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一級爽的古法鐵鍋開箱體驗分享:原來鍋與鍋之間真的差距很大
最近一段時間終于忙完了裝修,我們也終于可以搬到新家去生活了,不得不講還是非常期待的呢。同時民以食為天,來到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計劃怎么置辦廚房了,由于原來家中購買的鐵鍋并不是特別好用,所以這一次也是換了一個比較高檔的鐵鍋——它就是一款古法泥模鑄鐵鍋。最近使用了一段時間感覺這次入手的鐵鍋還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跟你們開箱分享一下這樣的一款產品到底有哪些讓我覺得不錯的地方呢?

在下這些年深耕廚房,就我的個人經(jīng)驗來看,雖然已經(jīng)買了不少個鐵鍋了,但是每一個鐵鍋給我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這不最近入手的這款應該算是價格比較高但是體驗也較為出色的一款了,因為無論是鐵鍋的材質、重量以及手感上都是深得我心的。另外,我們看到外包裝就應該明白這款鐵鍋的廠家是誰了?它是來自火候臻三環(huán)的32cm口徑的古法鑄鐵鍋。
打開包裝也是一目了然,我們可以看到包裝盒里面,除了為我們帶來了一口鐵鍋之外,還給我們準備了一個非常具有年代感的鍋蓋。因為大家似乎看到了這個鍋蓋,思緒一下子就會回到了小時候,就是那個飯香濃郁,卻再也回不去的時間段。
不得不說這樣的一個木質鍋蓋拿在手上簡直比家里的不銹鋼鍋蓋文藝太多,更為關鍵的是,整個鍋蓋表面嚴絲合縫,非常的精致,而且很是輕盈。
話不多說,先上戰(zhàn)場。我們從包裝盒里拿出了鐵鍋之后,轉眼就將它放到了廚房天然氣的灶頭上了。不知道大家對于第一次使用鐵鍋有沒有一定的經(jīng)驗學習渠道呢?沒有也沒有關系,因為這款古法鐵鍋產品在出廠的時候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個開鍋手冊,它會具體知道指導我們如何給剛買的新鍋保養(yǎng)一下,進而再開始使用哦。不過這個具體流程我們下面再說,我們先來看看這款鐵鍋的材質和結構設計吧。

無論什么時候對于一款鐵鍋而言,重量和手感永遠是相當重要的,畢竟我們實際使用時候需要清理鐵鍋或者盛菜的時候。鐵鍋太重自然會影響我們的操作。同時對于傳統(tǒng)鐵鍋來說,除了質量過重以外還非常容易壞。而我們這一次入手的這款古法鐵鍋,實際重量僅為4斤左右,拿在手上也是非常輕松的,不信你看我上圖。

在實際的產品制造工藝上,這款鐵鍋采用了高溫熔煉、一體成型的技術,實際上就是在1600℃的高溫下,過濾了鐵水雜質,從而再進行壓力澆鑄,一體成型,最后再經(jīng)過打磨處理使得鐵鍋的表面非常光滑,而且沒有任何開裂的地方,甚至于鍋體底部的龜紋也是非常讓人有感覺的。
當然了,可能還有小伙伴會比較好奇,這樣的一個鐵鍋怎么看起來像燉鍋呢?其實不然。這樣的一個古法鐵鍋功能還是比較全面的,關鍵是空間足夠。無論我們是炒菜還是煲湯都是沒有問題的,更為關鍵的是,12.5厘米的高度也是進一步增加了這口鐵鍋的實際容量,這樣的話就算家里來人就使用這款鐵鍋炒菜也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經(jīng)常做飯的小伙伴應該都明白,目前市面上的鐵鍋很少有人將鐵鍋的兩個耳朵用別的材質給包裹上的;而我們在家里做菜的時候,經(jīng)常在盛菜的時候需要借助濕抹布來避免鍋燙手。古法的這款鐵鍋還貼心的為我們在鐵鍋的兩個耳朵上纏上了一圈麻繩,可以有效避免我們手被燙傷。

好了,對于鐵鍋的外觀和設計部分,我們基本上介紹的都在上面了,下面我們再和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新鍋如何開鍋呢?其實方法并不難,因為我們只需要按照說明書上的流程來操作就可以了哦。

開鍋,其主要的步驟也就是首先用溫水清理鍋體,然后洗掉出廠的時候為我們預刷的植物油,同時倒入我們日常的食用油,均勻覆蓋鍋體后再將油倒掉,隨后再用動物脂肪反復涂抹擦拭鍋體,從而使得鍋的表面和脂肪油充分接觸,最后再炒一個青菜作為煉鍋,隨后把青菜倒了即可。整個過程還是比較簡潔明了的,我也是全程照做了開鍋流程,后面做出來的菜確實很nice。

當然,細心的你可能在炒菜的時候還會發(fā)現(xiàn)這款古法鐵鍋的鍋底是比較厚的,實際上確實如此,這也使得它的儲熱能力得到了增強,同時鐵鍋的龜紋助力空氣流通,也能夠保證鍋內食物的受熱均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這款古法鐵鍋的優(yōu)質材質,所以我們在實際炒菜過程中也絲毫不用擔心各種炒菜工具對于這款鐵鍋表面會造成損傷,我們在烹飪和洗刷的過程中都可以更加大膽一些的,方便為家人做出可口的飯菜。

總的來說,這樣的一款古法鐵鍋在價格上沒到400元,但是卻給我們帶來了著實出色的使用體驗。不得不說這鐵鍋確實要比市面上或者超市里常見的鐵鍋要高端不少哦,所以有興趣的小伙伴還是可以關注一下的臻三環(huán)出品的古法鐵鍋哦。不知道你們對于家里的鐵鍋有什么精準的需求呢?歡迎你們的評論和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