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范墓志銘看武則天造字

前段時間在太倉博物館有個陜西周至縣碑刻拓片展,其中有一副武周時期的墓志銘很有意思,因?yàn)槟怪俱懮厦嬗胁簧傥鋭t天時期的新造的漢字。

墓志銘分為兩部分,分別是蓋石和墓志石。其中蓋石上刻有“大周故安府君墓志銘”,墓志石則刻有墓志銘。
在墓志銘中,有武則天時期的新造字十余個。我經(jīng)過辨別,用顏色標(biāo)注出來了。

而根據(jù)拓片的說明,其有18個新造字,基本上武則天新造的漢字全部都有。

按照目前的專家考證,武則天時期新造的漢字大約是下面這幾個:

對照上面的墓志銘,我個人找到的幾個字是:
日、月、天、地、年、君、臣、授、初。
從上述對照表看,武則天時期的造字主要是會意字。例如,日月當(dāng)空為“照”,山水土為“地”,一生為“人”,一忠為“臣”,天下大吉為“君”。
而日月星三字則有些象形的意思。,特別是其字形變?yōu)榱藞A形,此為方塊漢字所獨(dú)有。
武則天的造字,看似是一種心血來潮,其實(shí)仔細(xì)探究起來,這些字在先秦時期的金文、篆文中有類似的出現(xiàn)。
武則天死后,其造字絕大多數(shù)都成為了歷史的塵埃,大概唯有“曌”字因?yàn)樗鱾髁讼聛怼?/p>
這種消亡,既是政治性的,也是因?yàn)槠湫略熳趾蜐h字的演化趨勢是相悖的。自秦漢以來,漢字的演化趨勢總體上一個簡化,一個是形聲化。在這樣的趨勢下,再看看這些武則天時期的新造字,也就不難明白它們?yōu)楹坞y以在民間流傳了。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