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歹命,天注定”:有這些窮命的人,是老天的安排

01
常言道:“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p>
這人世間的萬事萬物,豈能由普通人來做主呢?命如何,我們就該走向何方。天意如何,我們就只能如何過一生。
就拿“高考”這件事來說,人人都想考清北,難道人人都能上清北嗎?這是不可能的。能上清北的,都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shù)人,都只能去一般的學(xué)校。
就拿“發(fā)財”這件事來說,在三十年前,大家都是普通人,從相同的起點出發(fā),為什么三十年后,有的人早已富甲一方,有的人依舊貧窮呢?還是命的問題。
就拿“生死”這件事來說,有的人生病多年,依舊活到了八十歲。有的人身體健康,卻遭遇車禍當(dāng)場去世了。這,不也是天意使然嗎?
只能說,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亂想不管用。

02
孔子說過,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到了五十歲,就該搞清楚自己的命數(shù),以及天道的本質(zhì)了。
復(fù)旦大學(xué)的王德峰教授說過類似的話:四十歲前信命,那是愚蠢。而四十歲后還不信命,說明此人悟性太差。
年輕的時候,由于毫無閱歷和經(jīng)驗,所以我們需要到處去折騰,做人生的加法。等到了中年期,有閱歷和經(jīng)驗的我們,就需要思考,自己到底有什么命了。
一代梟雄曹操,年輕的時候就只想當(dāng)“漢庭征西將軍”。等他打敗袁紹,統(tǒng)一北方后,他的想法就變了,有言“若天命在孤,孤當(dāng)為周文王”。
周文王就是姬昌,還未打敗商紂就死了,但他的兒子周武王姬發(fā),在姜子牙等人的輔助下,消滅了商紂,平定了天下。
看得出,曹操的志向,早已從將軍,變成高高在上的皇帝了。只是,曹操沒有皇帝的命數(shù),所以他至死都沒有稱帝,反而是他的兒子曹丕,篡漢自立了。

03
一個人,到底有什么命,在40歲到50歲這段時間,基本就能確定了。
有的人大器早成,二三十歲就有所成就了。這些大器早成的人,都有著極高的天賦、才華以及運氣,身邊還有無數(shù)的貴人幫助。
絕大多數(shù)人,都做不到大器早成,只能期望大器晚成。通過長時間的經(jīng)驗積累,有一定的人脈、資源和背景,那中年成功的概率,就比較大了。
對此,有人會說,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成功,依舊是勞碌命,那說明什么呢?只說明了一點,也許命中注定,就是勞碌命。
這個時候,一部分人會反駁,你看姜子牙,郭子儀,都是晚年才奮斗,不也成功了嗎?其實,舉這兩個例子,那是有問題的。
首先,姜子牙本來就是商紂的官員,想進(jìn)西周也是分分鐘的事兒。其次,郭子儀在安史之亂以前,就已經(jīng)是天下兵馬大將軍了,早已權(quán)傾一方。
普通人,一無官職,二無權(quán)勢,三無地位,四無編制,五無靠山,要想上去,太難了。

04
人歹命,天注定。有這些窮命的人,也許會苦一輩子。
一、奮斗多年,依舊富不了的貧窮命。
有些人辛辛苦苦了一輩子,依舊做不到財富自由,也無法得償所愿,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起點太低了,能力也不突出,自然就困難了。
就拿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來說,外來的打工人特別多,而能夠落戶生根的人,又能有多少呢?很少。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都只能忙忙碌碌過一生,跟富貴不沾邊。
二、做什么都受到阻礙的貧窮命。
大家都去買同一只股票,為什么別人買了股票后,就發(fā)財了,而他買了股票后,就賠得連褲衩都不剩呢?可能是炒股能力的問題,可能是運氣的問題。
從這些年股市的情況來說,運氣的成分,比能力更重要。如果做什么都缺乏運氣,那就說明,這輩子沒有賺錢的命,只有賠錢的命。

05
三、代代老實,代代貧窮的辛勞命。
很多人都感慨,我們家代代老實,代代善良,為什么依舊貧窮呢?因為這是一個弱肉強(qiáng)食的世界。老實和善良,只能被人欺負(fù)。
所謂“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睕]有一點手腕和魄力,基本都混不起來。那貧窮,就是大概率的事了。
四、做不到獨當(dāng)一面,白手起家的辛勞命。
從古至今,為什么人們都敬佩劉邦、劉備、石勒、劉裕和朱元璋?因為這五個人,都是從底層打拼上來的成功人士,所以很多人都把他們當(dāng)成勵志的人物。
勵志是一回事,能不能學(xué)到別人的優(yōu)點,又是另外一回事。僅僅是“獨當(dāng)一面”的魄力,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所以,平平淡淡一輩子,就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宿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