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領導人會晤的可能性增大?華春瑩:讓兩個清單盡快清零

作者:刺客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孟晚舟事件就是中美關系的一根大刺。這根刺如果被拔掉,將會成為中美關系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現(xiàn)如今,孟晚舟回國了,這意味著這根大刺被拔掉。那么,沒有了孟晚舟事件這根大刺,中美關系是否會迎來新的紀元?
在9月29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孟晚舟事件已經得以妥善解決,這是否讓中美兩國領導人在今年G20峰會中會晤的可能性增大”?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并沒有給出明確答復,但卻意味深長地指出:中美之間還存在大大小小無數的刺,這些都需要被拔掉。
這些插在中美關系身軀上大大小小的刺,歸納起來就是此前在中美天津戰(zhàn)略對話期間,中方給美國所提出的“兩份清單”。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明確表示稱:“我們在天津會晤中提出了兩份清單,希望美方能夠落實到實際行動上,讓兩份清單盡快清零”。
美國大搞政治操,抓孟晚舟,竭力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yè),無不所用其極,惡貫滿盈還賣乖。華春瑩的意思就是,中國不急,美國先把清單結算清楚再說。否則的話,中國完全沒有必要接見美國政客,因為那完全是浪費中國人的時間。
中美元首能否在年底的G20峰會上舉行會晤?這是中方給全世界留下的一個謎。對美國來說,中美舉行首腦會晤的前提條件,就是美方必須將中美關系所存在的那些刺全部都拔掉,因為中方不希望在兩國關系“帶刺”的情況下,與美方舉行元首峰會。
孟晚舟事件是得到妥善解決了,但美國針對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yè)的絞殺,卻一直沒有停止過,近期還有變本加厲的架勢。美國白宮一名政府高官日前聲稱,美國政府近期將會對華為“采取進一步行動”。為此,拜登政府日前專門拿出19億美元的資金,鼓勵美國運營商拆除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yè)的設備。
將對中國進行訪問、為美國企業(yè)尋找市場的美商務部長雷蒙多,在參加美歐“跨大西洋貿易與技術合作會議”的前夕,還放話稱“美國需要與歐洲盟友進行合作,共同阻止中國獲得先進技術,放緩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腳步”。
另外,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阻止進口一些被認為是“強迫勞動”產品的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美國商務部還計劃對中企在東南亞生產的該類設備展開調查,據美國太陽能行業(yè)協(xié)會透露,美國政府有可能會對中企在東南亞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加征50%至250%的關稅。
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yè)的絞殺,僅僅只是它挑起對華新冷戰(zhàn)的冰山一角。涉臺、涉港和涉疆、病毒溯源調查等敏感議題,還有美軍及盟友在南海、東海和臺海等敏感區(qū)域展開的軍事挑釁行動,都是美國在政治和軍事層面上,挑起對華全面冷戰(zhàn)的“戰(zhàn)場”。
拜登口里唱著“不與中國對抗、不搞新冷戰(zhàn),希望中美關系重回正軌”的高調,但實際上腳上所行的,卻跟口里所唱的完全是兩碼事。拜登政府繼續(xù)在中美關系上拱火,存心給中美恢復合作設置政治障礙。
中國在與美國的博弈中占據比較有利的位置。畢竟,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影響地位不斷提升,國際上支持中國立場的國家越來越多。相比之下,美國正在朝著反方向狂飆,一場中亞戰(zhàn)爭的失敗,讓美國在西方世界中的領導地位搖搖欲墜,而美國組建新聯(lián)盟搶走法國的潛艇訂單,更是引爆了美歐分裂的火藥桶。
美國超級大國的光環(huán)已經暗淡下來了,實力也已無法支撐它維持全球霸權地位的野心。拜登這時候很需要來自中國的幫助,給美國的傷口止血。不過,由美國單方面在中美關系中扎下的那些刺,卻成為了阻礙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最大障礙。所以說,拜登迫切需要舉行中美元首會晤,但中國未必會答應。原因在于:拜登這種缺乏誠意的“對抗與合作并存”外交戰(zhàn)略,在中國這里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