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唯我一人——《あのバンド》(那個樂隊)個人翻譯+賞析
寫在前面:
這是這個專欄的第18篇作品,是本人出于興趣個人翻譯/整理的個人日語歌單歌詞。
發(fā)布出來既為練手,也為與大家分享這些歌曲帶來的共鳴與感觸。專欄翻譯的所有歌曲皆來自個人歌單,視本人空閑時間與興趣不定期更新。不追求閱讀量,當(dāng)然如果您能夠喜歡就再好不過了。
由于個人水平原因,不保證絕對翻譯正確,部分歌詞為保證意思完整可能會調(diào)整合并(唱出來的一句歌詞語法可能不完整),翻譯結(jié)果僅供參考。這首歌曲是TV動畫《孤獨搖滾》的插入曲。?

站內(nèi)歌曲鏈接:【官方MV/中日特效字幕】那個樂隊「あのバンド」/ 孤獨搖滾第八話插曲



あのバンド
あのバンドの歌がわたしには
那個樂隊的歌聲在我聽來
甲高(かんだか)く響く笑い聲(わらいごえ)に聞こえる
就像是尖銳而高亢的笑聲
あのバンドの歌がわたしには
那個樂隊的歌聲在我聽來
つんざく踏切(ふみきり)の音みたい
就仿佛劈破道口的信號音
背中を押すなよ
“別在后面推我啊”
もうそこに列車(れっしゃ)が來る
列車馬上就要進(jìn)站
目を閉じる、暗闇に差す後光(ごこう)
當(dāng)合上雙眼,黑暗中卻有光影綽綽
耳塞(ふさ)ぐ、確かに刻(きざ)む鼓動
我堵塞雙耳,卻仍能聽到陣陣鼓動
胸の奧、身を揺らす心臓
在胸膛深處,是驅(qū)動這身軀的心臟
ほかに何も聴きたくないわたしが放つ音以外(いがい)
我不想聽見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聲音!
不協(xié)和音(ふきょうわおん)に居場所を探したり
在不和諧的音律中尋找著容身之所
悲しい歌に救われていたんだけど
雖然也曾在傷感的旋律中得到救贖
あのバンドの歌が誰かにはギプスで
如果那個樂隊的歌能為誰包扎心傷
わたしだけが間違いばかりみたい
那看起來我并不能和那些旋律共情
目を閉じる、暗闇に差す後光
當(dāng)合上雙眼,黑暗中卻有光影綽綽
耳塞ぐ、確かに刻む鼓動
我堵塞雙耳,卻仍能聽到陣陣鼓動
胸の奧、身を揺らす心臓
在胸膛深處,是驅(qū)動這身軀的心臟
ほかに何も聴きたくないわたしが放つ音以外
我不想聽見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聲音!
いらない
都不需要!
背中を押すなよ
不要在背后推我啊!
容易(たやす)く心觸るな
誰允許你們隨意觸碰我的內(nèi)心?
出発(しゅっぱつ)のベルが鳴る
發(fā)車鈴聲已經(jīng)鳴響
乗客(じょうきゃく)は私一人だけ
乘客唯我一人
手を叩(たた)く、わたしだけの音
我拍手做聲,只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足鳴らす、足跡(そくせき)殘すまで
又踏響腳步,直到留下自己足跡
目を開ける、孤獨の稱號(しょうごう)
我睜開雙目,領(lǐng)受這孤獨的稱號
受け止める、孤高(ここう)の衝動
我欣然笑納,這傲然自立的沖動
今胸の奧、確かめる心音(しんおん)
此刻的胸腔,傳來清晰無比的心跳
ほかに何も聴きたくないわたしが放つ音以外
我不想聽見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聲音!

一些詞匯:
バンド:樂隊,樂團(tuán)
つんざく:震破,沖破,劈開
ギプス:(包扎傷口用的)石膏
甲高く→甲高い(かんだかい):高亢的,尖銳的(聲音)
容易く→容易い(たやすい):輕易地,輕率地

一點想法:
“如果不是那個樂隊,我不會發(fā)覺正過著無聊的人生”——這是我聽罷這首歌最強烈的想法。如果《吉他與孤獨與藍(lán)色星球》是孤身一人的不甘與反抗,那么《那個樂隊》就如同硬幣的另一面,用叛逆的旋律一反常態(tài)贊美著特立獨行的自己,從完全相反的角度將孤獨與搖滾演繹得淋漓盡致。

