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動鐵+動圈三重混合,AK ZERO1評測

ZERO1,是AK自有的首款入耳式耳機,擁有三種不同的單元結構,通過一個專門的聲室組合在一起,售價為5299元。
?

ZERO1雖然不是AK的旗艦耳機(AK Layla Aion),但可能是最具標志性的入耳式耳機,也同時是AK自行研發(fā)的第一款耳機產品,相比Layla Aion,Layla是AK與JH合作生產,同樣的概念還有與Campfire合作的SolarisX及AKT9IE,與德國拜雅合作生產。
?

在ZERO1之前,AK推出了一系列的聯名耳機,專為AK播放器進行適當調音,比如AKT5P,AKT1P,AT500,甚至荷蘭晶彩升級線等等,類型涵蓋了耳塞,頭戴,線材以及配件包,至今為止AK已經與諸多品牌進行了聯名,并且取得了不錯的口碑。
?
內部技術
ZERO1內部采用了三種驅動器的混合技術,分別是平板,動圈,動鐵三種,我們知道比如Odin是靜電,動圈和動鐵這三種,而將平板放置在入耳耳機,并且和動圈(5.6MM),動鐵(2個)相結合的,據我所知ZERO1應該是第一款,最終這款耳機得到的就是1PD+2BA+1DD/4驅動模式。
ZERO1的阻抗為16歐及96dB @ 1KHz (1mW)的靈敏度。
?

配件
ZERO1的包裝盒與以往的AK耳塞對比有很高的一致性,體積,配件都是AK式的。
在包裝里面擁有一個圓形的便攜盒(與AKT9IE一致)和5對硅膠套,1對海綿套。
?

設計
ZERO1的設計與我以往所見過的任何耳機都有所區(qū)別,以至于我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AK所設計的產品,對于光與影的概念我了解的并不是很深入,但是ZERO1的棱形表面絕對讓人過目不忘,與我們平時所常見的樹脂外殼都有著明顯的差異,這種結構有一個明顯的好處,那就是可以預留充足的空間用于放置4個驅動單元。ZERO1的外殼為鋁制外殼,在日本進行生產。(ZERO1的單元是日本生產,線材為中國,這一點與索尼IER-Z1R是一致的,都是分開生產)
?

導管
ZERO1的導管與主流耳機保持一致,這意味著會有比較豐富的耳套可以選擇,相對應的反面例子就是比如黑黃鸝和Softears的部分耳機,耳機的導管明顯比主流的要粗,耳套的選擇是一件難事,并且在佩戴上也并不舒適,而Zero1的導管,在長度和直徑上都做的比較到位。
?

線材
ZERO1用了我喜歡的MMCX接口,因為MMCX接口如果以后要用真無線耳掛之類都很方便,這條線材的材質為4芯OFC鍍銀,采用了鋁制外殼的插頭,并且這個MMCX的插拔手感及松緊程度都表現優(yōu)異,這條線材的長度約為1.2M,3.5MM的彎插。這條標配的線材,在柔軟度及顏值方面都做的非常到位,對比同級別的耳機來說,標配線材是超出其所在的價位區(qū)間的。

如果你需要4.4的平衡插頭,也可以額外購入PEP11升級線材,并且難得的這條升級線里面標配了一個VanNuys的便攜包,非常的有誠意。

?
舒適度與隔音
ZERO1因為是一個棱形的設計,所以佩戴感是不如榭蘭圖和SE846的,大致和仙女座,禪PRO,U18S這些處于一個級別,也就是70分的檔次(對比來說,SE846的佩戴我認為能打90分),但是有一點請注意,那就是這種結構的耳機,請一定要選擇合適的耳套,不然的話如果導管在耳孔里有傾斜角,聲音就會不對,所以請花一些時間去嘗試不同的耳套組合。
ZERO1的重量很輕,所以佩戴的時間長一些也沒有問題。而在隔音方面,我認為屬于OK。
?

音質
首先下個定論,如果你喜歡聽電子樂,那么ZERO1可能是這個價位最適合的耳機,沒有之一。這得益于ZERO1夸張的線條感和分離度,這兩個指標上,ZERO1可能是這個價位最好的,此外ZERO1整體比較結實有力,也為器樂的表現力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
?

