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抗日海戰(zhàn)英雄,因拒降殉國,死后棺材卻被鎖三條鐵鏈!
說起清朝,我想大家都有所了解,這個朝代是我國最后一個封建制度王朝,清朝在晚期的時候,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我國諸多領土流失,也失去了很多寶物,當時清朝的掌權者是慈禧太后,清朝在她的帶領下不僅沒有走向輝煌,還走向了下坡路,并且當時的愛國英雄丁汝昌也是受到了極大的迫害,他拒絕日軍勸降而殉國,死后棺材被鎖上了3道鐵鏈,讓人感到悲哀。

丁汝昌是晚清時期的愛國名將,雖然說他早年間是參加農(nóng)民起義出身,但是之后在戰(zhàn)場也是立功無數(shù),是百姓心中的大英雄,可是這樣的大英雄因為日軍勸降而自殺,死后棺材上也是被鎖了3道鐵鏈。事情還要從家務戰(zhàn)爭開始,在1894年,日軍軍艦突然向豐島發(fā)動攻擊,隨后在七月一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

在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光緒皇帝也是派人鎮(zhèn)壓,隨后丁汝昌也是領命前去鎮(zhèn)壓,當時清政府本以外自己的實力足夠鎮(zhèn)壓日軍,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當時丁汝昌帶著艦隊和日軍抵抗,可是因為裝備上的差距,清政府的艦隊被日軍轟炸的不堪一擊,當時由于艦隊的航速不同,丁汝昌領導的北洋軍艦遭到了重創(chuàng),丁汝昌也是被革職留任。

后來在威海衛(wèi)之戰(zhàn)中,丁汝昌再次指揮北洋軍艦,可是依然的被日軍轟碎了信心,就這樣,丁汝昌向上級匯報,請求支援,可是上級卻沒有回復他,于是他就在港內(nèi)等待救援,沒有主動出擊,導致北洋海軍陷入了絕境,當時的日軍將領伊東祐亨也是趁機勸降丁汝昌,但是丁汝昌是一個愛國之人,豈會淪為他人的走狗??墒潜毖蠛\娭杏胁簧偃硕家呀?jīng)投降了,這讓當時的丁汝昌對清政府很失望,于是就服鴉片自殺,殉國以謝國人。

可是在丁汝昌死后,當時清政府的官員一致認為是丁汝昌導致了威海衛(wèi)之戰(zhàn)中的失敗,于是他死后光緒皇帝就下令將丁汝昌的棺材上鎖了3道鐵鏈,并且還下令不準下葬,讓其被世人所唾罵,可是當時戰(zhàn)爭的失敗不是丁汝昌的錯,一直到1910年,丁汝昌才被平反昭雪,靈柩也是葬于梅花地。

其實當時丁汝昌自殺的原因,光緒皇帝并不知情,他只知道丁汝昌的下屬投降了,并且他領導的戰(zhàn)爭還失敗,于是在丁汝昌死后下來在他的棺材上鎖了3道鐵鏈,讓其永世不得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