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插頭,來游戲吧!

資本主義國家 以美國為代表,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個特征,就是把孩子當作了可以榨取的消費者,自由的游戲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可以賺錢的游戲。商業(yè)公司把孩子和青少年看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當孩子和青少年開始成為市場,那么相對于資本積累來說,他們的健康和幸福都要退居次席了。 學(xué)校里的游戲時間越來越少,甚至連幼兒園都加入越來越多的學(xué)業(yè),這些準備是讓孩子在今后成為社會集體中的合格零件。
兒童專家 他們了解孩子的動機,知道孩子的關(guān)注點以及相關(guān)的情緒。這些專家日復(fù)一日時復(fù)一時的注意觀察孩子,他們理解他們的思想感受。然而他們這么賣力,確是為了效力于商業(yè)公司,他們的興趣在于牟利,為了牟利而關(guān)心怎樣令孩子笑,怎樣令孩子害怕,怎樣令孩子喜歡。
媒體與廣告? 憑藉著幾億元的市場宣傳,那些大型媒體與廣告公司為我們的孩子創(chuàng)作了一個龐大的劇本,而劇本中卻只為孩子安排了一個角色,那就是“消費者”。廣告所要傳達的信息是你不需要讀懂今天的孩子,我們懂就行了,只要把錢給我們,我們就會讓電視前的孩子變成你的消費者。
商業(yè)公司 那些玩具、服裝、音樂和電影業(yè)的廠商們都把孩子和青少年看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他們不僅引導(dǎo)孩子買玩具,還讓孩子按照既定的方法玩玩具,他們要讓孩子在沒有玩具的情況下就不知道該怎么玩;他們用銀幕上不斷重復(fù)上演的東西去扼殺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們的游戲變成一成不變的無聊的暴力的游戲;他們在暗示青春期孩子該如何叛逆,特別是該買哪些叛逆的商品,孩子們就好像被編寫了程序一樣。
在這個時代,父母不僅僅要困擾于代溝問題,還多了商業(yè)社會的影響,讓我們覺得自己永遠不會了解孩子在想什么?請不要猶豫,趕緊行動起來。

