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家》于無聲處起驚雷,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佳作!

電影越牛,承載的東西越厚重,
越不敢輕易去評說。
?
所謂越愛越小心翼翼,
想必就是這個道理了。
?
《鋼琴家》
豆瓣評分高達(dá)9.1,在豆瓣電影排行榜上排名第59!
?
好于98%的戰(zhàn)爭片與97%的音樂片。
在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中掃下七項提名,拿下三個小金人。
?
如此扎實的口碑,如此輝煌的成就,就一個字能形容:牛!
?
導(dǎo)演羅曼·波蘭斯基
《影子寫手》《苔絲》《穿裘皮的維納斯》皆是其代表作。
?
憑借這部《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拿了當(dāng)年的奧斯卡最佳導(dǎo)演。
?
鋼琴家席皮爾曼由艾德里安·布洛迪所飾演。
因為這個角色,他也成了那年奧斯卡的影帝。
?
標(biāo)志性的大鼻子,我想很少有人不認(rèn)識這張臉。
?
代表作品也有很多,是位不可多得的演技派。
?
此外,片中還有托馬斯·克萊舒曼飾演的德國軍官。
雖然是納粹,但也不得不說,他穿著軍裝出現(xiàn)的時候簡直是太帥了。
?
在《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中,穿著軍裝的樣子也很想讓人舔屏啊。
影片根據(jù)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席皮爾曼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所改編。
?
所以全片均是歷史上所真實發(fā)生的故事。
席皮爾曼是波蘭一家電臺的鋼琴家,琴藝精湛,在整個波蘭都小有人氣。
?
兄弟姐妹四個都與父母一起生活,家境優(yōu)渥。
當(dāng)時的波蘭已有種族隔離的界定,許多店的門口公然掛著“猶太人不得入內(nèi)?!?/p>
?
之后,種族隔離更甚,他們被要求必須佩戴專門的臂章,繼而被要求必須遷往華沙的隔離區(qū)。
昔日衣食無憂的生活,瞬間變得開始為溫飽而發(fā)愁。
?
昔日音樂與書籍相伴的一家人,如今也再難遙想那體面的生活。
日子無比艱難,將臉面拋在地上,也難擋納粹的變本加厲。
?
德國兵要求殘障人士站起來,站不起來就直接拎著輪椅摔下樓去。
恐嚇猶太人奔跑,然后拿著機槍進(jìn)行掃殺。
?
要求猶太人跳舞,哪怕對方是個殘疾人。
有兒童活活被渴死,也有母親擔(dān)心孩子的叫聲引來德國兵,失手將孩子活活捂死。
有孕婦被德國兵拿槍頂著,人群擠著送上去往集中營的火車。
?
日子艱難的時候,席皮爾曼一家六口人分食一顆奶糖。
之后,他們?nèi)冶凰屯袪I,去那里,也就意味著死。
?
席皮爾曼被自己做“漢奸”的朋友救下,沒有坐上去集中營的列車,撿回了一條命。
卻是自此與家人分隔,兇多吉少,一輩子再也沒相見。
之后,席皮爾曼做過德軍手下的猶太勞工,也給要反抗的猶太同胞夾送過槍支彈藥。
?
經(jīng)朋友相救,有了住處,卻是吃不上飯,餓的瘦骨嶙峋。
各種輾轉(zhuǎn),為了吃的拿出藏了多年的手表。
?
也被人發(fā)現(xiàn)過,也生過病,幾經(jīng)生死。
那時的華沙,已經(jīng)成了空城,各處都是廢墟,寸草不生。
而席皮爾曼便好像是這廢墟中的“老鼠”,躲在暗處一邊找吃的,一邊防止被德國兵發(fā)現(xiàn)。
昔日那個西裝革履,行動優(yōu)雅的鋼琴家,早已不復(fù)存在。
而對鋼琴的渴望從來都在,偶爾他會對著空氣,對著假裝的鋼琴彈奏一曲,這成了他活著的唯一精神寄托。
一日,他找到一瓶罐頭,處于饑餓邊緣的他用盡各種辦法試圖打開罐頭。
?
全然沒有注意到,旁邊還站著一個德國軍官。
聽聞席皮爾曼是位鋼琴家,德國軍官讓他證明一下。
?
老實說,在此之前無論劇情多讓人憤怒多讓人心碎,我心里雖沉重,卻并未落淚。
而席皮爾曼在此處的鋼琴演奏,卻讓我落了淚。
?
一向是不懂音樂的,更無法說出席皮爾曼演奏了什么什么曲目。
但聽著音樂從舒緩,到急促,感覺得到席皮爾曼是從膽怯的試探到大膽的控訴。
?
我想,這可能就是音樂的力量,這力量是共通的,是強大的。
音樂,也使席皮爾曼贏得了德國軍官的幫助,這也使席皮爾曼支撐到了蘇聯(lián)軍隊的到來。
當(dāng)席皮爾曼重新穿上西裝,坐在鋼琴前面時,苦難已經(jīng)結(jié)束,而親人卻是再也尋不回。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人對德國軍官幫助席皮爾曼表示質(zhì)疑,尤其是在德國軍官戰(zhàn)敗后請求席皮爾曼幫助時,認(rèn)為他是給自己留后路。
對此,我是極其不同意的。
?
不僅僅是音樂使得德國軍官欣賞席皮爾曼,更是他自己的人性所在。
?
更何況,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位軍官救了不止席皮爾曼一個猶太人。
僅僅是陰謀論的認(rèn)為他是留后路,那席皮爾曼毫無權(quán)力,自己都生死攸關(guān),如何又能救他的命呢?
?
在真實的歷史中,席皮爾曼有意搭救卻未能有結(jié)果,這位軍官于1953年死在監(jiān)獄之中。
我們需要記住的是,這位軍官名叫威廉·霍森菲爾。
席皮爾曼受威廉搭救,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一直生活在波蘭,于2000年去世,享年88歲。
?
我們每個人皆知,戰(zhàn)爭慘烈,但沒有切身經(jīng)歷過,實在難提什么感同身受。
僅僅看影片,所帶來的震撼都非同一般。
?
戰(zhàn)爭中,人如螻蟻,命如草芥,生死都在一瞬,生離死別更是常事。
?
人呢,我們能把握的也就這一輩子,將自己駕馭在別人之上,視自己民族高人一等,這種莫名的優(yōu)越實在是足夠荒謬。
更兼有為了私利發(fā)動戰(zhàn)爭,將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的種族苦痛之上,如此做法,實在難以稱得上為人。
?
人活著,能自己做主的事兒不多,索性就留個良知,做些善事,方不失人之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