種偉大的精神內核進行了深刻的描繪:
太陽要拋棄人類,怎么辦?離開它,尋找新的生路。不想放棄家鄉(xiāng),怎么辦?那就帶著家鄉(xiāng),一起離開。
跟天比起來,人類很渺小。與天的戰(zhàn)斗里,人類很脆弱。但那又如何?即使是需要耗費千百代的時間,我依然要戰(zhàn)勝你。
國外的作品,當然也不乏描繪人類戰(zhàn)斗的故事,但從來沒有哪個國家的人像我們這樣,從神話到現(xiàn)實,都在書寫一部與“天”、與命運的戰(zhàn)斗史。
?
游戲中,我們設定了一個虛擬的“神”的形象。這個神由人創(chuàng)造,在它的幫助下,一代代的人們堅守著、建設著自己的家園,但有一天,它不再提供幫助,而是帶來了傷害。怎么辦?
那就戰(zhàn)勝它。
在虛構的未來、虛構的世界,我們建設,我們堅守,我們保護,我們打破方圓,與天戰(zhàn)斗。
——我命由我不由天
?

感恩相遇,期待行界能讓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