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史》——公元1352年朱元璋加入紅巾軍:開局一個碗
前因
紅巾軍起義: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紅巾軍起義爆發(fā)。
公元1352年,朱元璋加入元末農民起義軍紅巾軍。
朱元璋決定反元,與他兒時的玩伴,后來成為開國將軍的湯和分不開。一天,當時在皇覺寺出家的朱元璋收到了湯和的一封信,內容是叫他加入紅巾軍,一起謀富貴。
朱元璋讀過信后心撲通撲通地跳動起來,加入紅巾軍對朝廷來說就是謀反,是殺頭的大罪。
但朱元璋回過神來一想,自己已經二十四五歲了,還是個沒出息的小沙彌,每天干的都是掃地、做飯、洗衣服、刷尿罐的臟活累活,還經常吃別人的剩菜剩飯,何時是個頭兒呢?投了紅巾軍,雖然有殺頭的危險,但總不至于受這份氣了,運氣好了還能大富大貴。
正當朱元璋猶豫時,一個師兄走來偷偷和他說,信的內容已經被別人知道了,而且正準備去官府告發(fā)你呢!
朱元璋害怕急了,逃走?還得到處要飯。去官府講清楚?有朋友的信,難逃干系。不如順勢投了紅巾軍,賭上一賭。于是,朱元璋就加入了紅巾軍,開啟了他從乞丐到皇帝的人生之路。
當時正值元朝末年,元朝統(tǒng)治日益黑暗、腐敗,此外,各地還相繼爆發(fā)蝗災、旱災,許多人活不下去,不得不揭竿而起。
紅巾軍起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xiàn)的。就在朱元璋加入紅巾軍前一年,白蓮教教徒韓山童、劉福通在潁州(今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qū))首先率眾起義,他們用“彌勒下生”、“明王出世”來拉攏信徒,很快就組建起一支起義軍來。
起義軍頭裹紅巾,號稱“紅巾軍”,所到之處,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因此得到了各地百姓的擁護,因此百姓紛紛加入進來,紅巾軍很快發(fā)展到十幾萬人,在安徽、河南一帶活躍。
第二年,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富豪郭子興也率眾響應,率起義軍攻下濠州,并自稱元帥。朱元璋的朋友湯和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較早,已經做上了千戶,所以才會想起窮朋友朱元璋來,想拉他入伙。
從朱元璋的視角來講,他一直都處于社會底層的受壓迫者,他的父親曾給地主家做佃農,朱元璋從小也給地主家放牛,家境貧寒,經常連飯都吃不飽。后來鬧饑荒、鬧瘟疫,他的父親、母親、大哥相繼去世,他為了求生路才在皇覺寺出家做了沙彌,只為混口飯吃而已。
后來皇覺寺也沒吃的了,他被趕出去化緣,其實就是要飯。他要了三年飯,從安徽要到河南,又從河南要到安徽,回到皇覺寺,期間他受了不少苦,但也增長了很多見識。白蓮教和紅巾軍起義的事,正是他在要飯期間知道的。可以說,朱元璋最終決定加入紅巾軍,也是有些心理準備的,朱元璋內心認為,紅巾軍有成功推翻元朝的可能。
朱元璋來到郭子興的紅巾軍之后,因為作戰(zhàn)勇猛,還識一點字,所以很快就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被調到元帥府,當上了親兵九夫長(侍衛(wèi)中的小頭目)。
后來,朱元璋因為精明能干,在軍中聲望日高。郭子興把他當成心腹,很多重要事情都和他商量,還將養(yǎng)女馬氏許配給了他。馬氏就是后來的馬皇后,兩人非常恩愛,軍中稱朱元璋為朱公子。
郭子興個性耿直豪爽,但卻優(yōu)柔寡斷,好聽讒言。隨著朱元璋聲望的提高,引來了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的嫉恨。于是,郭天敘聯(lián)合一些人挑唆郭子興,使郭子興越來越猜忌朱元璋。有一次,郭子興發(fā)怒,直接把朱元璋關了起來,還不給飯吃。
幸好馬氏從中周旋,拿財物討好養(yǎng)母和郭子興的妾室,讓她們幫忙說好話,這才使郭子興放過朱元璋,兩人的親密關系因此彌合不少。

不過,這件事使朱元璋明白,只有自己有實力才不會受制于人。于是他選擇帶幾十個親信去定遠發(fā)展,這些親信之中就有后來的名將徐達、湯和等人。當?shù)赜?千民兵因為缺糧,被朱元璋用計收編,后來,聯(lián)合元軍攻打濠州的一支義軍也被朱元璋用計收編,朱元璋的兵力很快發(fā)展到2萬多人,并占領了除州(今安徽滁州)。
后來,郭子興去世,小明王韓林兒任命郭天敘為都元帥,郭天敘的舅舅張?zhí)斓v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朱元璋排第三,但士兵們是朱元璋招募和培養(yǎng)的,所以大權實際上落入到朱元璋手里。郭天敘曾試圖暗殺朱元璋,但朱元璋防備森嚴,所以郭天敘和張?zhí)斓v也拿朱元璋沒有辦法。
朱元璋雖手握兵權,但也有不少士兵更信服郭天敘,因為畢竟他是老領導郭子興之子。朱元璋覺得起義軍的主要敵人是元軍,和郭天敘鬧翻只會削弱起義軍,破壞反元大局,所以他選擇維持和平局面。
后來,郭天敘、張?zhí)斓v在與元軍作戰(zhàn)時被叛徒出賣戰(zhàn)死,朱元璋才成為名副其實的一軍之帥。
后果
朱元璋占領南京: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率領紅巾軍攻下集慶路(今江蘇南京),把集慶路改名為應天府。
結論
朱元璋加入紅巾軍后,靠個人能力贏得了郭子興的信任,后來依靠郭子興的部眾發(fā)展壯大,成為一個有一定實力的起義軍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