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補氣選人參 | 大補元氣的“百草之王”
人參又名:黃參、血參、土精、地精。李時珍說,人參為五參之一,色黃屬土而補脾胃,生陰血,故有黃參、血參的叫法。它吸收了土地精華,所以又叫地精、土精。
功效:大補元氣,寧神益智,益氣生津,補虛扶正,延年益壽。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60厘米。主根肥厚,肉質(zhì),黃白色,圓柱形或紡錘形。莖直立,圓柱形。復(fù)葉掌狀,葉片橢圓形或微呈倒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夏季開花,傘形花序,花瓣卵形,淡黃綠色。漿果扁圓形,成熟時鮮紅色。
實用妙方
1、治中湯,即理中湯,用來治療胸痹,心中痞堅,結(jié)胸,脅下逆氣搶心:取人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各三兩,加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次服一升,每日三次,可隨癥加減。
2、四君子湯,用來治脾胃氣虛,不思飲食,諸病氣虛者:人參一錢,白術(shù)二錢,白茯苓一錢,炙甘草五分,生姜三片,大棗一枚,加水二杯,煎取一杯,飯前溫服,隨癥加減。
3.開胃化痰:人參二兩(焙)半夏五錢(姜汁浸焙),共研為末,面粉調(diào)糊做丸如綠豆大,每次姜湯送服三十至五十丸。飯后服,每日三次。老少均宜。
使用禁忌
不宜與藜蘆、五靈脂同用。陰虛火嗽吐血者慎用。若脾胃熱賣,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悶,噎膈便秘,有蟲有積,皆不可用。
中藥趣味文化
人參的故事
從前,有兩兄弟進山打獵,沒想到遇到了大雪封山。他們沒辦法,也沒有吃的,就只好躲在山洞里。兄弟倆發(fā)現(xiàn)洞口洞口長著一種植物,葉子不多,但它的根口感卻很好,吃了不僅不餓了,還會覺得渾身很暖和,有力氣,但是多吃會流鼻血。于是兄弟倆靠這種草根活了下來。兄弟倆見草根呈人形,又有活命之功,就給這種草取名為【人生】,后世的人們漸漸傳成了【人參】。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侵刪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