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推薦】《群聚一堂!西頓學園》——逐漸FURRY化。喂,太糟糕了!喂!

曾經(jīng)的我對于《虹貓藍兔》《藍貓?zhí)詺狻贰断惭蜓颉愤@些國產(chǎn)動畫里被擬人化的動物角色感到幼稚。
然而,在我知道“FURRY”一詞以及和它相關(guān)的文化圈和愛好者后。再次回看這些國產(chǎn)動畫人物的時,我竟有些不敢直視。
1.子供動畫的FURRY
問題來了,F(xiàn)URRY一詞是什么意思呢?下面這張圖可以簡單清楚地表達FURRY的不同階段。

在動畫教育方面,無論是我朝的《虹貓藍兔》《藍貓?zhí)詺狻?,還是國外的《小豬佩奇》《彩虹小馬》。都是把動物擬人化,再通過明亮的色彩搭配不同的動物外貌形成一種符號化。
而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簡單地分清角色和看懂故事,間接地了解動物的一些性格。
2.大人世界的FURRY
但是,超出兒童教育這個范圍之后。這種FURRY化的人物,其意味就變得有些復(fù)雜了。甚至總會讓人聯(lián)想到一些不可描述的事。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老外似乎更喜歡階段二到階段四的FURRY。而我們東亞文化圈,則是更多地接受階段一的獸耳娘。
我尋思著,咱們能接受階段一的獸耳娘,很大程度是不是因為在各種神鬼怪異小說中出現(xiàn)的妖怪。比如:狐貍精,蛇精,鹿精之類的直接從動物變成人類的妖怪。而因為階段一的獸耳娘像是戴了獸耳的人類。所以,我們的接受能力沒有老外這樣喪心病狂。
3.FURRY化的本質(zhì)
雖然老外在FURRY接受程度上挺喪心病狂的,但我一直覺得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那就是,他們到底是喜歡動物,還是喜歡人,亦或是喜歡這種被異化的外殼?
在我的理解中,雖然這些人物被FURRY化,但本質(zhì)上它們還是人。無論行為處事,還是社會制度,亦或是人際關(guān)系都與人類社會無異。就像是穿了一身布偶套。
在一些本子里,這些FURRY的角色倒是會有部分的動物習性。但這很大程度,也只是作為輔助使本子劇情合理化。
所以歸根到底,F(xiàn)URRY化的愛好者喜歡的只是有這種外形的人類,而不是被賦予人類行為的動物。
4.《群聚一堂!西頓學園》
這部漫畫倒是和上述的觀點相反——把動物給人類化。當然,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滿足什么奇怪的癖好。而是因為《西頓學園》這部漫畫的定位是歡樂+輕科普。
為了達成科普的目的,就必須把劇情設(shè)定為有趣。因此它的看點就設(shè)定在:動物的習性與人類的外形所產(chǎn)生的矛盾。
我們接受角色獸耳娘的形象并潛意識地把人類社會的規(guī)則和常識賦予到她們身上。但是,它們的動物性讓它們做出違背我們常理的事情。
比如,大狼蘭華會親吻她群落的每一位成全(包括男主);又或者是無尾熊優(yōu)佳莉最懷念的美味是剛出生時母親喂給她的糞便;亦或者是以為是高貴馬科目的斑馬克羅艾被發(fā)現(xiàn)和驢子是親戚之后一下子從高貴的位置摔下來。
這種人為構(gòu)建的反差正是本作的亮點所在。
當然,本作還有其他有趣的方面。
獸形的雄性動物和人形的雌性動物。
對于科普而言,最大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所以,是福利也好,還是養(yǎng)眼也罷。人形獸耳娘的女性角色,負責招攬人氣。而雄性動物,則是負責科普的作用。
這兩個手段結(jié)合在一起,也是達到了科普+有趣的效果。
另外一個點,就是主角外冷內(nèi)熱討厭動物的設(shè)定。
我覺得這個設(shè)定也非常的巧妙,在明面上阻止了倫理問題(獸耳娘的本質(zhì)是動物)。又表現(xiàn)了人類這種生物的獨特性——利用道具和知識來與身體素質(zhì)極好的動物分庭抗禮。
《群聚一堂!西頓學園》作為科普和搞笑漫畫,相信一定能為你打發(fā)閑暇無聊的時光。
我是羅馬,如果這部漫畫讓你滿意,還希望你繼續(xù)支持我。(點個關(guān)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