分析力,在信息量的呈現方式上,ZERO1的方式和其他耳機都有點不一樣,這可能是由于平板單元的關系,這顆平板單元與其他單元一樣,是AK定制的,下面摘抄一段官方對這顆平板單元的描述“堅固輕巧的平面振膜用于最大限度地減少頻率損失,結合聚合物薄膜和金屬薄膜的復合振膜提供與 BA 類型一樣的水晶般清晰”,說白了,這顆平板單元所能擁有的解析度是其他平板所不具備的,從實際試聽中我也能夠感受出這一點,因為ZERO1的分析力比起更高價位的歐幾里得要強很多。
?
高頻,ZERO1的高頻表現比較獨特,屬于比較亮,延展也有,但是不刺激的那種,這個其實挺厲害的,因為這種高音表現力,對調音的要求非常高,可以這么說,如果你聽小提琴或者器樂就能夠感覺出這一點(其實很多時候你聽器樂,不能只聽一個松香味,請一定要注意音樂的背景,是否足夠漆黑,不然會非常干擾你聽器樂,好在ZERO1的背景沒有問題),這里推薦B站打開《蔡柯宜 -維瓦爾第四季(冬)2018梅紐因國際小提琴大賽一等獎》這個視頻,演繹與錄音俱佳。但是注意ZERO1雖然背景和高頻都OK,但是小提琴的表現還是有點欠缺,具體表現為稍微薄了一點點,大致和仙女座差不多。
?
低頻,ZERO1的低頻和其他的都不一樣,我們知道這個價位里面,織女星2020的低頻應該算是表現最好的,但是織女星整體偏暗,一定要換線,而ZERO1的低頻就不暗,但是要說凝聚力有多強我認為也不至于,就很自然的一種低頻感受,鼓聲打下去是片狀的,回彈速度也不算很快,但就是非常的舒服。說到這里我就想起我的LCD3,也是這樣的一種低頻感受,稍微有一點點黃昏感,暖洋洋的低頻。
?
聲場,我對ZERO1的聲場沒有任何意見,ZERO1的聲場規(guī)整且宏大,在同級別中都算是比較出色的,在我印象里似乎只有4+2能到這個水平,不過不如IE800S這種古典怪獸,但是比起SE846或者AKT8IE來說,聲場都要更為出色。
?
那么ZERO1的客觀問題表現在哪里,我認為就是聲音的順滑度了,由于是三重混合的關系,所以這個其實很難做到,整體稍微有一點硬,不夠順滑細膩,特別是人聲的部分,這個人聲如果你聽ACG是沒問題的,事實上ZERO1聽大部分女聲都OK,而且很好聽,但是如果你聽樸樹,聽竇唯,那么你會感覺這個人聲稍微有點處理的不夠自然,味道不是特別足,稍微有點緊,可能還有一些侵略感,尤其是對比SE846這種男聲怪物,是要稍遜一些的。
?

?
搭配
ZERO1由于應用了平板單元的關系,所以對前端設備的要求無疑是有一些的,比如AUDEZE的歐幾里得,對播放器的要求就很夸張,ZERO1沒有那么高的需求,所以播放器的話建議Kann Alpha,小墨菊,DX300之類的機器,需要整體有一定厚度和推力的機器,至于線條感和分析力,我認為不是特別重要,因為ZERO1在這個方面已經做的足夠好了,如果是小尾巴,那么推薦山靈UA5(開高增+雙解碼)或者樂彼W2,W2的話需要131版本的,都盡可能上4.4。
?

我的看法
在我看來,ZERO1是同時融合了激進與保守兩種方向的產品,并且取得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也就是說在設計及單元組成方式上都是激進的,但是在調音上是保守的,這也就意味著這款耳機能夠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不過較長的煲機時間以及對前端設備的要求,也是不能忽視的點。
有些朋友經常會在一些經典型號中糾結,比如SE846與榭蘭圖,那么這時候我認為或者可以嘗試一下ZERO1,純素質層面來說ZERO1已經在5K這個價位站穩(wěn)了腳跟,結合相當有誠意的線材和高超的調音水準,我認為ZERO1是一款相當出眾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