《那個樂隊》的歌詞并不復(fù)雜。想理解它的情感,只需把握貫穿全曲的三個意象:“我”“那個樂隊”和“列車”。“我”和“那個樂隊”就是它們的字面含義,通讀歌詞也不難看出“列車”是選擇走向什么樣的未來:這是“我”被“那個樂隊”影響,做出了不一樣的人生選擇的故事。
解釋完畢,讓我們開始吧:人生是無法停止的旅行,我們都是即將乘上無法回頭的列車的乘客。當(dāng)走進(jìn)駛向未來的換乘站,通往“不起眼的普通人”的站臺熙熙攘攘,開往“獨一無二的自己”的車次卻始終空無一人,你會做何選擇?
曾經(jīng)的“我”對未來懷有不一樣的憧憬,卻又恐懼走上未知的旅途。
也許“我”沒有在老師提問“以后要成為什么人”時給出千篇一律的回答;也許“我”也曾暢想自己將來的與眾不同;也許“我”會因為不想成為“無趣的一般人”和父母爭吵…然而當(dāng)選擇的那一刻到來,面對這道僅有一次答題機(jī)會的選擇題,“我”感受到的卻不是把握命運的豪情,而是孤身面對未來的忐忑。到底有沒有必要冒這個險?“我”有能力走上那條路嗎?要不要為了夢想賭上一切?哪怕“我”想仔細(xì)思量,時間卻不會多停留哪怕一分一秒。這枚叫做人生的籌碼過于沉重,無人能承擔(dān)將其虛擲的代價。在這般重壓之下,“我”還是擠向人滿為患的列車——直到遇到“那個樂隊”。

“那個樂隊的歌聲在我聽來,就仿佛劈破道口的信號音”如果快要隨波逐流的“我”還抱有最后一絲猶豫的話,“那個樂隊”的歌聲,便如石破天驚的震雷。它們“就像是尖銳而高亢的笑聲”的聲音,既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張狂,又仿佛是對“我”毫不留情的嘲笑:這真的是你想要的選擇嗎?在這列車即將到站的時刻, “我”卻再次陷入動搖:一邊是被再次喚醒的初心和夢想;一邊是冰冷的社會與現(xiàn)實,而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jīng)所剩無幾。“別在后面推我啊”不僅是對他人推波助瀾的不滿,更道盡了此刻自己的掙扎與糾結(jié)——“如果我可以預(yù)見未來,又怎么會在此猶豫不決?”于是“我”決定封閉感官不再盲從,只為能傾聽自己內(nèi)心深處真正的聲音,做出最后的決斷。然而已被喚醒的本心又怎甘于再次沉睡,哪怕“我”想再把它排除,它也像舞臺上“那個樂隊”透過眼簾的強光一般,在黑暗中與身體的鼓動共鳴,反而愈發(fā)揮之不去——在真正的理想和“那個樂隊”的影響下,再次睜開雙眼的“我”,終于能給出自己的答案。

在討論“我”最后的選擇之前,我們還需要探討一個問題:“我”對于深刻影響自己的“那個樂隊”又抱有什么態(tài)度?答案出乎意料:“我”并不喜歡它們。“那個樂隊”毫無疑問是讓“我”找回自我的頭號功臣,可“我”對它們的評價不過是“不和諧的音律”“如果那個樂隊的歌能為誰包扎心傷,那看起來我并不能和那些旋律共情”其中的貶斥與否定可見一斑??蛇@又是為何?那個樂隊難道不是自己想成為的模樣嗎——是,也不是:

“我”感謝他們引導(dǎo)自己選擇了真正想要的人生;“我”欣賞他們敢為先行者付出的勇氣;而“我”也憧憬著能成為他們那樣有勇氣做出不一樣選擇的人。然而“那個樂隊”的光芒可以穿過緊閉的眼簾,卻不能叩開自己的心房;“那個樂隊”開拓的路就算同行者寥寥,卻仍然不是“我”想要的未來;“我”想要創(chuàng)作自己的音樂,向世間展示只屬于自己的個性。所以“我”無意再和他們同乘一輛列車,“我”不想再成為他們。也許在旁人看來“那個樂隊”已足夠特殊,可如果想要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就必須跳出他們的窠臼,去自己開拓未曾探索的領(lǐng)域。“如果選錯就是萬劫不復(fù)”“比你更合適的人成百上千”“無風(fēng)無浪便是最好”…曾經(jīng)的“我”因為得不到他人認(rèn)同而自我懷疑,而此刻下定決心的“我”,終于能對他們發(fā)出“誰允許你們隨意觸碰我的內(nèi)心?”的質(zhì)問和“我不想聽見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聲音!”的吶喊。終于,時刻已到。發(fā)車鈴響,無數(shù)列車沿著時間的軌道呼嘯而去,而“我”乘坐的那輛列車——乘客唯我一人。
孤獨的列車上,“我”拍手作聲,讓空曠的車廂回蕩著自己的聲音;又踏響腳步,直到留下自己的足跡;“我”沒有同伴,陪伴自己的只有心跳。然而“我”只是一面自言自語道“這是我自己做的選擇,這是我自己想走的路”,一面將“孤獨的稱號”和“傲然自立的沖動”欣然笑納,隨列車奔赴未知的遠(yuǎn)方…
“發(fā)車鈴聲已經(jīng)鳴響 乘客唯我一人”
“我不想聽見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聲音!”


本人其他《孤獨搖滾》歌曲賞析:
孤獨與搖滾——《青春コンプレックス》(青春癥候群)個人翻譯+賞析
我就是那顆孤獨的星球——ギターと孤獨と蒼い惑星(吉他與孤獨與藍(lán)色星球)翻譯+賞析
誰的青春不能肆意張揚——《忘れてやらない》(絕不會忘記)個人翻譯+賞析
孤獨一人的東京——《ひとりぼっち東京》(孤獨東京)個人翻譯+賞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