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SUPER CCD,富士S5 PRO

富士S5 Pro?
06年發(fā)布,算是最經典的CCD機型,富士SUPER CCD的最后一臺單反,很多富士粉絲都不知道的機器? ,曾經壟斷影樓的一代人像王

這造型,怎么看都是尼康,
沒錯,他就是尼康,這是一臺尼康提供D200機身,富士進行改裝,加入了自己的CCD和系統(tǒng)的產物(現在的富士無反用自己的機身索尼的CMOS,來了一個徹底反轉)


有點類似于知名改裝廠的出售的定制改裝車?
這類行為早有先例,當初柯達做數碼相機,用的就是佳能尼康的膠片機身,富士的S系類也是跟尼康買的機身,
S的前兩臺機型給的是膠片機身,S5這一代尼康終于給了新款的D200機身,
因為機身用的是D200,所有鏡頭配件也是直接使用尼康的。除了電池不通用外其他配件全部用尼康的,尼康算盤一打,怎么算也不會虧啊,結果富士賣太好了,影響到自己機身了,便停供了機身

作為一臺15年前的機器,通過特有的雙層CCD技術,在一個像素點上疊加兩個像素點,一個用來記錄高光信息,一個用來記錄低光信息,類似物理層面的HDR的技術,實現了12EV的寬容度(同時代的機型只有8EV左右)


相比現在的新機器來說,寬容度也是不落后的
白平衡比同時代的機型要準很多,對比現在新的機器,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但是富士就有這個特別的能力,即使白平衡偏了也可以偏的很好看
(這個能力延續(xù)到了現在富士的無反)
??
另外富士S系類從推出定位的就是人像優(yōu)化
對亞洲人膚色的還原很自然,和佳能的人像膚色是完全兩種風格
富士S5的CCD帶來的直接優(yōu)勢是寬容度,
實際色彩和同樣是CCD的D80之類差別很大,有別于尼康的艷麗,通透
富士的直出色彩更加厚重,沉穩(wěn),并沒有那種過分飽和的感覺
S5自帶兩種膠片模式,F1為三種負片模式,F2為反轉片模式
模仿的是自加的velvia
我個人覺得色調很正,用來拍點小靜景物很合適,拍人的話色彩有點過于艷麗(樣片故意用F2來拍的)

















按照現在來看,
這臺機器的缺點非常明顯
屏幕很爛,不只是分辨率低還有點偏色,參考曝光也不是很精準
存儲很慢,快槍手連拍幾張,相機就會處于存儲中,快門不讓你按下去
另外是老機器的通病,低感畫質出色,高感稀爛,這個年頭的機器,ISO400基本就是最高的,
再往上調噪點爆炸
另外這臺S5因為是尼康D200的機身,尼康祖?zhèn)髂z皮脫落的毛病也被遺傳
膠皮松了一個很影響手感,還好D200的膠皮還是很容易買到的
自從尼康斷了機身供給,富士經歷了幾年無機可出的尷尬旗,
所有老用戶都翹首以盼S系類的后續(xù)機型發(fā)布,
恰逢奧林巴斯和松下他們搞出了無反系統(tǒng)
幾年后的富士跟風發(fā)布了復古風格的X100以及可換鏡頭的XE1
結果一舉涅槃重生,重新殺了回來了,乃至現在隱隱約約成了第二個大法趨勢
(06年的富士除了影樓用戶,普通用戶遠不如賓得···就是那個馬上要出全幅的賓得)
現在富士的勢頭越發(fā)猛,但是作為它自家研制的SUPER CCD已經不會再有后續(xù)
索尼的CMOS壟斷了整個市場,除了一個另類的佳能依舊堅持獨立研制生產自己的CMOS
剩下的唯有那個被稱為黑科技的健身馬,一邊用著SONY的CMOS
依舊沒有放棄它的全幅X3傳感器
回到S5,個人對這臺感受是,
富士死粉是肯定要收一臺的
普通的發(fā)燒友的話,為了體驗一下富士的模擬反轉片風格也是值得收一臺的,
反正也很便宜,這機器成色不同,從500-2000都有,個人認為一千以內收一臺過的去的就行了
我這臺是400收的,差不多20W快門的伊拉克橙色,功能出片正常就行
我會一直留著,我很喜歡用它來拍一些特定情境下的照片,還有用來拍相機
樣片拍攝鏡頭為
35 1.8G? ? 我個人認為超級值得的鏡頭,磨掉屁股可以用在全幅上
35-70 2.8? ?上上上代鏡皇,也是我最早用的尼康鏡頭,這只鏡頭有起霧的通病,但是不起霧的話,極度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